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严控农户多头授信,构建农村地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大涉农金融服务力度
一是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鼓励辖内各银行机构继续单列涉农信贷计划,坚持专注本土、聚焦三农开展融资服务,推动更多信贷资源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倾斜。截至7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473.18亿元,同比增长9.33%,较年初新增27.79亿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余额3.2万户14.54亿元,新增投放7.4亿元。二是完善涉农信贷产品。鼓励各银行机构改变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信贷人员主动上门,针对不同农户特点和需求设计产品,把重点从控制信贷投放额度转向关注信贷资金流向、资金用途、还款方式、还款来源等方面。针对不同层次的农户,探索采取不同的信贷模式,开发不同的信贷产品,通过信贷模式、产品的创新,有效满足广大农户信贷需求。辖区各银行推出“奶牛尊信贷”“青贮贷”“黄花贷”等多种信贷产品,有效满足不同层次农户的信贷需求。
二、全力防控涉农信贷风险
一是加强信息应用。鼓励各银行机构加强信息交流,防止多头过度授信风险。要求各银行机构切实注重对农户多头贷款的风险防范,将其贯穿贷款业务的整个流程。充分运用好个人征信系统信息,对个人信用报告近期有他行查询记录的,及时核实有无他行授信。二是加强风险管理。要求银行机构采取实地走访等调查方式,将农户债务总量情况摸清摸透,力争做到底数清、风险明。将农户债务总量的变化情况作为贷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对需求较为复杂的农户,应持续关注。对于有多头贷款情况的农户,应制定相应对策,采取正常管理、持续关注、同业提示、提前收贷、压缩贷款、信贷退出等措施,有效控制过度授信风险。
三、强化农村金融环境建设
一是积极推进整村授信。引导银行立足贫困地区肉牛羊养殖、药材、枸杞、葡萄、黄花菜种植等产业特色,全面推进整村统一授信。各涉农银行制定个性化整存授信实施方案,积极开展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工作,下沉网点、下沉服务、下沉资金,开展驻村办贷、送贷上门活动。农业银行信用村已授牌7个村,建档信用户200户,2个信用村45个信用户正在审核中。邮储银行推进整村授信186个。农商行“授信村”已验收81个村,授信农户15690户,用信10807户。二是发挥地方政府优势。将乡村治理与农村金融深度融合,继续将农村居民列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重点对象,开展好集中性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制定乡村振兴普惠金融服务站实施方案,已建立207个乡村振兴普惠金融服务站,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更多的普惠金融服务。完善涉农主体增信机制和涉农贷款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更好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作用,7月末,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保余额32.92亿元,在保户数1.48万户,其中“三农”在保余额20亿元,在保户数10938户。
四、加强考核监督检查力度
一是开展差异化考核。对2022年度乡村振兴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吴忠银保监分局对银行机构普惠型涉农贷款进行差异化考核,定期通报有关情况。坚持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户借、户用、户还,精准用于发展生产和开展经营,不能用于非生产性支出。持续检测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发放及还款、逾期和代偿情况。引导农村地区各类型银行保险机构错位竞争、良性竞争,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范涉农领域信用风险,纠正过度授信、违规收费等行为。二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在日常非现场监管基础上,加大对辖内农村中小银行现场检查力度。今年对吴忠农商行、吴忠市滨河村镇银行等进行全面现场检查,督促银行机构落实监管规定。组织召开银行保险机构年中工作座谈会,督促农村中小法人银行坚持支农支小定位,严格落实“资金不出省、贷款不出县”要求,按照小额、本地的原则提供金融服务,开办金融业务。
吴忠市金融工作局
2022年9月14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