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预算/决算信息 > 政府预算 > 2024年

2024年吴忠市本级财政预算公开

时间:2024-01-17 来源:吴忠市财政局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关于2023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4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4年1月12日在吴忠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三次会议上

吴忠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3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草案提请本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力推动全市经济持续恢复、稳中向好。

(一)2023年四本预算执行情况

1.  一般公共预算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0,610万元,为预算的100.9%,增长14%,其中:税收收入90,462万元,为预算的104%,增长33%;非税收入30,148万元,为预算的92.8%,下降20.2%。加上级补助收入、债务转贷收入和上年结余收入,收入总量为982,675万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44,270万元,为变动预算的81.1%,增长8%。加补助下级支出、上解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债务转贷支出和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支出总量为895,482万元。收支总量相抵后,结转下年支出87,193万元,年终实现收支平衡。

汇总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95,643万元,为预算的96.8%,增长10.1%,其中:税收收入292,881万元,为预算的105.1%,增长30.1%;非税收入102,762万元,为预算的79%,下降23.6%。加上级补助收入、债务转贷收入、上年结余收入和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收入总量为3,446,907万元。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726,928万元,为变动预算的82.9%,增长10.9%。加上解支出、调出资金、债务还本支出和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支出总量为2,896,812万元。收支总量相抵后,结转下年支出550,095万元,年终实现收支平衡。

2.  政府性基金预算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68,562万元,为预算的128.6%,下降10.8%。加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债务转贷收入,收入总量为240,979万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177,273万元,为变动预算的98.3%,增长172.7%。加补助下级支出和债务还本支出,支出总量为237,964万元。收支总量相抵后,结转下年支出3,015万元,年终实现收支平衡。

汇总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58,911万元,为预算的109.5%,下降4.1%。加上级补助收入、调入资金、上年结余和债务转贷收入,收入总量为415,070万元。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99,762万元,为变动预算的82.8%,增长59.6%。加债务还本和债务转贷支出,支出总量为376,726万元。收支总量相抵后,结转下年支出38,344万元,年终实现收支平衡。

3.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307,531万元,为预算的109.5%;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63,964万元,为预算的113.3%;本年收支结余43,567万元;年末滚存结余425,631万元。

汇总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完成456,538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406,361万元;当年收支结余50,177万元;年末滚存结余602,089万元。

4.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272万元,为预算的131.4%,增长33.3%。加上级补助收入和上年结余,收入总量为278万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202万元,下降1%。收支总量相抵后,结转下年支出76万元,年终实现收支平衡。

汇总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408万元,为预算的124.8%,增长25.9%。加上级补助收入和上年结余,收入总量为846万元。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397万元,下降21.2%。收支总量相抵后,结转下年支出449万元,年终实现收支平衡。

(二)政府债务情况

1. 市本级。2023年末,自治区核定下达市本级地方政府债务限额98亿元。市本级限额内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90.8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54.5亿元,占60%;专项债务余额36.3亿元,占40%。严格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限额范围之内,风险总体可控。2023年市本级申请自治区转贷地方政府债券收入20.8亿元。其中:新增债券14.2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8亿元,专项债券11.4亿元);再融资债券6.6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4亿元,专项债券4.2亿元)。

2. 全市。2023年末,自治区核定下达吴忠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286.1亿元。全市限额内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58.8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95.8亿元,占75.7%;专项债务余额63亿元,占24.3%。严格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限额范围之内,风险总体可控。2023年全市共申请自治区转贷地方政府债券收入41.9亿元。其中:新增债券27.4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4.1亿元,专项债券13.3亿元);再融资债券14.5亿元(其中,一般债券10亿元,专项债券4.5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数据的具体情况及相关说明详见《吴忠财政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在完成上下级结算和决算审核后,相关数据还会有所变化,我们将在2024年人大常委会会议上,详细报告2023年市本级财政决算情况。

