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3年吴忠市本级决算和2024年上半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议。
一、2023年市本级财政决算情况
2023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发展和环保、发展和民生,推动积极财政政策提质增效,切实保障改善民生,财政运行稳中向好,决算情况总体良好。
(一)市本级财政决算情况
2023年,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0,610万元,为预算的100.9%,增长14%,其中:税收收入90,462万元,为预算的104%,增长33%;非税收入30,148万元,为预算的92.8%,下降20.2%。加上级补助等资金,收入总量为983,38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44,270万元,为变动预算数的86.1%,增长8%,加补助下级等支出,支出总量为895,753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87,632万元,全部结转下年使用。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8,562万元,为预算的102.3%,下降10.8%,加上级补助等资金,收入总量为240,979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77,273万元,为变动预算的99.2%,增长172.7%(主要是当年专项债券支出增加11.3亿元),加补助下级等支出,支出总量为237,969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3,010万元,全部结转下年使用。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72万元,为预算的131.4%,增长33.3%,加上级补助等资金,收入总量为33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202万元,下降1%,加补助下级等支出,支出总量为263万元,收支相抵后,年终结余76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319,229万元,支出259,332万元,收支相抵后,年末滚存结余441,962万元。
(二)市本级政府债务及暂付款情况
截至2023年底,市本级法定债务限额98亿元,法定债务余额90.8亿元,其中:一般债务54.6亿元,专项债务36.2亿元。市本级财政暂付款年末余额134,192万元,暂付款规模较上年减少400万元,继续保持“只减不增”态势。
(三)财政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2023年,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效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1.坚持稳中求进,财政家底更加殷实。2023年,市本级财政收入突破12亿元,同比增长14%,收入总量和增幅再创新高,特别是税收收入完成9.05亿元,实现33%的快速增长,税收占比达到75%,高于上年10.7个百分点,收入质量持续提升。落实上级补助资金64.8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通过全国海绵城市项目竞争性评审,获得中央补助11亿元,争取上级支持成效显著。
2.坚持靠前发力,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持续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7.15亿元。落实技改补助、园区奖补等资金1.04亿元,引导企业实施低成本化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工业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统筹债券、本级预算资金3.3亿元,加快推进生态保护、废弃矿山修复、国土绿化等重点试点示范项目,支持扩大有效投资。安排扩大消费资金1555万元,支持举办第三届吴忠早茶美食文化节和黄河金岸马拉松等大型活动,发放各类消费券29.31万张,带动消费36.5亿元,有力推动“消费需求促进年”活动顺利开展。
3.坚持聚焦重点,关键领域保障到位。聚焦科技创新发展,投入财政科技资金1.1亿元,增长15.8%,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落实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产业重点研发项目资金,全面促进科研水平提升。聚焦安全应急保障,统筹财政资金2.7亿元,加大自然灾害防治、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等方面投入力度,保障燃气用户加装“三件套”,支持建设危化品停车场等园区安全整治提升项目,完成道路生命防护工程建设。聚焦生态环境治理,安排资金4.3亿元,支持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攻坚“七大行动”,全面保障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资金需求,加快实施人工湿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一批重点生态项目。聚焦乡村全面振兴,安排农业农村发展资金2.97亿元,支持三产融合发展,及时落实牛奶平稳健康发展补助资金,加大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机设备等方面投入,奶牛、酿酒葡萄及设施蔬菜等特色产业稳步发展。
4.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事业全面进步。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安排就业资金1.23亿元,落实灵活就业社保、创业贷款贴息等财政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残疾人、农村妇女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3939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8万人次。继续完善办学条件,落实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提标政策,支持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所,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基础条件改善,保障职业教育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全年教育支出达到6.68亿元。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统筹资金3.57亿元,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实现80周岁以上老人高龄津贴全覆盖,加大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力度,做实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持续改善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水平。统筹推进健康吴忠建设,安排资金3.2亿元,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建设,支持疾控中心实验室能力提升,加快补齐健康领域短板。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7.85亿元,有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保障民生实事落地,统筹资金3.3亿元,支持办好城市环卫工人享受免费营养早餐,1.2万余户城镇住宅“办证难”问题化解等10项民生实事。
5.坚持守正创新,管理效能稳步提升。坚决将过紧日子要求落到实处,严格将“三公”经费、三项费用控制在2019年的80%以内。制定“1+5+3”一揽子化债方案,争取专项债券12亿元,并采取预算安排、资产处置、核销核减等方式,超额完成当年化债任务。加快推进市与辖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进一步明晰市区生态环境等4个领域支出责任。深入开展财经纪律等重点领域30项检查任务,进一步强化财会监督。对高铁站片区生态修复等16个项目实施重点绩效评价,全面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确保财政资金规范、安全、高效运行。
回望2023年,我们在困难叠加、风险并存的情况下,实干担当、靠前发力、承压前行,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财政答卷。但还存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财政收入后劲不足、刚性支出只增不减,收支矛盾突出等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二、2024年上半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市财政收支情况
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5,714万元,增长5.9%,为预算的56.6%;支出完成1,430,334万元,增长5.3%,为变动预算的57.7%。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1,905万元,增长22.8%,为预算的29.2%;支出完成70,323万元,下降19.8%,为变动预算的34.4%。
(二)市本级四本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3,764万元,增长11.5%,为预算的57.9%;支出完成327,838万元,增长11.4%,为变动预算的53.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0,758万元,下降10%,为预算的15.6%;支出完成15,484万元,下降60.5%,为变动预算的21.8%。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68万元,支出完成52万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64,815万元,支出完成114,530万元。
