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疫情发生以来,园区管委会坚决贯彻落实区市党委、区市政府和园区党工委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听从指挥,闻令而动、连续作战,一手抓疫情防控闭环管理,园区防疫工作未破环未发生疫情,被吴忠市委、市政府评为疫情防控先进单位,有力保障了73家规模以上企业的正常生产。一手抓经济发展稳中向好,1—9月份,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75.5亿元,同比增长5.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7亿元,同比增长35.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3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6%。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组建综合协调、物资保障、运输车辆核查、核酸采集、督导检查5个工作专班,突发事件处置、车辆闭环管控、复工复产保障3个工作组,构建严密高效管控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二、强化精准防控,保持严防态势。一是加强源头防控。建立“责任领导+网格员+企业联络员”网格化包抓机制,园区34名领导干部下沉企业一线,,121名风险人员在第一时间管控到位,以最快速度将疫情风险摁在了点上。累计排查重点人员1735人,落实集中隔离121人,1735名封厂管控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二是严格企业管理。针对企业有食宿条件的,企业原则上实行居厂封闭运行,员工吃住在厂区,货运车辆实行闭环管理。通过组建企业保供联络组,及时推送物资保供供应商名单、规范物资卸运消杀流程等多种措施,强化物资供应各环节疫情防控,采购的生活保障性物资全部实行无接触配送,切实降低物流运输传播疫情的风险。三是强化车辆闭环管控。持续强化货运车辆“进”、“出”两道防线,增设8个疫情防控服务点,认真落实“一扫三查一测”防控要求,市域内货运车辆实行通行证准入制,外地来吴车辆实行报备管理制,由各网格员和企业联络员全程跟踪落实“司机不下车,闭环装卸”防控要求。建立高中风险车辆闭环管控台账,每日限时销号,切实保障企业基本生产运营、生产要素供给和交通物流运输安全。9月22日以来,已核对准入各类车辆24235辆。四是加大督查检查。紧盯核酸筛查、企业防控、风险人员管控、货运车辆闭环管理等重点环节,督促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压紧压实疫情防控责任链条。9月22日以来,共开展监督检查110次,督察企业120余家,发现问题96个,均已督促整改。
三、创新工作机制,优化企业服务。园区34名党员干部挂钩服务企业,按照实际情况,组织43个企业党组织96名党员成立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主动参与疫情服务点值班值守、全员核酸检测、封控管控、服务管理等工作。解决疫情影响下企业手续要件审批、生产运输保障、复工复产等痛点、堵点、难点,采取“线上办、便捷办”等多项应急保障措施,为30余家重点企业开展暖心服务,解决企业实际困难140余个。全力保障保障重点企业“生产线”、筑牢企业生产“安全线”、畅通供应物流“运输线”、打通员工返岗“通行线”。截止目前,办理企业车辆通行证16528个,从业人员各类通行证1036张,完成园区49家企业1560名职工返企上班。园区总工会聘请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线上为15家企业360多名员工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讲座。
四、加速项目储备,蓄积发展后劲。把项目建设作为扩大有效投资、对冲疫情影响的关键抓手,加速推进春升源二期、中桦雪食品、公共实训基地、等12个在建项目建设,加大山东正威铜业、杭州玖谷科技等14个洽谈项目对接,力争皓轩环保、凯威仪表、乾禹包装3个洽谈成熟的项目尽快签约落地。2023年园区储备项目34个,其中,计划实施项目20个,计划总投资32.9亿元。其中,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2个,投资1—5亿元项目8个,投资1亿元以下项目10个。
下一步,园区管委会将抓紧抓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聚焦重点区域,紧盯关键环节,在深化细化实化上下功夫,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是持续强化服务管理。坚持把“外防输入”作为重中之重,紧盯交通物流、建筑施工等重点部位,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扎实做好外来人员报备、货运车辆闭环管理,精准高效做好风险人群排查和疫情应急处置,严防疫情输入和传播风险。二是持续优化防控措施。严格落实“一扫一测三查”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服务点核验、货运车辆报备审批流程,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全力推动园区经济平稳发展。三是持续加强督导检查。紧盯企业厂区管理、交通卡口、涉疫场所等重点领域,全面排查薄弱环节,补齐短板漏洞,对发现的问题做到见人见事、立行立改,确保疫情防控各项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