(三)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和财政工作情况

2023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决议和审查意见,把开展主题教育当作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一年来,全市共计争取上级补助资金237.5亿元,基本民生、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1. 财政政策效应积极释放。充分发挥财政精准调控优势,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助力全市经济快速回暖。做好税费惠政策衔接,全年新增减税降费6.1亿元、留抵退税7.8亿元,落实助企纾困政策让中小微企业显著受益。加力支持企业减负稳岗,拨付资金2.79亿元,继续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和就业补助相关政策,多渠道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个人创业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达到22.7万人。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及时下达3.45亿元,支持普惠金融、绿色信贷和担保体系建设,落实民贸民品和国有企业贴息政策,有效促进金融服务扩面、增量、降本、增效。大力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严格执行《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全年共有181家中小企业在我市政府采购项目中受益,占全市采购项目总量的比重达到85.8%全面促进恢复和扩大消费,投入4,834万元,成功举办第三届吴忠早茶美食文化节,开展汽车、家电惠民行动,多平台发放各类普惠性政府消费券197.7万张,带动消费总规模达到108亿元。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落实资金8,739万元,大力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落实新增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3.7亿元,支持保障性住房、生态环保、医疗卫生、城市管理等领域项目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投资的拉动作用。

2.  基本民生底线兜牢兜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增加民生投入规模,努力让群众生活越来越好。支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拨付财政补助资金17.5亿元,确保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有效推动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制度。下达补助资金8.5亿元,落实优抚对象医疗待遇,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支持做好低保发放、特困人员救助和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困难群众救助工作。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提高义教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小学由年生均810元提高到880元,初中由1,060元提高到1,150元),落实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市教育支出达到40.4亿元,同比增长5.3%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下达1.24亿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支持做好重点人群健康管理、预防接种服务和农村妇女两癌筛查等工作;及时补助1.69亿元医疗救助资金,困难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和生命健康安全得到托底保障;拨付3.12亿元,支持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和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有效促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投入3.75亿元,继续推进博物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和体育场馆等设施免费开放,支持盐池哈巴湖生态旅游区、利通区乡村旅游等文化和旅游消费项目试点示范,成功举办2023宁夏黄河金岸(吴忠)马拉松等文体活动,有效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设施利用率。加强民生实事财政保障。落实资金5.5亿元,支持免费向947名环卫绿化工人提供爱心营养早餐、化解市区城镇住宅不动产权证办理遗留问题、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等25件民生实事落实见效。

3. 重大决策部署支撑有力。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战略部署,支持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政府采购驱动作用,组织预算单位做好“832平台脱贫地区农副产品采购工作,积极推进消费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9.6亿元,实施新一轮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政策,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补齐农村公益设施建设短板,支持农村公路养护、路况提升和农村公路特色项目,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力促进粮食增产丰收。推动藏粮于地,拨付5.38亿元,稳定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支持全市新建高标准农田2.2万亩、改造提升19.6万亩,实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7.1万亩,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支持藏粮于技,拨付8,428万元,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支持吴忠市陈袁滩粮库仓储设施工程建设,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水利工程安全度汛、小麦抢收烘干、抗旱保粮等工作保障,切实推动科技手段为农业生产赋能,助力我市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认真落实自治区“1+4”系列文件要求,筹措资金13.95亿元,大力支持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绿色低碳等工作,推动海绵城市、清洁取暖、罗山地区防沙治沙综合治理、河湖水系连通、国土绿化等一批重点生态项目稳步实施,推进以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的生态修复体系建设,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持续加强。

