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交审发〔2018〕9号
关于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重点贫困村道路硬化工程及红寺堡区茅头墩至柳泉
村公路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批复
红寺堡区交通运输局:
你局报来《关于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重点贫困村道路硬化工程及红寺堡区茅头墩至柳泉村公路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审查的请示》(红交发〔2018〕68号)收悉,根据《关于批准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白墩村、康庄村、东川村、中川村、新集村、新台村、红阳村、柳树台村)道路硬化工程建设方案的函》(红发改发〔2018〕3号)、《关于批准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柳泉乡重点贫困村(沙泉村、柳泉村、羊坊滩村、永新村)道路硬化工程建设方案的函》(红发改发〔2018〕4号)、《吴忠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红寺堡区茅头墩至柳泉村公路项目建设方案的批复》(吴发改审发〔2018〕13号)、《关于批准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大河乡重点贫困村(乌沙塘村、麻黄沟村、龙源村、龙泉村、红崖村、河西村)道路硬化工程建设方案的函》(红发改发〔2018〕5号)、《关于批准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大河乡重点贫困村(石坡子村)道路硬化工程建设方案的函》(红发改发〔2018〕6号)、《关于批准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大河乡重点贫困村(石炭沟村)道路硬化工程建设方案的函》(红发改发〔2018〕7号)、《关于批准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红寺堡镇重点贫困村(红海村、中圈塘村、朝阳村、玉池村、弘德二村)道路硬化工程建设方案的函》(红发改发〔2018〕1号)、《关于批准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田原村、红星村、周圈村、周新村、巴庄村、兴民村)道路硬化工程建设方案的函》(红发改发〔2018〕2号)等文件确定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和总投资,经审查一阶段施工图设计批复如下:
一、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道路硬化工程
(一)新庄集乡(新集村)道路硬化工程
1、建设规模及走向
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新集村)道路硬化工程,路线总长0.336公里,项目位于马渠移民区新集村,涉及2条巷道(新集1、新集2)。新集1号自北向南前进,新集2号自西向东前进,起终点均与村内现有水泥路相接。本项目为新建。
2、设计标准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新集村)道路硬化工程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及《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5.0m/4.5m,路面宽4.0m/3.5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2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按0.2g设防(相当于地震烈度Ⅷ度)。
3、路面结构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新集村)道路硬化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路面结构类型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4、桥涵、排水及安全设施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新集村)道路硬化工程,全线共设置3道1-0.5米的钢管涵,共18.6米。设置警告标志8块,警示桩16根。设置平面交叉5处。
5、工程预算
经审定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新集村)道路硬化工程预算为187222元。
(二)新庄集乡(柳树台村)道路硬化工程
1、建设规模及走向
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柳树台村)道路硬化工程,路线总长2.040公里,项目位于柳树台村肉牛养殖基地,主线起点位于基地西南角,自南向北前进,终点与洪新路相接;支线一起点与主线起点相接,开始一路向东前进,在K0+390.192处左转向北前进,在K0+573.556左转一路向西前进,终点与主线K0+253.059处交叉;支线二自南向北前进,起终点均与支线一相接。本项目为新建。
2、设计标准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柳树台村)道路硬化工程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及《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6.5m,路面宽5.0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2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按0.2g设防(相当于地震烈度Ⅷ度)。
3、路面结构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柳树台村)道路硬化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路面结构类型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4、桥涵、排水及安全设施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柳树台村)道路硬化工程,全线共设置涵洞3道,共计21米。设置警告标志18块,警示桩24根,禁令标志1块。设置平面交叉7处。
5、工程预算
经审定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柳树台村)道路硬化工程预算为1273960元。
(三)新庄集乡(东川村)道路硬化工程
1、建设规模及走向
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东川村)道路硬化工程,总共7条巷道,路线总长4.430公里,全部为村内巷道,其中东川2号为东西走向,其余均为南北走向。本项目为新建。
2、设计标准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东川村)道路硬化工程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及《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5.0m/4.5m,路面宽4.0m/3.5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2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按0.2g设防(相当于地震烈度Ⅷ度)。
