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
现将海小花等委员提出的《推进审计工作科学发展,坚持以队伍建设为关键所在,强化智力支撑》提案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办理
政协提案是社情民意的集中反映,是人民群众对政府行为实行监督的直接体现。我局十分重视提案的办理工作,认为政协提案既是对审计工作的监督和鞭策,又是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关心。自提案交办后,我局立即召开党组会,专门研究部署提案办理工作,落实办理科室和人员,明确工作任务,提出办理目标和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制,增强办理工作的主动性,确保提案办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具体办理情况
(一)加强调研,深入了解审计队伍建设情况
通过深入县(市、区)审计部门调研,我们发现全市审计人员力量严重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基层乡镇、单位又很多,从而造成审计工作不能实现全覆盖。截止2017年6月底,吴忠市审计局及下辖利通区、红寺堡区、青铜峡市、盐池县、同心县审计局核定公务员编制98人,实有93人。其中,利通区人;红寺堡区人;青铜峡市人;盐池县人;同心县人人。40岁以上61人,占全部人员的65.6%;大专以上文化程度93人,占100%;财经、工程类毕业的专业干部71人,占全部人员的76.34%;高级职称12人,中级以上职称27人,占全部人员的41.94%。
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审计署关于在机构改革中加强市县级人民政府审计机关建设的几点意见》(国办发[2000]66号)就指出,“有些审计机关人员结构不合理”,并且还量化的提出“县级人民政府审计机构必须保证一定数量的具有审计专业资格的审计人员,具有财政、金融、税务、投资、会计、审计及相关专业的大专以上学历的应占机关人数的79%以上”硬性要求,但是,目前基层审计机关很难做到。特别要指出的是,随着2008年的机构改革,市县审计机关人员身份大部分变成了公务员,虽然他们个别人有职称,由于职称与工资不挂钩,需要进一步考取更高层次级别的职称时,部分审计人员积极性就不高了。特别是2017年,只允许事业身份的人员评审高级,就更加打击了审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
(二)坚持准入制度,加强培训提高
一是提高要求,严把关口。审计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人,做好新常态下的审计工作,加强审计机关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根据审计署《“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要求,建立分类科学、权责一致的审计人员管理制度和职业保障机制,确保审计队伍专业化水平。吴忠市各级审计机关在招录公务员时,严格确定对口招录专业如会计、审计、工程、计算机等,确保进入审计系统的审计人员经过对口专业本科或以上的专业化教育,具有职业胜任能力。
二是强化学习,逐步提高。学习是提高审计本领的第一“法宝”。全市审计机关都制定了干部学习计划以及五年教育规划,对干部业务理论、政策法规、审计实务等学习进行系统安排,倡导自觉学习,加强集中学习,鼓励在职学习。并坚持“人人当学员、个个当教员”,每季度举办一期“大讲堂”活动,通过案例教学、课题研讨,学习研究新形势下审计发展战略,“十三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审计实务知识、优秀审计项目交流等,对审计报告分析评价内容进行解读,探讨审计方法、技巧。5月份,我局在市委党校举办了为期3天的审计干部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对全市审计机关74名审计人员进行了审计综合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旨在提高审计干部业务审计水平,开拓审计干部视野。通过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互动式等多元化教学法开展审计业务经验交流,着力培养一批查核问题的能手、分析研究的高手、计算机应用的强手、精通管理的行家里手,不断提高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是狠抓业务,加强实践。采取岗位练兵、以审代培等多种方法,强化审计干部业务培训,增强审计干部的实战能力。今年,选派市局4名干部、各县(市、区)8名干部参加审计厅扶贫资金专项审计,抽调各县(市、区)12名干部参加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在以审代培的过程中,审计厅、市局、县局审计干部通过沟通交流,协作配合,达到了在实践中学习提高的目的,使审计人员在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上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是严格考核,促进提高。遵循按章管理、按责考核、奖罚有度的激励机制,从加强教育、量化职责、严格管理措施方面着手,从理论学习、业务工作等方面对每个干部工作进行细化量化,重点突出完成审计项目数量、审计质量、审计成果,信息宣传、现代审计技术方法的运用及工作时效的考核,采取定性考核与量化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客观公正地评价审计人员的工作绩效,并作为评优选先的主要依据。我局每年年末在全市审计机关开展一次审计质量考核评优工作,对检查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向全市审计机关进行通报。结合审计执法检查考核,评选优秀审计项目、审计标兵,激励和引导广大审计人员创新审计工作思路,提高依法审计水平。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建立符合审计职业特点、适应审计工作需要的审计人员管理制度,建立审计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务序列。制定推进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实施方案,经中央批准后实施。到2020年,形成基本适应工作需要的审计职业化管理机制。”顶层设计正在为审计干部展示一个专业化的美好前景。作为基层审计机关,实现审计职业化就要提高专业素养,实现以质取胜,逐步从“人海战术”向“精兵强将”、非专业化向专业化甚至是专家化方向转变。
(一)创新干部使用机制,充分激发生机活力。在公务员招录标准上,坚持开放视野选人,素质与能力并重,凡进必考,通过公务员招考、选调,将专业对口、好学上进的同志充实到市县(市、区)审计岗位上,为审计队伍增添新生力量。二是畅通“出口”。审计干部流动相对困难,多岗位锻炼才能提高干部素质。为此,各级审计部门应加强与组织、人事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想方设法向外推荐人才,激活审计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
(二)支持干部能力提升,优化审计工作环境。一是鼓励和引导审计干部考取专业技术资格。通过报销考试费用、优先提拔等方式,大力鼓励支持审计人员参加审计、会计、经济、工程类相关职称考试,逐步提高审计专业技术职称档次和比例,力争使审计机关高层次、职业化人才人数不断提高。二是优化审计机关人文环境。加强审计文化建设,用审计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营造健康向上、人际关系和谐的浓厚氛围。同时,针对审计人员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等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确保审计人员始终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三是注重人文关怀。对基层审计人员尤其是年轻干部,在严格要求的同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生活中和家庭里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激励他们扎根基层,在基层建功立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