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市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们高度重视您的意见及建议,及时组织相关科室和人员认真开展研究,通过切实完善措施、明确责任要求,全力做好提案办理工作,现答复如下:
一、促转型、抓重点,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严格落实市级领导包抓重点特色产业工作机制,建立“十大产业”推进工作专班,印发各产业2021年度重点工作任务要点,不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电子信息产业依托宁夏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运营全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进行了多次交流,加快筹建宁夏工业互联网运营合资公司,推进建设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标识解析体系质量码、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等8个平台。促成市大数据运营公司与金宇浩兴农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奶产业数字化为载体,注册成立分公司,在中国(宁夏)奶牛研究院建设全市奶产业信息平台。依托金积工业园区,向园区内制造业提供云智能制造服务。已与23家签署服务合同,实施协同制造项目,提升园区企业的智能制造水平。新型材料产业实施和兴碳基年产5000吨纳米级碳化硅微粉及碳化硅制成品、亚辰新材料环保型功能性纳米特种涂层、巨拓实业石膏深加工、中泰新能年产10000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等20个项目,1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7亿元。绿色食品产业加快建设优质粮油、瓜菜、小杂粮、特色林果、富硒农产品、调味品加工生产基地,推动发展芥蓝和菜心、麒麟西瓜、连湖西红柿、扁担沟苹果、大青葡萄等特色产品。建设自治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2个,建立瓜菜质量追溯点2个,评定二星级绿色食品加工企业13家。清洁能源产业紧盯利通区扁担沟镇五里坡20MW分散式风电、三峡新能源利通区五里坡70MW风电等13个在建风电、光伏项目建设进度,力促年底建成并网。邀请韩晓东等9名清洁能源专家,组建成立吴忠市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专家顾问团,针对全市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等提出意见建议,切实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难关,科学合理的谋划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布局。截至目前全市新能源建成并网1232.73万千瓦(水电32.7万千瓦、生物质发电1万千瓦、光伏352.7万千瓦、风电846.33万千瓦),占全区清洁能源电力装机规模的47%。奶产业实施利通区和青铜峡市宁夏黄河绿洲奶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奶牛性控冻精(胚胎)补贴、5G+智慧牧场建设、数字奶业信息服务云平台、良种繁育中心建设等项目,截至上半年奶牛存栏29万头,同比增加5.6万头、增长23.4%。肉牛和滩羊产业实施红寺堡区和盐池县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利通区五里坡肉牛养殖基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滩羊试验示范站等项目,上半年肉牛、肉羊出栏分别达到10.8万头、180万只,同比增长21.1、18.4%。文化旅游产业围绕黄河、长城、长征三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谋划“十四五”项目209个,概算投资180.7亿元。对接落地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项目20个,资金6243万元。协调下达5个国家文化公园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1.25亿元,“吴忠记忆”黄河文化数字非遗馆等16个项目已开工,完成投资3409.77万元。成功举办乡村休闲赏花节、百家旅行社媒体走进吴忠大型采风踩线活动和2021黄河金岸文化旅游节暨5.19中国旅游日开幕式、2021大西北吴忠早茶美食文化节等活动。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416.5万人次,收入25.23亿元,同比增长62.14%和134.48%。
二、盯结构、补短板,项目建设持续加快推进
近年来,我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做好调、转、增、融“四篇文章”,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支撑吴忠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405.6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621.8亿元,年均增长7.4%,三次产业比例由2015年的13.5:56:30.5优化为2020年的13.7:43.9:42.4。今年,580个确定实施项目开工528个,开工率91%,完成投资230亿元,投资完成率54.5%,其中:178个第一批集中开工项目开工176个,开工率98.9%,完成投资124.6亿元,投资完成率60.8%;36个第二批集中开工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21.8亿元,投资完成率63.2%;46个第三批集中开工项目开工44个,开工率95.7%,完成投资3亿元,投资完成率30.6%。16个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26.5亿元,投资完成率47.6%;80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76个,开工率95%,完成投资76亿元,投资完成率51.3%。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4.6亿元,增长15.6%,两年平均增长10.4%。
三、聚重点、拓空间,打造实体经济发展新引擎
一是聚集重点,精准发力。紧紧围绕延伸产业链条,促进市域经济向产业集群化发展。紧盯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的奶产业、葡萄酒、肉牛和滩羊等九大产业和吴忠“十大产业”,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上谋项目、招项目、促落地,助力重点产业做大强。聘请专业机构编制了六大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及两大产业招商地图,做到有的放矢。引进北连科技、裕华钢铁、上能电气等10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我市,实施生物添加剂生产、稳定轻烃技术改造、10GW逆变器生产线建设等项目。