3、路面结构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东川村)道路硬化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路面结构类型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4、桥涵、排水及安全设施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东川村)道路硬化工程,全线共设置涵洞7道,共计57.7米。设置警告标志24块,警示桩133根,禁令标志3块。设置平面交叉9处。
5、工程预算
经审定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东川村)道路硬化工程预算为2242471元。
(四)新庄集乡(中川村)道路硬化工程
1、建设规模及走向
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中川村)道路硬化工程,总共8条巷道,路线总长3.589公里,各路线起终点均与村内现有水泥路相接,其中中川1号、7号线为中川村与主干路连接线,其余均为村内巷道。本项目为新建。
2、设计标准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中川村)道路硬化工程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及《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6.5m/5.0m/4.5m,路面宽5.0m/4.0m/3.5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2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按0.2g设防(相当于地震烈度Ⅷ度)。
3、路面结构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中川村)道路硬化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路面结构类型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4、桥涵、排水及安全设施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中川村)道路硬化工程,全线共设置涵洞5道,共计40.90米。设置警告标志30块,警示桩110根,禁令标志1块。设置平面交叉10处。
5、工程预算
经审定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中川村)道路硬化工程预算为1805963元。
(五)新庄集乡(康庄村)道路硬化工程
1、建设规模及走向
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康庄村)道路硬化工程,总共16条巷道,路线总长5.629公里,各路线起终点均与村内现有水泥路相接。本项目为新建。
2、设计标准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康庄村)道路硬化工程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及《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5.0m/4.5m,路面宽4.0m/3.5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2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按0.2g设防(相当于地震烈度Ⅷ度)。
3、路面结构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康庄村)道路硬化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路面结构类型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4、桥涵、排水及安全设施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康庄村)道路硬化工程,全线共设置涵洞38道,共计203.40米。设置警告标志23块,警示桩80根,禁令标志2块。设置平面交叉38处。
5、工程预算
经审定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康庄村)道路硬化工程预算为2679387元。
(六)新庄集乡(红阳村)道路硬化工程
1、建设规模及走向
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红阳村)道路硬化工程,总共3条巷道,路线总长0.788公里,各路线起终点均与村内现有水泥路相接,红阳1号路为由南向北前进,红阳2号、3号路为东西走向。本项目为新建。
2、设计标准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红阳村)道路硬化工程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及《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5.0m/4.5m,路面宽4.0m/3.5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2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按0.2g设防(相当于地震烈度Ⅷ度)。
3、路面结构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红阳村)道路硬化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路面结构类型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4、桥涵、排水及安全设施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红阳村)道路硬化工程,全线共设置涵洞1道,共计5.6米。设置警告标志5块,警示桩24根,禁令标志1块。设置平面交叉6处。
5、工程预算
经审定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红阳村)道路硬化工程预算为421388元。
(七)新庄集乡(白墩村)道路硬化工程
1、建设规模及走向
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白墩村)道路硬化工程,总共6条巷道,路线总长0.635公里,全部为村内巷道,各路线起终点均与村内现有水泥路相接,其中白墩1、2、3、4号路为自北向南方向,白墩5、6号路为自东向西走向。本项目为新建。
2、设计标准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白墩村)道路硬化工程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及《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4.5m,路面宽3.5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2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按0.2g设防(相当于地震烈度Ⅷ度)。
