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吴忠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中央、自治区决策部署,高效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快工作节奏,强化政策效应,全面解企业之难,支持企业健康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全力解决企业融资需求。制定出台金融助力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15条和支持企业稳定发展10条等政策措施,组织召开信贷政策落实推进会4次,开展资本市场培训2次。截至6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9.43亿元,较年初增加18.18亿元,同比增加21.6%;累计发放再贷款贴现17.98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43倍。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优先办理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截至6月末,全市7家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在保余额31.75亿元,较年初新增3.22亿元,在保户数11910户,较年初新增272户。健全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召开融资对接会6次,向金融机构推送2022年重点投资项目、“专精特新”、商贸流通等领域企业627家,累计融资金额超过40亿元。发挥供应链票据等金融工具作用,持续支持供应链企业融资,累计支持产业链核心企业客户数量68家融资33.72亿元。二是着力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建立实施《工业企业困难问题清单台账销号机制和工信干部挂钩包联精准服务企业制度,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企业办理供电变压器搬迁等困难问题24个。制定出台《吴忠市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关于梳理排查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通知》,梳理拖欠账款37件2586.31万元,清偿35件1584.31万元,剩余2件账款经与企业协商一致,签订了还款协议,明确了还款时限。深入开展“一起益企”服务月活动,组织全市中小企业服务载体开展政策解读、创业培训等各类服务活动822次,累计服务企业850家次。三是竭力提升企业发展水平。围绕经营管理、股权融资、智能制造等重点内容,组织开展汇算清缴等培训班、研讨会5场次,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近500人次。近期全国、全区疫情趋于平稳,我们计划开展5期“送政策进园区下企业”活动,并组织50家企业负责人赴哈工大开展高校研修培训。建立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自治区科技“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自治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双梯次培育体系,今年以来,培育新增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7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组织27家企业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四是努力降低企业用工成本。落实国家和自治区稳就业促就业政策措施,延续实施社保“减、免、返、还、补”政策,帮助5199家企业降费减负2.77亿元,40家企业缓缴社会保险171.89万元,发放1763家企业稳岗返还补贴1194.92万元、失业保险金等8类补贴3582.9万元、创业担保贷款4.41亿元,失业保险费返还比例提高至90%。深入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百日冲刺”及“分领域分区域专场招聘”系列活动,深入调查企业人才需求,摸排职位2993个,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10+N”活动34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提供就业岗位35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673人。聚焦重点行业领域,争取自治区2022年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项目6个,实施就业促进行动,开展企业职工培训801人,为307名自行参加培训并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企业职工发放补贴43.25万元。推荐宁夏世恒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杨国涛技能大师工作室”、宁夏新大众机械有限公司“周定坤技能大师工作室”为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轻企业负担的各项决策部署,补齐企业发展短板,激活企业发展活力,踔厉奋发、真抓实干,千方百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力保市场主体稳定发展,不断推动我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营造更优发展环境。全面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小企业促进条例》,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金融环境和舆论环境,加快政务服务标准化步伐,持续完善政务审批系统,加快“一窗受理”改革,构建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不断提升办事效率,让企业“少跑腿”、群众“少跑路”。
二是全面抓好政策落实。围绕国家、自治区和我市出台的各项惠企政策,根据其阶段性要求及时制定调整完善政策的实施细则,尽可能制定出台落实政策普惠性措施,为企业享受政策提供优质高效服务。采取原文刊载、政策解读等方式,定期推送国家及自治区涉企优惠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知晓度。建立健全投诉举报体系和举报渠道,全面评估惠企政策落实成效,精准调整优化工作措施,推动惠企政策更加快捷、更加充分地落实到企业。
三是切实提升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东西部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对接洽谈活动,搭建产学研交流合作平台,着力破解企业创新发展难题。组织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不断培养壮大适应新时代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家队伍和技术工人队伍。通过建立专家智库、校企合作、院士工作站等方式,大力引进行业领军人才、高端技术人才,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联系人:朱振豪 联系电话:0953-2039919
吴忠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年8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