二是创新方式,拓展空间。利通区、盐池县与东方龙商务咨询公司签订委托招商协议,红寺堡区借助驻办事处、天津宁夏商会代理招商,引进利通区优然牧业万头奶牛场、青铜峡吉宏包装、盐池巨拓石膏二期等一批项目。发挥落地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及人脉优势,大力开展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积极主动邀请客商来吴实地考察,有效拓宽信息来源渠道,项目洽谈对接数量明显增加。太阳山开发区聘请庆华集团董事长、裕华钢铁总经理等落地企业负责人担任招商顾问,围绕医药产业引进启动瑞峰药业、大连恒劲等上下游企业13个,落地项目10个,延长了产业链条,形成了规模效应。
三是夯实基础,扩大宣传。为了综合反映我市新一轮发展新特点和新要求,本着提升吴忠新形象,展现吴忠新风貌,更好服务于招商工作大局的精神,重新制作了“塞上明珠、美丽吴忠”招商引资宣传片,通过企业微信群、公众号等网络媒体发布,进一步营造了招商引资工作氛围。根据我市“9+1”特色产业发展定位,结合产业发展规划,编撰印制《吴忠投资指南》和《优惠政策汇编》,明晰产业招商的重点和领域,方便客商了解吴忠投资环境。
四、抓服务、优环境,企业纾困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大力推进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市场营销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在生产环节、质量安全、产品销售、技术培训等方面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鼓励农技人员、大学生村官、返乡农民工、种养大户等领办创办种植、农技、植保、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组织。重点开展动物防疫、农资供应、农机承包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专业化处理等服务机制创新试点。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实施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奶牛牧场执行场长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开展“订单培训”和“点题培训”,充分利用自治区技术服务团队和本地“土专家、田秀才”,围绕黄花菜、奶牛、富硒等特色产业,举办行业大户培训班,每年培训高素质农民2000人次。经营主体科技水平和品牌意识逐步提升,在科技研发方面建有专门研发机构的龙头企业有41家,其中建有省级以上研发中心的11个。二是强化服务抓招商。加快推动流程再造,进一步归并、精简审批程序,推进集中并联审批、同步审批、减少互设审批前置条件环节,缩短审批时限。积极实施放权授权,方便企业和群众,下面需要什么权就放什么权,真正授权到位,助推招商项目快速投产达效。深化招商引资“项目管家”,前移服务关口,推行引进服务一条龙,着力培养一支复合型、专业化的招商引资干部队伍。三是优化服务纾企困。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发展的职责使命,制定出台《2021年度吴忠市工业企业困难问题清单台账销号工作方案》,健全完善干部挂钩包联精准服务企业闭环管理机制,每名干部包联服务15-20家工业规上企业,及时收集办理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今年以来,共收集嘉泽环保、诚川纸业等企业反应的招工、通信电缆迁移等方面困难问题31件,已办结13件,正在协调办理18件。
五、谋转型、促创新,重点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一是政策扶持降成本。制定印发《2021年度“六稳”“六保”工作要点》,认真落实自治区“稳增长24条”等政策措施,一对一指导企业争取惠企政策资金支持,最大程度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今年以来,帮助宝众帮、天利丰公司争取自治区非上市民营企业政策性纾困基金贷款3400万元;推荐宁夏伊利乳业等6家企业申报自治区稳增长综合奖补资金,领航生物等42家企业申报自治区电力需求侧项目资金;协调帮助53家企业纳入自治区2021年优势产业电价补贴支持范围。二是丰富生产经营模式。坚持适度规模经营与小农户并重,着力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实施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工程,打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吴忠亚麻籽油、吴忠牛乳、盐池滩羊、盐池黄花菜”等品牌,支持龙头企业打造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积极创建盐池滩羊、黄花菜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参加区内外各类展示展销会。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农资批发市场电商交易,推进线上线下融合,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发挥逐步增强。三是大力实施企业技术改造。建立技术改造项目入库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自治区奖补政策撬动作用,鼓励支持企业采用低碳环保高效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对现有生产线实施改造提升,今年全市计划实施重点工业技术改造项目33个,截至6月份,伊利乳业液态奶升级改造、吴忠卷烟厂2021年“芙蓉王”本地化生产配套改造等2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开工率75.8%。四是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严格落实自治区“创新驱动30条”等政策措施,鼓励引导企业主动对照国家政策标准,对标行业先进,加快实施对标升级。推荐吉宏环保包装科技年产1.5亿平方米环保包装箱智能工厂等27个项目申报2021年自治区工业企业贷款贴息项目,京成天宝等5家企业申报自治区行业领先示范企业,新大众机械等8家企业申报自治区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金裕海化工等10家申报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菲麦森等17家企业申报自治区电子信息领域、新材料领域、绿色食品领域关键技术和自治区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攻关项目。制定出台《吴忠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培育“生产专业化、管理精细化、产品或服务特色化、发展方式新颖化”的专精特新企业群体,组织推荐80家企业申报自治区“专精特新”企业项目。全市339家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完成对标备案,对标备案率达100%。
吴忠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8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代小川 联系电话:13995115721 )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