3、路面结构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白墩村)道路硬化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路面结构类型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4、桥涵、排水及安全设施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白墩村)道路硬化工程,全线共设置涵洞3道,共计17.20米。设置警告标志16块,警示桩48根。设置平面交叉10处。
5、工程预算
经审定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白墩村)道路硬化工程预算为362304元。
(八)新庄集乡(新台村)道路硬化工程
1、建设规模及走向
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新台村)道路硬化工程,路线总长0.746公里,路线自南向北前进,起终点均与村内现有水泥路相接。本项目为新建。
2、设计标准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新台村)道路硬化工程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及《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6.5m,路面宽5.0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2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按0.2g设防(相当于地震烈度Ⅷ度)。
3、路面结构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新台村村)道路硬化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路面结构类型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4、桥涵、排水及安全设施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新台村)道路硬化工程,全线共设置涵洞2道,共计16.00米。设置警告标志4块,警示桩16根。设置平面交叉3处。
5、工程预算
经审定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新庄集乡重点贫困村(新台村)道路硬化工程预算为624653元。
二、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柳泉乡重点贫困村道路硬化工程
(一)柳泉乡(沙泉村)道路硬化工程
1、建设规模及走向
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柳泉乡重点贫困村(沙泉村)道路硬化工程,路线总长8.452公里,全线均位于红寺堡区柳泉乡境内。主线路线自北向南方向布设;支线一起点与原状混凝土路加铺转角,终点与现状沥青路交叉,路线自南向北布设;支线二起终点与路线一、主线交叉,路线自东向西方向布设;支线三路线自东向西方向布设,路线起点与支线一交叉,路线终点与平交6交叉;支线四路线自东向西布设,路线起点与主线交叉,终点与平交4交叉;1-25号线均与主线交叉。本项目为新建。
2、设计标准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柳泉乡重点贫困村(沙泉村)道路硬化工程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及《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6.5m,路面宽5.0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2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按0.2g设防(相当于地震烈度Ⅷ度)。
3、路面结构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柳泉乡重点贫困村(沙泉村)道路硬化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路面结构类型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4、桥涵、排水及安全设施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柳泉乡重点贫困村(沙泉村)道路硬化工程,全线共设置2道1-0.3米的钢管涵,共17米,2道1-2.0米的明板涵,共13米。设置警告标志20块,禁令标志1块。设置平面交叉78处。
5、工程预算
经审定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柳泉乡重点贫困村(沙泉村)道路硬化工程预算为5079663元。
(二)柳泉乡(柳泉村)道路硬化工程
1、建设规模及走向
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柳泉乡重点贫困村(柳泉村)道路硬化工程,路线总长1.609公里,全线均为于红寺堡区柳泉乡境内。柳泉村路线自西向东布设,起点顺接现状混凝土路,终点与柳城公路交叉。本项目为新建。
2、设计标准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柳泉乡重点贫困村(柳泉村)道路硬化工程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及《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6.5m,路面宽5.0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2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按0.2g设防(相当于地震烈度Ⅷ度)。
3、路面结构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柳泉乡重点贫困村(柳泉村)道路硬化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路面结构类型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4、桥涵、排水及安全设施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柳泉乡重点贫困村(柳泉村)道路硬化工程,全线共设置警告标志7块,禁令标志1块,道口桩8根,警示柱8根。设置平面交叉1处。
5、工程预算
经审定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柳泉乡重点贫困村(柳泉村)道路硬化工程预算为966828元。
(三)柳泉乡(羊坊滩村)道路硬化工程
1、建设规模及走向
