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吴忠市委会: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优化我市营商环境工作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聚焦简政放权,以精准“放”激发活力。全面落实国务院取消、下放行政许可事项决策部署,组织市直37个部门编制公布吴忠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3版),承接行政许可事项325项,子项659项,市本级及县(市、区)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公布,为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提供了保障。持续推进“三减一提升”,申请材料、办理环节、办结时限平均压减30.4%、21.9%、62%。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进照后减证并证,直接取消、审批改为备案、实施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分别为16项、7项、21项、103项,办事效率提升35%。积极推进“园区事园区办”,赋予金积工业园区经济管理职权15项、太阳山开发区53项。二是聚焦放管结合,以到位“管”营造公平。率先在五市启动“互联网+监管”工作,涉及37个单位(部门),注册用户7717户执法人员信息完善率100%,监管行为录入2325条行政检查。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采取“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方式开展“双随机”抽查412次。公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信息14281条。建立红黑名单,并在信用门户网站和吴忠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公布红名单1486条,黑名单223条。持续加大“告知承诺+事中事后监管”和“互联网+监管”力度,“审管联动”试点经验在全区推广。依法清理和吊销长期未经营市场主体584户,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1194户、移出259户,帮助企业修复失信记录1414条。去年,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信用监测排名中吴忠位列第116位,居全区第一。三是聚焦优化服务,以用心“服”提升效能。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服务模式,在市政务大厅设置“综合窗口”15个,开发建成“易办·吴优”政务服务平台,分三批梳理公布“一件事一次办”事项202件,申请材料、办理环节、办理时限分别压减了53%、43%和63%,平台办件能力比改革前提速1倍。持续优化企业开办全程电子化登记服务,新设立企业网办率达到96%。积极推广“互联网+税务”和手机代开发票业务,着力解决纳税人代开发票排长队等问题。开通不动产“线上办”,实现受理、核税、电子证照共享应用。开通社保核定、劳动合同签定、工伤参保等人社网报业务,提升企业申报效率。与浙江宁波、陕西榆林等7省16市签订“跨省通办”协议,采取专员代办、线上传递、邮寄送达等方式,承接跨省通办事项161个,区内通办事项154个。强化电子证照录入应用,市本级63类证照全面实现证照电子化,目前共生成电子证照23.4万个。其中零材料77项办理7.2万件,“一证通办”60项办理8.6万件。推行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受理服务模式,采取告知承诺办理事项3392项,采取容缺受理办理事项364件。
二、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推动市场主体“快办事”。推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注册等便利化措施,推进市场主体登记“快准入”,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分类定制审批”、“清单制+承诺制”、联合图审和联合验收、水电气暖排污联合报装等改革,审批实现全流程网办,时限压缩50%,图审时间缩短至20个工作日内。推行办税缴费214项业务“非接触式”服务,90%以上涉税业务实现网上办。全市不动产登记基本实现即时办结,抵押权登记2个工作日内办结。二是破除体制机制“肠梗阻”。督促公布市场准入、行政许可事项、监管事项目录等8个清单,推动“清单之外无审批”、“非禁即入”、“无事不扰”等清单制度落实。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预防、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审查与市场主体有关文件79件。开展与《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不一致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废止4件、修订10件。三是促进企业经营“降成本”。大力推进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全年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23.9亿元。全面推行“三零三省”用电服务,降低办电成本1.05亿元。精准落实金融“惠企政策”行动,为1.72万户小微企业减息1399万元。推行公共资源交易不见面开标、全程电子化交易和电子投标保函(保单)等措施,共出具保函497个标段,实际开具保函1681笔,担保总金额2.16亿元,保费仅84.4万元,工程建设单项合同估算价1000万以下免缴投标保证金314个标段。四是激发市场主体“新动能”。开展中小企业账款清欠行动,清偿拖欠中小企业债务1386万元。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建立首贷户拓展长效机制,拓展首贷402户5.3亿元。开展就业“精准帮扶”行动,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02笔6.7亿元。开展融资“担保倍增”行动,全市7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保户数1.09万户,在保余额30.6亿元。推出“惠农e贷”、“宁科贷”、“商户云贷”等多种信贷产品,全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7亿元。完善“府院联动”工作机制,在全区率先建立破产专项基金,汉能集团成功破产重组。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9636户,同比增长22.1%,总量达到13.2万户,位居全区第二。五是扫清企业发展“绊脚石”。建立健全司法行政机关与工商联沟通联系和“百所联百会”机制,加强民营企业调解工作,推动全市各律师事务所与5家县(市、区)工商联和全市37家商会开展对接。发挥“吴忠法宝”、“12348”法网等平台优势,为民营企业合同履行、劳动用工、生产经营等方面提供法律服务。制定《吴忠市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建立府院联动、公安机关知识产权打假维权协同、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维权警务室等机制,“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吴忠受理窗口”被国家知识产权局通报表扬。强化警企通联,共打击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类案件25起。制定《吴忠市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严肃查处损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等行为。
吴忠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2023年8月15日
联系人:马鸿雁 联系电话:18995380009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