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议案提案 > 政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对政协吴忠市委员会六届一次会议第40号提案的答复

吴工信发〔2022〕62号

何坤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装备制造产业的建议的提案收悉,该提案找准了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症结全面分析了装备制造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就该提案答复如下:

装备制造业是我市制造业3+X”产业体系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发展我市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产业,产品具有技术含量高、新产品多等特点,现代化生产水平相对较高,创新研发和数字化生产优于其他行业领域,是我市工业“小产业大智慧”的一个行业。近年来逐步形成了以高端控制阀、精密铸锻、专用精密轴承、特色农机、新能源装备等为主的产业结构,以吴忠仪表、黄河电焊机、新大众机械、塞上阳光、运达风电等重点企业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企业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升级。超大口径调压装置关键用阀、高精度逆变等离子弧切割机、可再生能源利用烘干设备等高端制造产品获得国家多项重大成果奖。

一、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2021年全市规上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56.8亿元,同比增长39.7%,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实现增加值15亿元。吴忠仪表被纳入自治区60户龙头企业和全市50户重点工业企业。全市装备制造规上企业生产智能模块化系列调节阀、通用轴承等8000多个规格品种,重点产品工业自动化调节仪表与控制系统达到11.7万台(套),汽车轮毂单元80万套截至今年1-7月份,全市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23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的5.2%,占全区规上装备制造企业数的13.8%,实现产值38.9亿元,同比增长52.7%

二、产业发展特点及成效

(一)产业规模逐步发展壮大。规模以上装备制造工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先后培育和引进奇立城机械科技、智源农机等23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产业逐步形成了以金积工业园区自动化仪器仪表、青铜峡工业园区农业机械、汽车轴承制造,利通区电焊机制造为重点的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围绕给吴忠仪表配套招商,在碟阀、深海阀、核电阀配套等项目上先后引进上海、天津、浙江等一批企业落地。年内国电投青铜峡新材料等3家企业有望纳入规上统计,规上装备制造业预计实现工业产值7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

(二)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规模以上企业创新研发近20家,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5%以上的企业17家。规上装备制造企业对标备案率达到100%,建成(建立)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组织11家,12家企业分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宁夏工业龙头企业、自治区制造业行业领先示范企业、“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等多个称号。吴忠仪表工业应用示范平台通过MESDNC集成,实现了设备的在线监测;通过二维码等标识技术的应用,推行“一物一码,一序一标”制造过程标识管控,实现了产品零部件的追溯。

(三)企业创新驱动力持续提升。2021年以来吴忠仪表、国家电投集团宁夏能源铝业企业技术中心通过国家综合评价(分别获得补助资金50万元);吴忠仪表、新大众机械、众虎科技被评为自治区工业行业对标工作标杆、自治区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自治区“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共获奖励230万元);国昌实业、澳仕盾线缆纳入规上统计(获得奖励资金10万元);新大众机械“基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农业机械全生命周期管理应用场景建设”获评自治区工业互联网发展应用项目。吴忠仪表在“蒸汽多级降压调节阀、热高压分离器液位调节阀”领域牵头制定自治区标准(获补助资金16万元),企业“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被工信部列为全国首批推广的21个工业应用示范平台之一。

(四)技术支撑助推产业高端发展。推进装备制造产业人才建设,围绕服务企业,加快人才培养,重视继续教育和培训,培育一批适应产业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鼓励企业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持续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多方位引进和培养人才。落实《吴忠市引进和培养人才激励办法》等政策,努力营造人才成长良好环境,增强吸引人才优势,在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职称评定、晋升、户籍、子女入学、社保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解决各类人才的后顾之忧。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加快推进我市装备制造产业的建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推进:

1.贯彻落实《吴忠市推进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抓好目标任务落实,加强产业发展指导,推动重点工作落实落细。

2.围绕装备制造产业链,谋划实施装备制造产业重点项目8个,加快推进奇立城机械科技年产5000万套高精尖精密轴承制造续建项目;红寺堡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低碳循环”智能装备产业项目、五凌电力储能产线项目、嘉寓新节能科技嘉寓光热+清洁能源采暖项目和湘投新能源(宁夏)湖南湘投控股产业园等项目。

3.全面梳理国家、自治区和我市产业支持政策,采取网络新媒体、印制宣传册(单)等手段,大力宣传相关政策措施,帮助企业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建立政策措施落实清单,推动相关部门强化政策落实,通过争取专项资金、以奖代补、贷款贴息和信用担保等方式,加大对装备制造企业的支持力度。

.围绕延链补链强链,积极对接国内装备制造业协会、科研院所,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一批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企业和项目,促进人才、资本、技术、品牌等生产要素向吴忠聚集,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培育装备制造产业提升竞争力,培育一批装备制造领先示范企业(产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治区科技“小巨人”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等。

6.深入实施《吴忠市企业家素质提升行动工程》,通过区外高校培训、市域内培训、互观互学等途径,力争年内培训装备制造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0人次,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落实《吴忠市引进和培养人才激励办法》,通过人才政策支持,鼓励企业与高校持续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多方位引进和培养人才。

  

联系人:杜若玉  联系电话:18995311918

  

  

                                 吴忠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829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吴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党政机关表示 网站支持无障碍浏览 网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