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柳泉乡重点贫困村(羊坊滩村)道路硬化工程,路线总长3.727公里。主线路线自南向南北布设,起点与现状混凝土路交叉,终点与支线一交叉;支线一起点起终点与S304、现状混凝土路交叉,路线自东北向西南布设;支线二起终点与现状混凝土路交叉,路线自东北向西南布设;支线三路线自南向北布设,起终点与现状混凝土路交叉;支线四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布设,路线起点与现状混凝土路交叉,终点与支线五交叉;支线五路线自西向东布设,路线起点与现状混凝土路交叉,终点顺接相撞混凝土路;支线六路线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布设,路线起点与S304交叉;支线七路线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布设,路线起点与S304交叉。本项目为新建。
2、设计标准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柳泉乡重点贫困村(羊坊滩村)道路硬化工程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及《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6.5m,路面宽5.0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2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按0.2g设防(相当于地震烈度Ⅷ度)。
3、路面结构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柳泉乡重点贫困村(羊坊滩村)道路硬化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路面结构类型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4、桥涵、排水及安全设施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柳泉乡重点贫困村(羊坊滩村)道路硬化工程,设置警告标志25块,禁令标志4块,道口桩12根。设置平面交叉12处。
5、工程预算
经审定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柳泉乡重点贫困村(羊坊滩村)道路硬化工程预算为2436862元。
(四)柳泉乡(永新村)道路硬化工程
1、建设规模及走向
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柳泉乡重点贫困村(永新村)道路硬化工程,路线总长3.162公里。主线路线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布设,起点与利红公路交叉;支线一起点与利红公路交叉,路线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布设; 支线二起点与利红公路交叉,路线自东南向西北方向布设;支线三路线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布设,路线起终点与盐兴公路、现状混凝土路交叉;支线四路线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布设,路线起终点与盐兴公路、现状混凝土路交叉;支线五路线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布设,路线起点与盐兴公路交叉;支线六路线自东北向西南布设,路线起点与盐兴公路交叉;支线七路线自东北向西南布设,路线起点与盐兴公路交叉;支线八路线自东北向西南布设,路线起点与盐兴公路交叉;支线九路线自西北向东南布设,路线起点与盐兴公路交叉;支线十路线自西南向东北布设,路线起终点与利红公路、现状混凝土路交叉。本项目为新建。
2、设计标准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柳泉乡重点贫困村(永新村)道路硬化工程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及《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6.5m,路面宽5.0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2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按0.2g设防(相当于地震烈度Ⅷ度)。
3、路面结构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柳泉乡重点贫困村(永新村)道路硬化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路面结构类型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4、桥涵、排水及安全设施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柳泉乡重点贫困村(永新村)道路硬化工程,全线共设置涵洞26道,共计178.72米。设置警告标志19块,禁令标志2块,道口桩40根,警示柱182根。设置平面交叉15处。
5、工程预算
经审定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柳泉乡重点贫困村(永新村)道路硬化工程预算为1786862元。
三、红寺堡区茅头墩至柳泉村公路
1、建设规模及走向
红寺堡区茅头墩至柳泉村公路,全长7.652公里,包含一条主线和六条支线。主线起点顺接东西向砂砾路,一路向西,终点顺接砂砾路;支线一起点接在建罗山大道,一路向北,终点接南北向砂砾路;支线二起点顺接东西向砂砾路,一路向西,终点接砂砾路;支线三起点接主线K1+100处,一路向西,在K3+350处左拐,一路向南终点接砂砾路;支线四起点接支线三,一路向东,终点接支线一;支线五起点接原水泥路,一路向南,在K0+250处左拐终点止于农户门口;支线六起点接支线一,一路向西,终点接支线三。本项目为新建。
2、设计标准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茅头墩至柳泉村公路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及《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6.5m,路面宽5.0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2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按0.2g设防(相当于地震烈度Ⅷ度)。
3、路面结构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茅头墩至柳泉村公路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路面结构类型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4、桥涵、排水及安全设施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茅头墩至柳泉村公路,全线共设置涵洞5道,其中新建2-1.5米圆管涵2道,新建1-1.5米圆管涵1道,新建1-0.75米圆管涵2道,共计66米。设置警告标志31块,禁令标志8块,在路线两侧靠排水沟及涵洞两侧共设置警示柱48根,在临沟、高填方等较危险路段设置路测波形梁护栏60米,护栏等级为B级。设置平面交叉20处,与等级路交叉10处,与乡村路交叉10处。
5、工程预算
经审定红寺堡区茅头墩至柳泉村公路预算为6865442元。
四、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大河乡重点贫困村道路硬化工程