(三)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聚焦减负增能,优化政策激发市场活力。深入实施财源建设工程,强化财税、金融政策集成供给,落实落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支持办理科技创新、制造业发展等税费减免政策资金2.67亿元。安排1810万元贴息资金,撬动创业担保贷款9.4亿元,支持中小微实体经济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安排1.3亿元科技创新资金,带动全社会加大科研投入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筹措资金1528万元,支持举办2024年“乐购吴忠·惠享生活”消费季等各类主题促销活动,发放各类消费券43.83万张,带动消费35.6亿元,有效提振消费信心。
2.聚焦兜牢底线,统筹资金保障改善民生。上半年,全市财政民生支出完成126.8亿元,同比增长7.4%,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到88.6%,民生投入保持稳定。筹措资金9.65亿元,落实就业创业和养老保险补助等政策,养老事业扎实推进,困难群众援助率达到100%。安排18.5亿元用于教育事业发展,有力保障吴忠市第一中学、青铜峡市第八中学等8个校园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全市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高考综合改革、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卓有成效。投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资金15.6亿元,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提高5.3%,健康吴忠、公立医院改革等项目重点医疗项目有序推进。统筹农业资金20.6亿元,支持打造现代高效节水农业、高标准农田,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在产业发展、就业创业、消费帮扶、基础设施等方面全面发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农村。筹措资金4.2亿元,支持办好10个方面30件民生实事,有效提升城市便民服务、老旧小区排水供热质量、基层医疗保障能力,市区交通秩序、群众文化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3.聚焦重点领域,抢抓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围绕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建设的大事要事,持续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新增债券和上级补助的申报工作,上半年全市争取各类资金171.24亿元,有力支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其中:争取新增债券资金8.2亿元,用于城区排水防涝提升、燃气管道更新改造、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落实苦水河防洪排涝等增发国债项目资金19.5亿元,全力支持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统筹安排8.2亿元用于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稳步推进城市更新,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落实财政资金13.2亿元,巩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成果,持续推进水污染治理、绿地改造等生态修复项目,美丽新吴忠生态文明底色逐步显现。
4.聚焦风险防控,强化管理提升工作效能。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修订《吴忠市本级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管理(暂行)办法》。制定17项具体措施,进一步严格财政支出管理,严控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和三项费用支出。科学调度国库资金,全市“三保”及其他刚性支出完成85.1亿元,达到全年需求数的54.1%,切实兜牢“三保”底线。严格落实化债方案,制定20条化债措施,整合调度各方资源,确保到期本息按期偿还。严肃财经纪律,做好增发国债等重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全过程监督,开展预决算公开、会计法规执行等监督检查,确保资金高效安全运转。坚持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制定《吴忠市本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为建立全流程闭环预算绩效管理模式提供制度保障。
今年以来,各级财政部门聚焦全年目标,紧盯收入进度,优化支出结构,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圆满完成“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阶段目标,但依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和挑战。一是债务还本付息存在较大预算缺口,核销核减债务、盘活资产化债的空间不断收窄,化解债务工作难度加大。二是受宏观经济发展形势、优质地块减少、企业资金紧张等因素影响,土地出让收入进度滞后,与年初预算目标存在较大差距,一定程度削弱地方综合财力。三是教育、社保、就业等保民生和刚性支出强度持续增加,海绵城市、增发国债项目的地方配套压力较大,进一步加大收支平衡难度。
三、下一步措施
(一)把高质量发展作为财政保障的首要任务,全力以赴、统筹推进。靶向水利、安全、能源等领域,加大资金争取力度,持续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项目财力保障。聚焦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具体领域,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财政支持。全面落实财税惠企政策,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引导企业优化升级、稳产提效,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二)把收入组织作为财政平稳运行的重要前提,盯紧目标、兼顾长远。强化财税信息共享机制,做好重点税源企业、政府投资项目服务工作,及时解决收入组织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各项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努力实现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的目标任务。统筹运用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政策,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扩大有效投资等方面持续加力,深入推进财源建设工程。积极争取竞争性评审项目资金支持,力争更多资金和试点落地吴忠。
(三)把防范风险作为当前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动作为、严防严控。锚定全年化债任务不动摇,积极争取化债资源,严格执行一揽子化债方案,全力落实20条具体措施,积极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以更大力度节约开支,对市本级非刚性非急需预算进行压减,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效益。强化库款日常动态监控,确保“三保”及各类刚性支出足额保障。细化金融政策,深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治理、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双伪”机构清理等工作,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四)把保障民生作为必须完成的政治责任,强化担当、精准发力。扎实做好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力,坚决做到无预算不支出、先预算再支出。用好有限增量资金,加强教育、医疗、社保、生态、安全等民生领域资金管理,集中财力办大事。持续跟进10个方面30件民生实事落实情况,督促项目实施进度,全力办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积极盘活部门各类账户存量资金,收回闲置低效资金,加大对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支持力度。
(五)把深化财政改革作为财政发展的内生动力,高位谋划、积极探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具体措施,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落实项目前期评审、绩效目标动态监测等工作机制,加强结果应用,及时纠偏,确保预算执行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深化财政金融改革,完善金融机构考核机制,促进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聚焦预算管理、政府债务管理、招标采购、国有资产等领域财经问题,组织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让财经纪律“长牙带刺”。紧盯审计反馈问题,严格落实整改责任,保证整改实效,切实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