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议案提案 > 政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对政协吴忠市委员会五届四次会议第124号提案的答复

李志华委员、张萍委员、侯雪媛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制定方案、广泛宣传、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等多措并举,稳步推进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处理机制。

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各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40个相关部门、各县(市、区)长为成员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2021年1月11日,以市政府办文件印发了《吴忠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和《吴忠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从市级层面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出统一部署,明确了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2021—2025年度工作目标,推进了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进程。各县(市、区)按照《吴忠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吴忠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方案》安排部署,从制度层面推动垃圾分类治理工作落实。目前,利通区、红寺堡区和盐池县都已制定并印发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相关方案,对垃圾分类治理工作进行了谋划和部署,明确了工作目标及措施。青铜峡市、同心县相关分类方案已完成初稿,进入政府审批环节。

二、强化宣传手段,营造浓厚氛围

结合我市实际,多手段、多举措开展城市生活垃圾主题宣传活动。利通区制作并发放垃圾分类倡议书、折叠页、宣传赠品、指引手册等15万份。在城市公厕外立墙面制作安装大型垃圾分类宣传展板30处。配置外立面垃圾分类宣传喷绘垃圾压缩收集车8辆,专业垃圾分类流动宣传车1台,在城市28个垃圾收集站外立面喷绘垃圾分类知识。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机关单位、学校、进农村乡镇宣传活动170余次,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载体加大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知晓率。红寺堡区组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开展垃圾分类专项培训,通过电子屏广播车对生活垃圾分类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动态式宣传。盐池县将固态宣传与动态宣传相结合,制作垃圾分类宣传文化墙、宣传标语,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固化到机关单位和居民小区,同时分拣员每周对服务单位开展1至2次入户宣传,对生活垃圾分类意义、类别、方法进行宣传。同心县采取印制发放宣传册制作展板和现场入户登记等方式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在32个试点村和9个分拣中心悬挂宣传条幅150条,共组织垃圾分类宣传活动6场,现场发放宣传资料2万份,在垃圾清运车上安装播音器进行流动宣传。

三、机关试点先行,打造示范片区。

在全市居民小区、公共机构、城市公共区域选择110余个示范点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先行先试,查漏补缺形成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利通区按照“四分为主、二分为辅、多分结合”及“两次六分、四级联动”的新型精细化治理模式,通过加大监督检查和指导力度,确保已打造的示范点不走过程,垃圾分类不走样。以金星镇、胜利镇为试点推广垃圾分类工作,金星镇将6月份确定为红色物业提升年垃圾分类  你我同行主题月,在老干部家属院、公元世家、黄河水韵等15个物业小区重点打造垃圾分类示范点,试点推广实施物业小区达到90。以黄河水韵小区为例,利用小区中心休闲广场废旧闲置的报刊亭改造成积分兑换超市,在积分超市设置牙刷、牙膏、纸巾、毛巾、洗衣粉、护手霜等生活日用品,建立“积分制”管理体系,每周三、周六为居民提供积分兑换两次,以可回收物兑换奖品等激励方式,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覆盖面。制定下发《利通区公共机构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以利通区行政中心为试点推广机关单位垃圾分类,配置智能垃圾投放2台,垃圾分拣站1处积分兑换室1座,积分兑换奖品等激励方式,积极引导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城市公共区域建立垃圾分类收集点21个,设置相关制度、宣传展板、垃圾分类收集桶、分类收集展房等设施设备,供附近商户、广大市民和保洁员进行分类投放、兑换。盐池县结合实际甄选1个小区、11个机关单位作为盐池县首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总投资184.7万元,目前已完成银湖名邸小区约504户居民500个两分类垃圾桶发放工作,在11个机关单位公共区域配备两分类垃圾桶130个,机关单位办公室配发两分类垃圾桶500多个,改造完成可回收资源储存站1处。积极引入“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平台,尝试解决垃圾分类存在的居民主动性差、积分记录耗费人力等传统问题。红寺堡区在城区利用东方世纪城住户多为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的优势,开展垃圾分类示范试点,在城区24个小区设置垃圾分类集中收集点,引导居民形成垃圾分类投放意识。在城区7座中转站各配备4个垃圾桶,分别张贴垃圾分类投放标识,引导周边居民在中转站倾倒垃圾时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再由管理员对投放的生活垃圾进行细分类。