(一)大河乡(石坡子村)道路硬化工程
1、建设规模及走向
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大河乡重点贫困村(石坡子村)道路硬化工程,路线总长12.235公里,项目由22条路线组成,全部位于石坡子村,主要为村内巷道进行路面硬化,基本利用原有旧路,项目起终点仍按照原有旧路确定。
2、设计标准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大河乡重点贫困村(石坡子村)道路硬化工程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及《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6.5m/5.0m/4.5m,路面宽5.0m/4.0m/3.5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2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按0.2g设防(相当于地震烈度Ⅷ度)。
3、路面结构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大河乡重点贫困村(石坡子村)道路硬化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其中1号线和2号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其余均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4、桥涵、排水及安全设施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大河乡重点贫困村(石坡子村)道路硬化工程,全线共设置涵洞41道,共计354.2米。设置过水路面3处273米。设置警告标志83块,禁令标志9块,波形梁护栏785米,警示柱209根,道口标注268根,减速带14.7米,爆闪灯2处,里程碑8块,百米桩79块。设置平面交叉40处。
5、工程预算
经审定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大河乡重点贫困村(石坡子村)道路硬化工程预算为9844673元。
(二)大河乡(石炭沟村)道路硬化工程
1、建设规模及走向
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大河乡重点贫困村(石炭沟村)道路硬化工程,路线总长20.416公里,项目由64条路线组成,全部位于石炭沟村,主要为村内巷道进行路面硬化,基本利用原有旧路,项目起终点仍按照原有旧路确定。
2、设计标准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大河乡重点贫困村(石炭沟村)道路硬化工程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及《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6.5m/5.0m/4.5m,路面宽5.0m/4.0m/3.5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2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按0.2g设防(相当于地震烈度Ⅷ度)。
3、路面结构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大河乡重点贫困村(石炭沟村)道路硬化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路面结构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4、桥涵、排水及安全设施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大河乡重点贫困村(石炭沟村)道路硬化工程,全线共设置涵洞78道,共计551.5米。设置过水路面3处273米。设置警告标志207块,禁令标志65块,警示柱233根,道口标注568根,减速带63.1米,爆闪灯26处。设置平面交叉98处。
5、工程预算
经审定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大河乡重点贫困村(石炭沟村)道路硬化工程预算为14617864元。
(三)大河乡(乌沙塘村、麻黄沟村、龙源村、龙泉村、红崖村、河西村)道路硬化工程
1、建设规模及走向
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大河乡重点贫困村(乌沙塘村、麻黄沟村、龙源村、龙泉村、红崖村、河西村)道路硬化工程,路线总长14.624公里,项目由49条路线组成,其中乌沙塘村2条路线,麻黄沟村10条路线,龙源村4条路线,龙泉村20条路线,红崖村1条路线,河西村12条路线。 项目建设地点全部位于乌沙塘村、麻黄沟村、龙源村、龙泉村、红崖村、河西村,主要为村内巷道进行路面硬化,基本利用原有旧路,项目起终点仍按照原有旧路确定。
2、设计标准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大河乡重点贫困村(乌沙塘村、麻黄沟村、龙源村、龙泉村、红崖村、河西村)道路硬化工程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及《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6.5m/5.0m/4.5m,路面宽5.0m/4.0m/3.5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2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按0.2g设防(相当于地震烈度Ⅷ度)。
3、路面结构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大河乡重点贫困村(乌沙塘村、麻黄沟村、龙源村、龙泉村、红崖村、河西村)道路硬化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路面结构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4、桥涵、排水及安全设施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大河乡重点贫困村(乌沙塘村、麻黄沟村、龙源村、龙泉村、红崖村、河西村)道路硬化工程,全线共设置涵洞60道,共计484.5米。设置过水路面3处273米。设置警告标志130块,禁令标志39块,道口标注344根,减速带55.7米,爆闪灯14处。设置平面交叉77处。
5、工程预算
经审定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大河乡重点贫困村(乌沙塘村、麻黄沟村、龙源村、龙泉村、红崖村、河西村)道路硬化工程预算为9929048元。
五、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红寺堡镇重点贫困村道路硬化工程
1、建设规模及走向
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红寺堡镇重点贫困村(红海村、中圈塘村、朝阳村、玉池村、弘德二村)道路硬化工程,路线总长17.237公里,项目由39条路线组成,其中红海村25条路线,中圈塘村3条路线,朝阳村4条路线,玉池村6条路线,弘德二村1条路线。项目建设地点全部位于红海村、中圈塘村、朝阳村、玉池村、弘德二村,主要为村内巷道进行路面硬化,基本利用原有旧路,项目起终点仍按照原有旧路确定。
