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版 > 政府信息

吴忠市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全面绘就黄河明珠新画卷

来源:吴忠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时间:2023-10-31

今年以来,吴忠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以打造全国示范城市为目标,构建立法推动项目管理制度保障技术扶植的长效工作模式,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全面绘就黄河明珠新画卷。

一、坚持高点站位,高标定位,以超强定力抓建设。坚持把全域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作为坚决落实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任务、一号工程,坚持以更高更强更实的政治定力,全力推进示范建设一是强体系全推进。细化完善1+1+N”组织领导体系,突出党政挂帅,成立一个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明确发改、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职能职责,着力构建起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专班专门抓、多部门联合协同抓的全系统工作推进格局。二是强考核促成效。健全分析、督导、调度、考核四项机制,市委和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开展现场调研督导,组织专家讨论研究3次,召开专题推进会10次,并纳入全市效能目标考核,细化完善考核指标1159项,确保示范项目高水平推进三是强技术提能力。聘请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全面加强项目建设管理、技术宣贯、服务保障,先后组织项目建设、设计、施工等人员集中培训4次,组织开展学习宣贯41,切实形成了多部门密切协作、多专业高度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有效激发了海绵城市建设内生动力

二、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以更实举措抓建设。牢固树立+海绵”理念,坚持以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为引领,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建设思路,创新和实践工作模式,努力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吴忠经验。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科学构建指标体系。邀请国内城市水环境治理领域专家,聚焦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性、初期雨水污染控制和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等核心问题,对标对表示范建设标准要求,科学构建“指标体系+技术路线”双重技术导则,涵盖422项建设指标、636项任务目标,全程引领海绵城市建设。二是坚持目标导向,精雕细琢实施方案。坚持任务不减、标准不降立足市情实际,聚焦全域推广,在全面摸底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修编完善实施方案项目库,将实施项目由原来的80项调整为8101项,力争通过三年建设,确保中心城区海绵达标面积达到62%以上,可透水地面达45%以上,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5%以上,雨水资化利用率达100万立方,黑臭水消除比例稳步达到100%三是坚持效果导向,抓实抓牢项目建设。紧扣示范项目建设目标和核心指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督查倒逼落实,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截至目前,计划实施项目已开工35个,建成投运项目18个,市区新增透水铺装面积15.7万平方米、绿地15万平方米,消除易涝点7个,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至84%,再生水利用率提升至58%,提前完成年度各项指标,城市“韧性”不断增强。

三、坚持长效常治,建章立制,以最大合力抓建设。积极建立与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相适应的长效机制,加快完善机制体制、规划标准及相关配套政策,为示范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一是强化法制保障。制定《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意见》,出台《吴忠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吴忠市海绵城市建设中央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起草《吴忠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并纳入2024年地方立法计划,不断强化海绵城市建设法治保障二是落实全流程管控。健全完善立项审批、施工监管、竣工验收、绩效考核等6项长效机制,切实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全“嵌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目前已出具审查意见51份、整改建议书6份,着力构建了从方案设计、建设实施、运行维护到绩效评估的海绵项目全生命周期管控体系三是鼓励全社会参与。坚持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实事相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校园基础改善等项目占项目库的38.3%,并通过线上线下、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开展立体式全覆盖宣传,切实将海绵理念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引导形成全民知晓、全民参与、全民支持、全民监督的海绵城市建设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