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周忠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市区综合执法改革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整合行政执法队伍,继续探索实行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部署要求,围绕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重复执法问题,我市不断深化市辖区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改革,推动行政执法重心下移、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整合规范执法主体、提高基层执法能力,逐步建立各司其职、协同配合、联动高效的基层“大执法”体系。
一、厘清职责边界,明确综合执法范围
根据自治区《关于深化市辖区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宁党办〔2021〕65号)和吴忠市《关于深化市辖区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改革的实施方案》(吴党办发〔2021〕56号)精神,深入推进吴忠市市辖区综合执法改革,加强综合执法协作配合,促进业务主管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执法效率。一是合理调整综合执法事项。利通区委编办、综合执法局对照《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事项指导目录》,按照在基层发生频率高、专业技术要求适宜、简便易行的原则,积极与市委编办、市公安局等9个部门和利通区水务局等7个部门沟通,将专业技术要求高、适宜由行业主管部门执法的78项执法事项划回原业务主管部门,将89项执法事项从住建、自然资源等5个部门划入综合执法局。二是厘清综合行政执法权责边界。合理划分原业务主管部门与综合执法局之间的职责权限,对照自治区《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事项指导目录》中明确的职责边界,逐项细化并制定综合执法事项职责边界清单。行政执法事项划转后,综合执法局依法履行行政处罚权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强制权职能,原业务主管部门依法履行政策制定、审查审批、事中事后监督、业务指导等职能,并提供综合执法需要的检验检测、鉴定、认定等技术支撑。目前调整事项及清单已报送自治区编办审查。三是充分发挥联席会议作用。定期召开市辖区综合执法联席会议,研究推进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工作,分析研判形势和存在问题,及时制定工作措施和对策建议,不断深化部门联动、区域协作等机制,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为进一步规范综合执法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间案件线索移送程序,起草了《吴忠市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行政处罚案件线索移送制度》,已广泛征求各部门意见建议进行修改完善,并提交市司法局进行合法性审查,待合法性审查后提请市辖区综合执法联席会议审定后印发执行。
二、健全完善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一是健全完善配套制度。为深入推进市辖区综合执法改革,完善综合执法相关配套制度,市委改革办印发《吴忠市辖区综合执法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吴忠市辖区综合执法配合协作的有关规定(试行)》《吴忠市辖区综合执法乡镇(街道)执法联动工作制度(试行)》等六个制度文件,构建了综合执法制度保障体系,确保改革试点按照预期目标顺利推进。二是强化单位内部管理。利通区综合执法局印发了《吴忠市利通区综合执法局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落实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目前持证人员100人;印发了《吴忠市利通区综合执法局行政处罚案件评查评分细则》,将案件办理情况、执法程序规范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体系,将执法行为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考核评定等级依据,促进案件办理质量提升、程序合法。创立“检察官监督办公室”新模式,聘请法律顾问参与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和案件集体讨论会,全面提升了依法行政水平和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能力。三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制定年度学习培训计划,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开展法律知识培训,集中学习行政执法事项清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促进干部职工学法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每年举办至少2期依法行政培训班,邀请资深专家、专业律师对执法人员进行专题辅导,指导执法人员正确理解和适用法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加强与上级部门对接,学习周边地市执法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
三、充实执法力量,执法队伍合理下沉
一是充实执法力量。利通区综合执法局核定编制120人,其中行政编制5人,事业编制115人。现在岗局领导1正3副,工作人员180人,其中:在编在岗人员116人,执法辅助人员64人(其中市划转复退执法辅助人员27名、民政劳务派遣复退执法辅助人员12名、区招聘执法辅助人员25名)。2022年拟招录事业编制3人。二是下沉执法队伍。利通区综合执法局机关设有内部机构9个,派驻乡镇综合执法队12个。按照各乡镇执法任务轻重合理派遣分配执法人员,80%的执法力量已下放基层,城区内乡镇执法队人员占12个派驻乡镇执法队人员总数的71.4%。结合利通区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实行综合执法局和乡镇双重管理,按照“两个机构、两个清单、一支队伍”开展综合执法工作,实现了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减少了行政执法层级,有效推进执法重心和执法力量向乡镇下移,解决了执法机构分散、基层执法力量薄弱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执法效能。三是改进执法方式。推广“互联网+现场执法”模式,利用“数字执法”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全方位监管,实现一线检查和执法过程中人员可联系可指挥、可录像可拍照,使监管执法过程有证可依、有据可查,开启综合行政执法新模式,提高执法效率。全面推行“721工作法”,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突出服务为先,推动执法方式从“事后执法”向“前端服务”转变,从“处置问题”向“发现问题”延伸,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违规行为。四是强化基层治理。利通区综合执法局建立了由机关统一指挥调度,各派驻乡镇综合执法队履行执法职责,日常管理以乡镇为主的综合执法模式。建立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划分基层日常执法巡查网格31个,积极构筑群众电话举报、网格员上报、执法队全域巡查、“12345”便民服务平台转办和上级交办为一体的执法线索发现机制,及时将90%的违法行为在基层一线有效处理。做到了“哪里有哨音、哪里就有响应”“小事不出乡镇、大事及时掌控”,解决了“上级部门有权管看不见,乡镇看得见无权管”的问题,实现了综合执法与基层社会治理有力捆绑。
四、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经费保障支撑
一是建立综合执法经费的保障机制,将综合执法经费纳入利通区政府财政预算,增加了执法车辆、装备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执法人员统一配置制式服装,配备执法车辆28辆、对讲机50部、执法记录仪117部,执法记录仪配备率达100%,切实保障执法工作需要。二是参照《关于市辖区综合执法人员职级、工资晋升晋级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综合执法局机关或派出机构晋升晋级人员范围、从原单位划转到综合执法机构人员身份发生变化的岗位职级变化、转岗定岗后的职级职称晋升、岗位设置及人员比例结构、教育培训、工资待遇等,畅通执法人员晋升晋级通道。同时,严格落实基层执法人员工资福利待遇、乡镇工作补贴等,保护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
周忠德委员,非常感谢您对综合执法改革工作的关注,我们将按照职责分工,认真主动研究推进跨领域跨部门综合执法改革工作,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吴忠市城市管理局
2022年8月1日
(联系人:乔玉蕾联系方式:0953-2122861)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