2、设计标准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红寺堡镇重点贫困村(红海村、中圈塘村、朝阳村、玉池村、弘德二村)道路硬化工程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及《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6.5m/5.0m/4.5m,路面宽5.0m/4.0m/3.5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2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按0.2g设防(相当于地震烈度Ⅷ度)。
3、路面结构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红寺堡镇重点贫困村(红海村、中圈塘村、朝阳村、玉池村、弘德二村)道路硬化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其中红海村13号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红海村14号线至25号线采用砂砾路面;其余均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4、桥涵、排水及安全设施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红寺堡镇重点贫困村(红海村、中圈塘村、朝阳村、玉池村、弘德二村)道路硬化工程,全线共设置涵洞35道,共计317.5米。设置过水路面3处273米。设置警告标志201块,禁令标志60块,道口标注552根,减速带67.5米,爆闪灯16处。设置平面交叉97处。
5、工程预算
经审定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红寺堡镇重点贫困村(红海村、中圈塘村、朝阳村、玉池村、弘德二村)道路硬化工程预算为11379946元。
六、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道路硬化工程
(一)太阳山镇(巴庄村)道路硬化工程
1、建设规模及走向
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巴庄村)道路硬化工程,路线总长2.864公里,项目位于红寺堡区太阳山镇巴庄村,由1条主线、4条支线、和12处平交道组成。其中主线长0.592公里,4条支线合计长1.544公里,其余12处平交道合计长0.728公里。
2、设计标准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巴庄村)道路硬化工程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及《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6.5m/5.0m,路面宽5.0m/4.0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2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按0.2g设防(相当于地震烈度Ⅷ度)。
3、路面结构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巴庄村)道路硬化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路面结构类型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4、桥涵、排水及安全设施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巴庄村)道路硬化工程,全线共设置涵洞3道,共20.5米。设置警告标志8块,禁令标志4块。设置平面交叉15处。
5、工程预算
经审定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巴庄村)道路硬化工程预算为2134484元。
(二)太阳山镇(红星村)道路硬化工程
1、建设规模及走向
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红星村)道路硬化工程,路线总长3.620公里,其中主线长2.778公里,支线长0.732公里,平交道长0.110公里。路线全线沿现有村内生产、生活道路布线。除主线为红星村与蔡庄子的连线外,支线和平交道均为村内巷道,路线均为于买韦公路南侧。
2、设计标准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红星村)道路硬化工程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及《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5.5m/5.0m/4.5m,路面宽4.0m/3.5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2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按0.2g设防(相当于地震烈度Ⅷ度)。
3、路面结构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红星村)道路硬化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路面结构类型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4、桥涵、排水及安全设施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红星村)道路硬化工程,全线共设置涵洞12道,共83.10米。设置警告标志17块,禁令标志5块,地名标志1块,警示柱338根。设置平面交叉6处。
5、工程预算
经审定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红星村)道路硬化工程预算为2497229元。
(三)太阳山镇(田原村)道路硬化工程
1、建设规模及走向
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田原村)道路硬化工程,路线总长1.151公里,其中主线长0.800公里,全线沿现有特色产业基地生产道路布设;支线长0.351公里,为买韦公路至田原村幼儿园的一条新勘测路线。
2、设计标准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田原村)道路硬化工程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及《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6.5m/5.5m,路面宽5.0m/4.0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2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按0.2g设防(相当于地震烈度Ⅷ度)。
3、路面结构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田原村)道路硬化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路面结构类型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4、桥涵、排水及安全设施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田原村)道路硬化工程,全线共设置涵洞5道,共38米。设置警告标志5块,禁令标志1块,橡胶减速带2道,警示柱28根。设置平面交叉4处。
