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车管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最大限度减少群众往返次数、缩短等候时长、减轻群众负担。今年以来,为贯彻公安部《公安交管部门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交管服务便利化的措施》要求,市公安局交管局积极融入改革发展大局,并以破釜沉舟的决心、超常有力的措施、锲而不舍的精神,全警动员,强力攻坚,全面推进公安交管“放管服”20项改革措施,出实招、做实事、求实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问题,努力为群众办事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最大限度地让群众方便、让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
“一次办”,“马上办”,办理流程更简化,让群众享受便捷服务
“只需在一个窗口排一次队,就可办结所有业务。以前上牌至少要花一天时间,现在一个小时就搞定了。”车主李伟说,几年前在办理第一台车的手续时,需要填写《机动车牌证申请表》、复印身份证明,还要跑好几个窗口,手续很繁琐。而现在办理机动车登记,办理人除享受免复印、免填表外,一次叫号就可以安心地等待结果了。
10月31日,正在市公安局交管局车管所办理业务的车主陈鹏飞也有同感,他高兴地说:“以前我们办事要排号,早上七八点钟就要来,现在改革之后,来了一会儿就办完了,真的方便多了。”
“前几年车子年检都要去车管所,距离远,检验的车又多,一去就是半天,太麻烦了。我家住在城南,车管所在城北,去一趟路上会耽误很多时间,还要向单位请假,现在能就近办,又快又方便,真是把服务送到了家门口!”市民高先生因工作繁忙,一直没有时间去车管所办理车辆年检业务,在吴忠市官渠机动车检测站,市民高先生仅用了半个小时左右就完成了交通违法处理和车辆上线检测,顺利地拿到了检验合格标志,机动车检测站开拓“一站式”办理,让他的问题迎刃而解。目前,市公安局交管局健全社会服务网络,在全市1家4S店、12家机动车检测站、人保财险等社会网点设立代办点,为群众提供核发六年免检标志的一站式办理服务,进一步延伸了服务触角,缩短了服务半径。
改革交管窗口服务,市公安局交管局坚持问题导向、民意导向,回应当前社会普遍关注、市政协提案集中、人民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现交管窗口服务一次办、马上办;互联网+交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延伸下放交管服务就近办、便捷办,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落到实处。
“现在不用来回跑腿,一个窗口就能办好所有的换证手续。”11月3日,一直没有时间前来办理换证业务的市民马媛在吴忠车管所业务大厅,只花了很短的时间,就办好了照片采集、申请材料提交、证件缴费等环节,热情便捷的服务让她喜上眉梢。
18类车驾管业务“一证办”、实行申请材料“四个减免”、推进车驾管业务一窗通办、推行个性服务自助快办、便利驾驶证省内异地申领、推进跨省异地检验、推行机动车登记服务站......一项项便民服务陆续落实,一个个改革举措落地有声。
行政审批权力下放,真正受益的是群众。驾校集中约考、人工编排分组……以往驾考的模式让不少学车人记忆犹新。如今,所有科目考试计划、考试名额全部投放互联网,由学员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地点,保证考试资源均等分配,网上自主约考率已达100%。
深化“放管服”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市公安局交管局在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方面,既不折不扣落实规定动作,又结合辖区实际,开拓思路,做好便民利民的自选动作,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以实现公安交管改革效应的最大化。同时安排全体车管、秩序、法制民警、辅警强化学习“放管服”改革的各项文件,认真领会深化公安交管改革工作的新思路、新动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提升行政服务效能。
“网上办”、“掌上办”, 在“管”上强手段,让群众信得过
时隔一年,在外地经商的徐伟回到市公安局交管局车管所办理驾驶证业务时,发现这里已是“智慧车管所”,让他十分惊讶。“下载APP在手机上操作即可,以后就没必要特地回来一趟了,既省钱又省时。”徐伟强赞道,“网上办、马上办”让群众办事“不多跑、不白跑”。
市公安局交管局打造“互联网+交管服务”服务平台,将24小时服务延伸至网络,不断提升服务效能,群众足不出户即可申办多项公安业务。通过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交管12123”手机APP等提供网上服务,实现交管服务“零距离”,实行驾驶人约考、机动车选号、补换领驾驶证等交管业务网上办理,实现申请网上受理、信息后台审核、牌证邮寄送达。
