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吴忠市委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完善强化落实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吴忠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强生态保护及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吴忠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部署和要求,通过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加快推进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健全分类收运处置体系、不断加强考核监督管理、推进引进市场运作等措施,深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政府统揽,高位推动。2021年1月11日,吴忠市政府办印发《吴忠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吴忠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实施方案》,首次在全区市级层面对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进行系统部署。2022年5月18日,依据自治区住建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安排部署,联合市委宣传部、发改委、教育局、科技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机关事务服务中心10部门,印发《吴忠市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案》(吴城管发〔2022〕26号),《方案》增加了吴忠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考评方案和测评标准细则,建立了监督考评机制,从示范片区建设、体制建设、组织管理、宣传培训、工作成效等方面进行年度评估考评。2022年5月22日,对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予以调整,成立吴忠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各责任部门的任务分工,细化了工作举措。
(二)合理布局,按需配置。按照《吴忠市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案》工作要求,指导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在各类场所细化增设垃圾收集设施。利通区配置垃圾压缩车5台,四分类收集车37台,户分类收集桶14000个,灰渣垃圾收集桶160个,塑料垃圾桶500余个;盐池县在城区配置三分类垃圾桶400余个,两分类垃圾桶1000余个,在乡镇投入生活垃圾收集箱2646个、清运保洁车辆463辆;青铜峡市在首批打造的5个试点小区配备分类垃圾收集桶160个;红寺堡区购置分类收集车64辆、分类收集桶320个更换果皮箱1600个;同心县配置分类垃圾桶560余个。
(三)创新模式,推广经验。指导各县(市、区)至少选择一个建制镇(街道办事处)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通过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创新治理模式等,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利通区打造35个城市垃圾分类示范点和25个垃圾分类示范村并以点带面,采取“撤桶并点、分类投放”“撤桶入户、上门收集”定时定点投放模式,逐步实现源头分类和源头减量。通过增设误时投放点,升级改造分类投放收集点(站),配备遮雨、照明、洗手、灭蝇消毒等便利化、人性化功能,探索高效精细的垃圾分类工作新思路;红寺堡区发动街道、社区力量,聘任小区老年群体志愿者组建“夕阳红”志愿服务队,配备服装、工具并发放聘书,服务队员不仅是垃圾分类分拣员更是宣传员,充分调动了志愿者垃圾分类工作的积极性、责任感、荣誉感,加强了社区和居民的联系;盐池县引入社会投资建成实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解决了建筑垃圾填埋或露天堆弃所造成的问题,并通过资源化利用生产出为城镇建设、道路铺设及绿化工程所用的质优价廉的建材骨料,年处理建筑垃圾8万吨,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同心县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交由第三方服务公司运营,将专业事交由专业人做。同时由乡镇实施督查考核,形成“人由乡镇管、事由乡镇督、钱由乡镇支”的长效管理模式,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质效稳步提升。
(四)顶层设计,党建引领。强化各级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党建“火车头”带动效应,夯实垃圾分类根基。确定基层党组织书记为辖区垃圾分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组织党员干部职工争当垃圾分类的践行者、宣传者、推进者。先行在全市党政机关及公共机构开展垃圾分类,安排党员指导干部职工准确分类。同时结合社区“双服务”“双报到”等机制,走进结对社区,将垃圾分类知识带到基层。社区广泛发动辖区红管家、在职党员带领志愿者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来,组织社区网格员和党员志愿者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当标杆、做表率,引导辖区居民主动分类、自觉投放,让一个党员去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楼栋,一个楼栋带动一个网格,进一步提高居民参与率和正确投放率,引导居民逐步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五)立足阵地,着眼宣传。利通区强化宣传力度,制作发放垃圾分类倡议书、折叠页、宣传赠品、指引手册2万余份建立专业垃圾分类宣传队伍,每周至少一次进社区、进机关、进农村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200余次,发放宣传册页1.5万余份。红寺堡区、同心县联合县融媒体中心制作垃圾分类宣传科普音视频,利用媒体舆论宣传阵地,在电视、广播、报纸、“两微一端”等载体多渠道投放,营造垃圾分类浓厚氛围。盐池县采取“集中连片+入户宣传”方式,开展宣传活动20余次,发放宣传册4万份、可降解塑料袋2万个,入户调查1000户,依托“艾分类”APP,建立积分奖励机制,吸引群众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提高群众垃圾分类积极性。宁夏中科国通新能源有限公司固体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园在园区内开辟宣教展示区,全流程展示与讲解生活垃圾经过“卸料、堆放、脱水、发酵、焚烧、发电、无害化排放”的过程,宣传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的生活理念。
(六)完善体系,提升能力。聚焦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目标,2017年,吴忠市人民政府与宁夏中科国通新能源有限公司以BOT方式签约项目,规划建设了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泥集中处理处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为一体的固体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园,对利通区、红寺堡区、青铜峡市所有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和污泥,进行无害化焚烧发电处理。各县(市、区)也积极探索,以末端分类处置带动源头减量。利通区引入新丝源纺织有限公司收集塑料瓶等可回收物,处理加工制作为可利用塑料颗粒。引入久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川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有机垃圾再生利用公司4家,将树枝秸秆等有机垃圾制作成生物质燃料、木炭等产品,全年有机垃圾资源化利用2000余吨。盐池县通过与春浩林草产业专业合作社、“绿即达”“绿田沃”等生态科技公司合作,将当地产量较大的禽畜粪便制作为肥料和沼气进行再利用。同心县实施餐厨垃圾协同污泥处理工程项目,项目运行后将大大降低同心县餐厨垃圾在存放、收集、转运及处置过程中环境污染危害,有效防范餐厨垃圾回流餐桌、提炼地沟油或用于畜禽养殖等违法行为。青铜峡市引入社会投资实施垃圾资源化处置,实施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在垃圾填埋场原址翻建建筑垃圾处置场,对现有建筑垃圾填埋场的存量建筑垃圾实施资源化利用,对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实现持续化的资源化利用。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科学建立垃圾分类试点,指导各县(市、区)按照因地制宜、特色创新的原则,制定详细可操作的方案,抓住“党政机关干部”这个关键人群,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及机关职能部门的责任意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火车头”效应。二是聚焦垃圾分类源头减量、中端收运、末端处理体系建设,督促公共经营区域落实“限塑令”“光盘行动”“绿色办公”,做到源头环节集约减量。加强示范创建、典型培育,强化入户指导、桶边督导等措施,厘清小区到垃圾收集转运站、焚烧发电厂的责任主体,杜绝“前分后混、混收混运”现象。三是统筹谋划,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厨余垃圾,大件垃圾装修垃圾等末端处理设施的缺口,进一步提升末端处理设施清洁水平和环境融合度。加快垃圾中转站、垃圾分拣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改造,优化转运站点布局,提升配置与需求匹配度。
(联系人:何梦婷 联系电话:0953-2129047)
吴忠市城市管理局
2022年8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