四、完善配套设施,严格收集转运。

目前吴忠市共有垃圾填埋场43座,垃圾处理中转站85座,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其中利通区建成投入使用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3座,日焚烧处理生活垃圾5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日处理规模为70吨的餐厨垃圾处理厂1座,资源垃圾处置企业3座,城区小型垃圾收集站29座,农村垃圾收集压缩转运站24座,大型垃圾压缩中转站2可回收垃圾,按照能卖则卖的原则,由社区、物业公司及各责任单位负责收集进行变卖;餐厨垃圾,由专业公司统一收运至中科国通公司垃圾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有害垃圾,由社区、物业公司及各责任单位负责日常收集,区城乡环卫中心按月收集转运至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其他垃圾,由城乡环卫中心按照宜烧则烧宜埋则埋的原则,统一压缩转运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或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青铜峡市垃圾填埋场5座,垃圾处理中转站8座。可资源化利用的垃圾由小坝镇垃圾资源回收中心进行回收处理。其他垃圾由市政管理服务中心收集,全部送至吴忠中科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处理。红寺堡区垃圾填埋场11座,垃圾处理中转站9座。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污泥统一中科国通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盐池县垃圾填埋场13座,垃圾处理中转站15座。同心县现有垃圾填埋场12座,为更好地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建立和完善辖区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投入资金500万元,在老城区和新城区购置太阳能灯饰垃圾箱390个,双面智能果皮箱25个,在县城各个主干街道安放两格灯饰果皮箱垃圾分类桶258个,向县城各个餐饮店铺发放餐厨垃圾桶303个。

五、打通渠道,积极开展垃圾末端分类处置

2014吴忠市人民政府与宁夏中科国通新能源有限公司以BOT方式签约项目,规划建设了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泥集中处理处置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为一体的固体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后产生的热量通过余热锅炉吸收,供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并入国家电网。产生的蒸汽供园区各项目再利用,产生的烟气经过干法、半干法、布袋除尘工艺处理达到国家环保标准后排放,产生的飞灰进行螯合固化后,经检测合格入填埋场进行填埋,产生的炉渣进行销售。2020年全年处理生活垃圾24.2万吨,年上网发电量5732万千瓦时。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和污泥垃圾通过油脂分离、厌氧发酵等工艺处理后,炉渣加工成街道路面铺装材料(砖),有效地进行了资源化再利用。各县(市、区)也积极探索垃圾末端分类处置工作,以末端分类处置带动源头按类分,不断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资源化利用率。利通区政府积极与社会企业进行合作,联系多家公司对各类垃圾实现末端资源化处理并取得显著成效,城市生活垃圾可回收利用率达100%。其中,生活垃圾全部进入中科国通新能源有限公司进行焚烧发电,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由新丝源纺织有限公司进行处理加工后制作为可利用塑料颗粒,树枝、作物秸秆等分别由久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川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制作成生物质燃料、木炭等产品。盐池县通过与绿田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春浩林草产业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合作将当地产量较大的禽畜粪便制作为肥料和沼气进行再利用。青铜峡市、红寺堡区积极与宁夏中科国通公司合作,将城市餐厨垃圾和污泥全部运送中科国通公司进行处理。同心县目前餐厨、污泥、和其他垃圾全部无害化填埋处理,餐厨垃圾、污泥处理工程项目已于2020年10月开工建设,总投资估算4429.64万元,处理能力为60吨/日,项目建成后能够有效解决县城餐厨垃圾及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理。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创新垃圾分类治理工作举措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加强试点推广将垃圾作为“放错位置的资源”进行有效处理,把垃圾分类工作作为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的重要抓手。一是科学建立垃圾分类试点,指导各县(市、区)积极学习利通区垃圾分类治理有益经验,加快与社会企业对接,强化垃圾末端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程度。二是督促各县(市、区)强化对城乡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提升群众垃圾分类参与度,引导市民从点滴做起,学习、掌握生活垃圾分类的标准、投放要求;引导教育部门组织各中小学校定期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多方位提升学生爱护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提高中小学生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识。三是积极主动申请环卫项目建设,争取资金投入,逐步完善城乡生活垃圾转运体系配套设施,增加城乡垃圾收集容器,提高生活垃圾收运效率和水平。同时协调住建部门,加大对物业公司的监管,督促物业公司增加分类垃圾桶的配备,提标更换垃圾收集转运车辆,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力度。

  (联系人:何梦婷         联系电话:0953-2129047

吴忠市城市管理局

2021年8月13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吴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党政机关表示 网站支持无障碍浏览 网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