4. 防范化解风险稳中有进。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统筹发展和安全,认真落实自治区“1+37+8”系列文件精神,强化财政支持,有效应对各类风险隐患。加强公共安全保障。安排资金8.5亿元,支持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政法综治、公安交警、市场监管等经费保障机制,持续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吴忠。强化安全生产和应急救灾保障。拨付7.7亿元安全生产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补助资金,重点支持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监测管控设备配备、危险化学品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等项目;争取上级专项资金1.2亿元,实施利通区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天然气管道更新改造,完成城镇居民燃气三件套加装全覆盖,进一步强化燃气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分类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强化法定政府债务管理,严格落实政府债券本息偿付约束机制,积极有序缓释债务风险;压实压紧责任,制定出台“1+5+3”一揽子债务化解方案,加强政银企对接,优化债务结构,强化债务数据变动审核,依法依规稳妥有序推进化债;将债务还本付息作为刚性支出纳入预算优先安排,全年自筹资金25.9亿元,争取再融资债券14.45亿元,稳妥化解债务存量,保持债务总规模处于合理水平,债务风险持续下降。严格落实三保保障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和自治区明确的保障范围,优先足额安排三保预算,强化监测预警,及时解决实际困难和突发问题,全年累计完成三保支出103亿元,切实筑牢三保底线。

5. 财政管理效能明显增强。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坚持依法理财,全面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预算管理提质增效。全面运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加强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规范业务流程和管理要素,组织单位做好绩效自评,对16个财政支出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实现财政资金从预算安排到资金支付的全过程跟踪监控。财政改革不断深化。扎实推进预算指标核算管理改革,认真落实新修订的《财政总会计制度》,进一步提高政府财务报告编制质量,更加全面、准确反映政府财政财务状况;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市本级与利通区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应急救援、公共文化等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市区财政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积极有为。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严格落实预留份额、价格评审优惠政策措施,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采购份额,公布2023年《吴忠市本级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规范采购人政府采购行为和主体责任,营造更优营商环境;全面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加强资产管理,进一步盘活存量国有资产,切实提高公共资源利用效率效益。财会监督全面加强围绕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聚焦财经领域重大案件查处、财经纪律重点问题整治、会计评估行业专项监督等3个重点领域30项重点任务,组织开展财政、财务、会计管理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全年查处政府采购政策落实不到位、代理记账无证经营等问题24个,财会监督作用得到有效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财政收入恢复增长,重点支出保障有力,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财政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市人大、市政协及代表委员们监督指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全市财政运行还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财政收入规模依然较小,兑现三保政策等财政刚性支出压力较大,加之突发事项增支较多,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政府债务还本付息仍处于高峰期,消化财政暂付款的难度依然较大,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的任务十分艰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还需完善,过紧日子相关措施还不够具体,部门主体责任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对此,我们既正视困难和问题,又坚定信心,将采取积极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4年预算草案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美丽新吴忠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按照中央、自治区和市委部署,在市人大、政协的指导监督下,科学研判财政形势,合理编制财政预算,系统谋划财政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根据中央、自治区和吴忠市部署要求,2024年预算编制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市第六次党代会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优化支出结构,严肃财经纪律,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不断推动全市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助推我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2024年预算编制着重把握以下原则:一是提高站位,服务大局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切实加大各类资金资源统筹力度,将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吴忠市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预算安排的首要任务。二是统筹兼顾,有保有压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一般性支出,大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按照轻重缓急和项目成熟度安排预算。加强管理,注重绩效。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切实提高财政政策实施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益。底线思维,防范风险。坚决维护财经秩序,兜牢三保底线,强化政府债务管理,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切实增强财政的可持续性。

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总体要求:一是保持财政支出强度。加大上争资金力度,综合运用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政府债券、财政贴息等方式,适度增加财政支出规模,持续增强财政支出强度,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事业支出需求。二是促进高质量发展。增加财政投入,保持重点项目投资的财政支持规模,完善扩大消费政策体系,加大产业发展财政支持,在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三是优化支出结构。坚持控增量、压存量,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强三公经费预算管理,着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加大对基本民生、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是支持市场主体。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和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特困行业的支持,及时解决市场主体反映的突出问题,继续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二)2024年四本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1.  一般公共预算

