各县(市、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吴忠市文化馆、艺术团: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市委六届全会精神及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认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阵地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根据《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做好2023年度“送戏下乡”惠民文艺演出的通知》(宁文旅通发〔2023〕12号)要求,现就做好“文化惠民 幸福吴忠”2023年度“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等文艺演出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紧扣公共文化示范区创新发展、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建设、乡村文化振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主题主线,发扬“文化大篷车”精神,引领和推动全市文艺工作者创作生产一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文艺作品,开展一系列有特色、有创新、有实效的文艺演出和惠民服务,深入宣传党的政策理论,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胜利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正确导向原则。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要在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等文艺演出中,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按照“谁组织、谁筹办、谁审查、谁负责”的原则,做好节目审查备案,把好政治导向关、节目质量关,演出节目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把接地气、有温度的优秀作品送到基层乡村去,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
(二)坚持公益演出原则。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等演出是办好民生实事、巩固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要认真落实“政府补贴、院团演出、群众看戏”的基本要求,任务承接主体在政府补贴外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三)坚持戏权下放原则。要认真落实“群众点单、政府送戏”的菜单式服务,加强本地其他基层主题活动统筹结合,制定节目套餐,摸准基层群众最想、最盼、最缺的文化产品,把“遥控器”交到群众手中,让基层群众真正得到实惠,提高文化阵地利用率和群众满意度。
三、主要任务
(一)共性部分。
一要选优承接主体。建立以县级文化旅游部门为主,自治区和市、县、乡、村联动的工作机制。按照“自下而上、以需定供”原则,对申报惠民文艺演出的艺术团体经营状况、创演能力、管理水平和队伍建设等进行审核,选优选好承接演出团队,确定活动承接主体。各县(市、区)文化旅游部门、市文化馆要组织召开工作会议,组织活动承接主体负责人认真学习、扎实落实活动要求,指导承接主体科学制定工作方案、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内容形式、时间地点、群众组织、宣传方式、监督办法等关键环节,“菜单式”配送节目套餐供乡村群众“点单”,广泛宣传公示,提高群众参与度。
二要严格监督考核。要强化过程管理,建立市、县联动,政府、群众、媒体三方联合监督体系,实施资料报送、实地抽查、电话回访、群众反馈相结合的动态考评机制。各县(市、区)文化旅游部门、市文化馆要组成工作专班,督促承接演出院团与演出地沟通,周密制定演出计划,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公布惠民演出场次计划、演出时间、承接主体等信息,设立监督电话、网络监督信箱等,建立监督抽查日志,市级文化馆督查不少于5次、各县文旅局督查不少于3次,详细记录发现的问题、群众的意见,及时整改解决,接受群众和媒体的监督。
三要完善演出档案。承接演出院团要严格落实演出档案资料规范要求,要建立演出档案,按照“一场一档”要求,用文字、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演出活动,用短视频记录演出现场情况(刻盘,每场次演出报送5条以上1分钟的短视频,短视频必须真实反映演出地点、时间、观众、节目等情况),严格按照要求填报《“送戏下乡”惠民文艺演出统计表》《回执单》《满意度调查表》等资料,逐级负责好档案工作,整理好演出档案。以上档案资料将作为年度考核主要依据。
四要严格防疫措施。各县(市、区)文化旅游部门,市文化馆、艺术团要坚守公共卫生安全底线,坚决落实“乙类乙管”疫情防控政策规定,督导承接主体做好演出期间卫生防疫工作。要根据演出地政策规定和疫情形势,制定完善演出防疫措施和应急预案,要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安排专人负责演出期间防疫工作,及时处理、上报、协调落实防疫工作,要广泛宣传防疫知识,提高演员和观众的防护意识。
五要做好文艺宣传。各县(市、区)文化旅游部门,市文化馆、艺术团要紧密结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认真组织做好“文化惠民幸福吴忠”惠民文艺演出,采取“文化大篷车”文艺小分队形式开展文艺演出活动;要认真组织开展“结对子、送文化、种文化”文化志愿服务,开展各类帮扶活动,帮助当地民间文艺团队培训文化骨干、开展文化活动,帮助民间文艺团队提升文艺水平;支持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民文化大院和学校戏曲传承基地组建文艺团队(兴趣班、梨园剧社),创编文艺节目,经常性开展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品牌;要积极对接当地新闻媒体,多角度、深层次宣传惠民文艺演出活动,挖掘文艺宣讲效果、展示乡村文化振兴成果。
(二)个性部分。
根据安排,2023年全市计划开展“文化惠民幸福吴忠”“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文艺轻骑兵”惠民巡演、“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文艺演出450场次以上。
