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坚持教育为民心 力推“双减”落实落地惠民生
今年以来,吴忠市高度重视“双减”工作,聚焦重点任务,加强统筹安排,着力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力推“双减”落实落地惠民生。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课后服务学校124所,参与课后服务教师8049人、参与率90.1%,聘请校外专业人员298人,受惠学生达147347人、参与率98.32%。全市198家学科类机构压减至17家,营转非比例达到100%,预收费监管率达到100%。
一是健全机制,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健全完善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利用基础教育监测管理平台,通过学校直报、双周通报、每月调度、社会监督等方式,推动中小学校深入落实“双减”任务;健全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通过专题家长会、观摩会、座谈会等形式,共话“双减”工作,提出务实举措;利用多种媒体加强宣传,引导家长充分了解“双减”政策,转变教育观念,理性帮助孩子确定成长目标,防止盲目攀比导致加重学生负担。通过线上、线下调查问卷,广泛收集广大家长对“双减”工作的感受和意见建议,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二是积极作为,重点任务达标见效。作业管理落实有效,各校均制定作业管理办法,建立作业公示制度,作业总量和时长得到有效控制,有效遏制作业批改、手机布置作业等乱象。2021年秋季学期以来,全市100%学生家长反映,本学期学生作业大幅减少,作业负担问题进一步解决。课后服务不断优化,各校重新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推行一校一特色,开展课后辅导答疑及科普、体育、文艺、阅读、劳动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初步实现了校内提质减负。制定《吴忠市区中小学(幼儿园)课后服务费管理办法》,指导学校制定课后服务经费绩效发放办法,7月初参与课后服务的所有教师补助发放到位。课堂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各校认真执行教学计划,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做到了起始年级“零起点”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5+1系列活动,全市32名校(园)长参加了办学思想主题论坛,并开展巡回讲座,累计培训1000人次以上;县级“四课”比赛共推选1236节课参加市级竞赛;全市评选出30名新时代好少年,推选2名优秀学生参加自治区评选。
三是深入治理,培训机构规范运行。市县教育部门成立监管科(室),多个职能部门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围绕“证照登记”等6大类治理内容,多次开展联合检查。各县(市、区)通过“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累计开展抽查50余次。印发《关于做好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回头看”工作的通知》,对非营利性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全面排查,巩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成效。目前,全市现有非学科类培训机构151家,均按照属地及行业特点,移交至文化体育、科技等部门。教育部门协助相关部门继续加强对艺术、科技、体育等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监管,严禁非学科类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