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对政协吴忠市委员会五届五次会议第101号提案的答复
九三学社市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主动联系提案委员对接办理情况,面对面征询办理意见,协同市人社局配合落实政协领导同志关于重点提案的督办指示,梳理备查点,组织开展现场调研,推动提案办理进程。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快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加快推进中国(宁夏)奶业研究院建设,鼓励企业依托研究院平台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中国(宁夏)奶业研究院按照“政企合作、校企合作、院校合作、市场化运营”的原则,以实现奶产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以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宁夏大学等科研院所为主要技术支撑,依托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汇集园区内大型重点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企业,集聚创新要素,创新运行模式,构建奶业技术创新研发、服务平台。依据奶业研究院的整体目标和任务,结合奶业产业链各环节的重大需求,分步建设中国(宁夏)奶业研究院中心实验室,具体包括奶牛营养与饲料科学研发实验室、奶牛重大疾病检测与防控技术研发实验室、乳产品研发及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发实验室、奶牛育种与繁殖研发实验室共4个功能实验室,将为宁夏奶牛养殖水平的提升,实现精准饲喂、有效性疾病防控以及原奶质量的安全性提供重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撑,建设国内一流的检测中心, 推动全国和宁夏奶业科学的进步和奶业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建成奶牛营养与饲料科学研发实验室,已为周边多家牧场提供原料检测服务,有效提高牧场饲喂精准度,控制养殖成本。
二、集聚服务机构,整合技术需求
支持建立吴忠科技大市场,以“一网、一厅、两室”为服务载体,借助线上平台的广度与线下服务的深度,致力于搭建集科技资源展示、供需对接、技术评估、技术交易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形成高校、企业、技术服务机构多方参与、多元化开展、多领域渗透的技术转移新模式,为我市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自2020年12月正式运营以来,结合我市特色产业,先后整合科技成果11215条,技术专家656位,科研院所18家,整合科技服务机构85家,凝练有效技术需求91条。一是举办各类科技活动。自2020年12月起,共举办线上活动3场,累计268人参与,征集技术需求14项,推介科技成果30项;举办3场“科技成果助力县域创新和乡村振兴”县域科技成果系列推介会,路演项目28项,参与企业196家,为吴忠市县域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二是开展企业服务。通过深入走访利通区、红寺堡区、青铜峡市等各市县企业,为企业提供资源对接、科技政策宣传、研发费用归集辅导等服务,研发费用归集做到应统尽统,应归尽归,初步统计填报金额超10亿元。三是促进校企合作。吴忠科技大市场工作人员深入走访企业,挖掘技术需求91条,对征集的技术需求及时进行梳理分类并上传吴忠科技大市场线上平台,通过科易网渠道推送到具有专业优势的高校院所寻找对接方,其中22条需求匹配到院校进行对接,6条需求经过对接后产生初步合作意向,后经线下撮合对接,邀请专家老师实地走访考察,2条技术需求已找到解决方,并签订合作协议。
三、强化人才保障,激发创新活力
聚焦科技服务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全面落实自治区、吴忠市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流动、保障等政策措施,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为科技服务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结合我市实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制定出台《吴忠市柔性引进人才实施办法》《吴忠市本土人才培养若干措施》(吴党办发〔2020〕64号),围绕人才引进培养、优厚待遇、服务保障等方面,制定《吴忠市引进和培养人才激励办法实施细则》(吴人才办发〔2020〕6号),确保人才新政落地见效,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一是创新柔性引才方式。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采取顾问指导、挂职兼职、候鸟服务、技术入股、项目合作、对口帮扶等方式引进人才,实现从全职招才向灵活引智转变,推动引才效益最大化;打破国籍、户籍、地域、身份等人才流动中的刚性制约,在不改变和不影响人才与所属单位人事关系前提下,支持用人单位以契约管理的方式柔性引才。二是建立高层次人才智库。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适时调整补充市政府聘请顾问和市创新发展专家服务团成员,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实施“人才+重点产业”行动计划,分类组建重点特色产业顾问团、细化更新重点特色产业人才目标库培养库,提高人才服务的精准度;巩固2020年中国科学院留学人员联谊会、市人民政府“一带一路”科技论坛成果,借助中国科学院的科技优势和人才资源,建立科研院所与单位(企业)长效合作机制。三是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建成吴忠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并通过手机APP、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服务平台畅通招才引智渠道,提升“互联网+人才服务”水平;积极培育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含劳务派遣)116家,其中,市本级(利通区)56家、红寺堡区8家、青铜峡市19家、盐池县22家、同心县11家,为人才流动配置提供精准化、专业化服务。
吴忠市科学技术局
2021年8月30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