1.送戏下乡。
(1)场次方面。根据创建文明城市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全市送戏下乡共380场次,其中五县(市、区)送戏下乡演出各50场,市文化馆80场次、艺术团50场次。要积极组织专业文艺团队扎实开展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进景区、进学校活动。
(2)标准方面。要力争实现广覆盖,努力实现所辖乡镇、社区、贫困村、景区等全覆盖。要保证演出节目质量。演出节目内容要围绕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等主题,坚持正确价值导向,表现形式要新颖鲜活,每场演出节目不少于10个;每场演出人数要超过20人;演出时间要超过60分钟;观众人数不得少于100人,群众满意度测评要达到90%以上;要组织文艺团体在每个重点帮扶村演出1场以上,进社区演出5场以上,进企业2场以上,进军营1场次以上,进景区5场以上,进校园不少于40场次。
2.戏曲进校园。
(1)团队剧目要求。精选广为唱诵、易于接受的经典戏曲剧目;精选优秀的戏曲社团,社团必须能够常年开展京剧、秦腔、眉户、道情、花儿等戏曲表演,必须能够开展戏曲辅导讲座。
(2)演出场次安排。根据安排,全市戏曲进校园40场次,其中五县(市、区)“戏曲进校园”演出各6场,吴忠市文化馆根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演出10场次,分上、下半年完成演出任务和资料收集报送工作。
(3)推行“2+X”模式。戏曲演出团队配送戏曲节目套餐供师生“点单”,并增加体验互动环节。演出剧目要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保证演出人数;原则上每场演出时间要超过60分钟;要开展满意度测评,师生满意度要达到90%以上;推行“2+X”组织模式。“2”,即每个演出团队必须为所到学校举办1场经典戏曲演出(以戏曲各行当经典唱段为主)和1次戏曲知识普及讲座(或互动表演)。“X”,即每个戏曲团队要根据自身特点特色和学校实际,开展创新性活动项目。
3.戏曲进乡村。五县(市、区)文旅部门根据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等上级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安排和要求,适时组织专业优秀戏曲团队,保质保量按时如期全面完成演出任务。吴忠市艺术团根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演出10场次,分上、下半年完成演出任务和资料收集报送工作。盐同红三县区要做好全区“戏曲进乡村”惠民文艺演出任务138场次,其中盐池县8个乡镇、48场次;同心县10个乡镇、60场次;红寺堡区5个乡镇、30场次。
4.“文艺轻骑兵”惠民巡演。五县(市、区)文旅部门根据上级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安排和要求,适时组织优秀文艺团队,完成演出任务。市本级由吴忠市文化馆组织业务骨干及非遗传承人组成文艺小分队,创作编排优秀文艺节目深入五县(市、区)开展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黄河文化传承彰显区建设、民族团结、法治文化、移风易俗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内容的基层巡演10场次。
5.“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演出。根据市委宣传部做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要求,五县(市、区)文旅部门根据上级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安排和要求,适时组织优秀文艺团队,完成演出任务。市本级由吴忠市艺术团负责吴忠市“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演出10场次。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文旅部门,市文化馆、艺术团要把开展好2023年“文化惠民幸福吴忠”“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等惠民文艺演出活动列入本部门(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全力推进。严格按照“谁承办、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等演出活动按期全面完成。
(二)丰富演出内容。“文化惠民幸福吴忠”“送戏下乡”“文艺轻骑兵”惠民巡演、文化进万家等主要以歌舞、戏曲、小品等为主,非遗书画、非遗传统武术、摄影展等多种艺术形式为辅,“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活动主要以戏曲为主。内容要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演形式上要新颖、活泼,增加互动体验环节,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要不定期开展实地检查、电话抽查等确保演出质量。
(三)深入推进落实。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办理机制,要把“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等惠民文艺演出活动贯穿2023年全年,做到任务分解到位,责任分工到人,工作按时推进,确保落到实处。“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等惠民文艺演出补贴以当地自筹为主。为保证活动质量,各县(市、区)文化旅游部门,市文化馆、艺术团要针对当地群众文化需求,着力探索“上下结合、多方评议”的演出动态管理评价机制,要切实做好资料的归档和上报工作。
各县(市、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部门,市文化馆、艺术团务必在3月31日前完成上报工作计划方案、演出任务分配、承接主体基本情况和节目单位等材料;6月30日、9月30日汇总进度情况,11月20日前报送全年演出档案资料、活动总结、监督检查和考核意见。
联系人:马立涛 0953-2123599
附件:1、演出档案资料规范要求
2、任务分配表
3、统计表(excle表格)
4、演出日志汇总表
5、演出回执单
6、满意度调查表
7、督查抽查记录表
吴忠市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
2023年2月22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