5、工程预算
经审定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田原村)道路硬化工程预算为802043元。
(四)太阳山镇(周圈村)道路硬化工程
1、建设规模及走向
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周圈村)道路硬化工程,路线总长2.578公里,由1条主线、3条支线组成。其中主线长2公里,支线1长0.105公里,支线2长0.314公里,支线3长0.159公里。主线起点K0+000顺接已规划四级水泥路终点,全线自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终点K2+000至红四干渠北侧结束。支线1起点接买韦公路K10+025,终点与已建水泥路交叉,支线2起点K0+000接买韦公路K10+255,终点至周圈村规划移民区,支线3起点K0+000接买韦公路K10+570,终点顺接已建断头水泥路。
2、设计标准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周圈村)道路硬化工程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及《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5.5m/5.0m,路面宽4.0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2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按0.2g设防(相当于地震烈度Ⅷ度)。
3、路面结构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周圈村)道路硬化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路面结构类型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4、桥涵、排水及安全设施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周圈村)道路硬化工程,全线共设置涵洞6道,共42.5米。设置警告标志3块,禁令标志5块,警示柱26根。设置平面交叉10处。
5、工程预算
经审定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田原村)道路硬化工程预算为1620065元。
(五)太阳山镇(兴民村)道路硬化工程
1、建设规模及走向
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兴民村)道路硬化工程,路线总长3.460公里,由1条主线、10条支线和2处平交道组成。其中主线长0.675公里,10条支线合计2.664公里,2处平交道合计0.121公里。主线起点K0+000接塘坊梁至潘河公路,终点K0+675顺接兴民村水泥路,其余10条支线和2处平交道均为于兴民村内巷道。
2、设计标准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兴民村)道路硬化工程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及《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5.5m/5.0m/4.5m,路面宽4.0m/3.5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2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按0.2g设防(相当于地震烈度Ⅷ度)。
3、路面结构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兴民村)道路硬化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路面结构类型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4、桥涵、排水及安全设施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兴民村)道路硬化工程,全线共设置涵洞18道,共132.5米。设置警告标志6块,禁令标志1块。设置平面交叉37处。
5、工程预算
经审定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兴民村)道路硬化工程预算为2057701元。
(六)太阳山镇(周新村)道路硬化工程
1、建设规模及走向
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周新村)道路硬化工程,路线总长6.700公里,由1条主线、15条支线和8处平交道组成。其中主线长1.720公里,15条支线合计4.448公里,8处平交道合计0.532公里。路线全线沿现有村内生产、生活道路布设,项目起终点仍按原有旧路确定。
2、设计标准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周新村)道路硬化工程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及《宁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20公里/小时,路基宽6.5m/5.0m/4.5m,路面宽5.0m/4.0m/3.5m,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Ⅱ级,设计洪水频率:涵洞1/2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按0.2g设防(相当于地震烈度Ⅷ度)。
3、路面结构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周新村)道路硬化工程一阶段施工图设计,路面结构类型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4、桥涵、排水及安全设施
原则同意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周新村)道路硬化工程,全线共设置涵洞39道,共242米。设置警告标志21块,禁令标志4块,地名标志2块,警示柱88根。设置平面交叉45处。
5、工程预算
经审定红寺堡区2018年扶贫攻坚太阳山镇重点贫困村(周新村)道路硬化工程预算为3877541元。
请你局积极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严格履行基建程序,严格监理制度,主动申请质量监督,加强业主实验室抽检和数据统计工作,严格控制工程建设质量,切实加强施工安全。对于平均纵波、合成波、回头曲线指标超标的局部路段,请你局进一步优化改善,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使其满足规范要求,农村公路平交道口要满足规范对视距的要求,在长大纵坡、小半径及回头曲线设置限速标志、标线和必要的路测防护剂路面减速设施,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运行安全。
吴忠市交通运输局
2018年3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吴忠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 2017年8月23日印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