一项项举措,简化了手续,压减了时间,方便了群众办证办事;一条条实招,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展示出市公安局交管局“放管服”改革的加速度。
“我们推进公安交管改革,就是要转变惯性思维、打破固有藩篱、锤炼良好作风,不断适应新时代行政管理服务新要求,只有把难啃的‘硬骨头’解决好,才能把公安交管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市公安局交管局局长余广德说。
在“放管服”改革中,市公安局交管局加强监督管理依法办、规范办。车管所在“优”上求实效,优化细节服务,确保“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坚持所有窗口全程微笑服务,坚持服务方式“零距离”,追求服务质量“零差错”,最终达到服务目标“零投诉”。落实群众满意度回访制度,定期对业务办理的群众进行电话回访,将回访情况纳入日常工作监督和年终目标考核;配置座椅、饮水机便民利民内容,设置咨询导办台,为群众提供现场办事指南,引导群众有序办理,从而提高工作服务效率。
“简政放权不能只放不管,要用有效的‘管’促进积极的‘放’,改革红利才能惠及最广大群众。”市公安局交管局车管所所长丁步强如此解析。
大胆创新,特色服务,在“服”上增实效,服务更贴心暖心
“以前处理交通事故一趟趟地往返交警部门,又累又耽误时间,如今只要动动手指就可在线办理。”提起“交管12123”的轻微交通事故快处服务功能,让刚刚发生了一起轻微刮擦事故的赵先生感受到了公安交管“掌上服务”的便捷高效。
今年,市公安局交管局与中国人保财险吴忠分公司联合开展了‘放管服’改革及警保联动服务群众快处快赔项目。这是我市公安交管部门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深化警保协同作战、推动警企共治共建的一项全新举措。
市公安局交管局秩序管理大队大队长张建忠介绍,“‘警保联动’可有效推动交通事故快处快赔,缓解道路堵塞,进一步提高事故理赔服务水平,提升城市道路管理效能,让群众享受到更优质、更高效的交通服务。”该项目将通过与人保财险吴忠分公司的深度合作和联动,实现“事故处理、查勘定损、保险理赔”一站式服务,开创事故处理新模式。自2018年6月份推行以来,全市公安交管部门已通过互联网“快处快赔” 受理交通事故860起。
为充分展示“放管服”改革的含金量,我市公安交管部门坚持在“服务”上做“乘法”,着力创新推出优化服务举措。在坚持预约服务、错时服务、延时服务工作机制的同时,保持急事急办“绿色通道”服务措施不变,做到下班时间随叫随到,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实行优先受理,为群众提供高效服务。
“前段时间我买了一辆新车,跑了一趟红寺堡车管所就办完了新车注册业务。以前办理新车入户手续连同拿到号牌要到吴忠车管所去一趟,现在方便多了,我选择了邮寄号牌后,在家里就收到了号牌。”家住红寺堡开发区的刘先生坦言道。
“躺在家里就完成了审验前教育培训学习,以前一到审验驾驶证的时候我就犯愁,按照规定要求要学习三个小时,我在外打工,每次审验驾驶证一天的工钱就没了,现在好了,我在家睡觉的时候拿手机登录吴忠交警微信号就学习完了”。在“吴忠交警”微信公众平台上,每天都有网民留言点赞吴忠交管局“驾驶人教育培训系统”。
2018年初,市公安局交管局在全市5个驾驶人教育培训中心全面启用机动车驾驶人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实现了驾驶人教育培训工作的互联网预约、在线学习、受教育人员信息内部传递,驾驶人可以直接到车驾管窗口办理业务,无需提供纸质培训证明。据了解,自2018年驾驶人教育培训系统启用以来,共开展满分教育培训8期,合格400人;审验教育网络培训6554人;实习期满网络培训1289人。
虽未见面,却在身边。在密集推出各项便民利民举措的同时,吴忠交管局也注重向科技借力,积极利用“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探索“不见面”办理、提供“智能化”服务,让办事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便利、快捷、顺心、舒心。
“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模式在推动警务资源整合和警务模式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将服务向基层延伸、向网上延伸、向群众身边延伸,正在由‘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向‘一次都不用跑’转变。“市公安局交管局副局长马宝珍说。
一件件小事的办理、一件件实事的落实、一件件难事的解决,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体验到了公安交管改革的“红利”。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