预计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300万元,较上年完成数增长5.5%,其中:税收收入96,800万元,增长7%;非税收入30,500万元,增长1.2%。加上级补助收入、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资金、债务转贷收入和上年结余收入,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全口径收入总量为594,063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增长37.7%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全口径支出总量为594,063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增长37.7%。其中: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5,906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增长27%(主要是自治区提前下达资金增加);补助利通区支出119,010万元,增长27.1%;上解支出1,500万元,与上年持平;债务还本支出77,647万元,增长216.9%

汇总市本级和县(市、区)预算,预计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6,500万元,较上年完成数增长5%,其中:税收收入308,400万元,增长5.1%;非税收入108,100万元,增长4.9%。预计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66,914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增长17.5%

2.  政府性基金预算

预计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9,100万元(不含从土地出让金中计提的资金),较上年完成数增长0.8%。加上级补助收入、债务转贷收入和上年结余收入,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口径收入总量为79,614万元,较上年预算数下降16.3%。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口径支出79,614万元。其中: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4,478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增长21%;补助利通区支出86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9,526万元,债务转贷支出4,742万元。

汇总市本级和县(市、区)预算,预计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12,078万元,较上年完成数增长34%,预计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80,559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增长48.5%

3.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预计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330,906万元;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支出275,038万元;当年收支结余55,869万元,年末滚存结余482,667万元。

汇总市本级和各县(市、区)预算,预计2024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收入496,071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总支出425,114万元;当年收支结余70,957万元,年末滚存结余674,215万元。

4.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预计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口径收入339万元,较上年完成数增长21.9%。其中:当年收入26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万元、上年结余76万元。预计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口径支出339万元。其中:国有企业政策性补贴257万元,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支出2万元,调出资金80万元

汇总市本级和各县(市、区)预算,预计2024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411万元,较上年完成数增长0.7%。预计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支出617万元,较上年预算数增长9.4%

总的来看,2024年我市财政收入增收压力依然较大,涉及民生的财政刚性支出持续增长,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我们将在预算执行中,通过积极培植财源、拓宽增收渠道、加大上争资金力度等方式,做好重点支出保障工作。

(三)2024年市本级财政支出主要政策及保障重点

1.  加强财源建设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相协调,提升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财源建设工程联席会议作用,加强部门协同、市区联动,积极推进财税信息共享机制,密切关注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房地产等重点行业税收走势,加强收入分析研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预计全年减税降费42亿元,切实减轻经营主体负担,稳定经济预期和市场信心。健全清理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支持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和融资服务体系,促进实体经济加快发展。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安排2,500万元,围绕六新产业,做好延链补链强链重点项目资金保障,做强六特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采取事前补助、事后奖补等方式,安排1,400万元,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培育科技人才高地,打造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决策部署,安排600万元,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等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继续举办早茶美食文化节等促消费活动,用足用好促消费专项资金,培育更多消费新业态和热点场景,促进消费回暖。

2.  保障民生投入与增进民生福祉相结合,促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办好民生实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安排7,000万元,增加公益性岗位投入,实施创业贷款贴息,援企稳岗,助企扩岗,精准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安排8,152万元,重点支持巩固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工程,有序扩大城镇学校学位供给,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努力提升教育综合实力和教育质量。完善社会保障供给,安排4.39亿,加强对城乡居民、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补助,支持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等兜底保障,落实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加快健康吴忠建设,安排2,840万元,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推广互联网+”远程会诊应用,支持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和卫生健康人才培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安排2,180万元,支持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拓展公共文化供给主渠道,做好宁夏黄河金岸(吴忠)马拉松等体育赛事资金保障工作。

3.  聚焦中心大局与强化财政资源统筹相适应,助力重大战略部署落到实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安排1,270万元,重点支持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帮扶工作,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安排1,238万元,进一步加强完善乡村治理,培育多元化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安排557万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公路路况提升,实施新一轮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绘就天蓝水美地绿画卷。统筹各类生态保护修复资金1.6亿,实施冬季清洁取暖、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土壤环境监测、市辖区人工湿地运维、国土绿化、污染防治等项目,稳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流域整体生态功能。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安排2.6亿元,支持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围绕增发国债项目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持续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加快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老旧小区改造,高质效推进城市更新,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和人民生态福祉。

4.  推动经济发展与确保安全稳定相促进,切实筑牢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底线。全力守牢安全稳定底线,持续推进平安吴忠建设,安排5,192万元,支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落实民警和辅警装备及办案经费提标,加强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工作,维护交通运输市场安全、稳定。安排1.45亿元,落实消防经费地方保障机制,实施吴忠市自然灾害应急综合能力提升建设项目,不断提升我市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监测,不折不扣落实“1+5+3”一揽子化债方案,确保政府债务到期本息及时足额偿还。实施三保运行常态化监控工作,在预算安排、资金使用和支出进度方面加强监督管理,全年预计三保支出28.3亿元,更好支持助企纾困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严防三保风险。

三、扎实做好2024年财政工作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做好财政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紧扣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继续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更好服务产业发展和市场主体,加大基本民生保障投入,持续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扎实兜牢三保底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财政保障。

(一)加强资源统筹,促进财政平稳运行。培育夯实优质税源,充分挖掘收入潜力,全力以赴依法依规组织收入,推动财政收入总量更大、质量更优、增幅更稳。加大补助资金争取力度,聚焦绿色发展、能源转型示范市建设,重点围绕交通、水利、能源、生态环保等方面,推动更多资金、项目和试点落户吴忠。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统筹兼顾,有保有压,进一步加大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力度,坚决压减三公经费、三项费用(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分别将党政机关、行政部门、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压减20%12.5%8.3%,项目支出预算压减15%,切实强化部门、单位各项收支管理,提升财政资源统筹能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上,把更多的财政资金用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改善民生和保障重大项目建设上,进一步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二)坚持守正创新,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按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继续实施吴忠市本级与市辖区各领域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研究完善财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机制。健全政府采购全链条管理,进一步规范涉及新增资产配置的政府采购行为,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运用公物仓等管理机制有效盘活存量资产。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意识,加强对新出台重大政策、项目的事前绩效评估,指导各预算单位提高绩效自评质量,对重点评价项目扩围提标,聘请第三方机构对绩效评价项目进行监督,进一步完善与预算深度融合的全过程绩效管理链条。

(三)强化底线思维,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统筹各类政府性资金,持续做大社保资金蓄水池,积极防范基金偿付能力风险。加强财政库款分析和监控,科学调度国库资金,力争库款保障水平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筑牢兜实三保底线,强化三保预算全流程管理,实现三保预算审核范围全覆盖,加强动态监测,尽早发现风险隐患,确保三保保障倍数达到1.5倍至1.7倍。严格落实防范化解债务风险“1+5+3”一揽子方案,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30%、土地出让收入的40%和部分新增财力用于偿债,按计划完成2024年度化债任务,力争综合债务率保持在200%以内,坚决守住隐性债务不新增的底线。

(四)推进财政监督,切实严肃财经纪律。认真落实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严禁无预算超预算支出,确保预算刚性。加大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力度,严格落实整改责任,加强跟踪督办。深入推进预决算公开,规范公开内容,统一公开渠道,组织开展专项检查。优化财会监督体系,促进财会监督与党内监督、人大监督、审计监督等有机贯通,更好发挥监督协同效应。聚焦减税降费、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加强基层三保、防范政府债务风险、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点开展监督检查,确保财政资金的规范使用。持续加强财经制度建设,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各项财经法规和管理制度,全面规范收支行为,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落实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做到资金下达与监管同步一竿子插到底,确保中央直达资金精准直达基层、直达受益对象。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指导监督,认真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精心安排促发展、精准施策提效能,凝心聚力,担当实干,攻坚克难、勇毅前行,扎实做好财政各项工作,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吴忠而不懈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吴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党政机关表示 网站支持无障碍浏览 网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