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议案提案 > 政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关于对政协吴忠市委员会五届五次会议第143号提案的答复

吴文旅体广发〔2021〕66号

马建平委员:

提出的《关于加强全市乡村文化振兴工作的建议》提案收悉,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高度关注和关心,您提出的部分建议已经转化为我们推进工作的具体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安排,现答复如下:

  一、持续加强乡村文化软硬件建设

我市经过多年努力奋斗,成功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公共文化基础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实现公共文化网络城乡全覆盖,“三馆一站”覆盖率达166.1%、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1%。推进旅游集散网点、标识标牌、厕所、景区网络、自驾驿站等设施建设。建成吴忠城市候机楼、青铜峡旅游集散中心、宁夏东部旅游集散中心、同心旅游集散中心等,旅游标识牌400处,旅游厕所212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条件不断改善,黄河奥体中心全面投入使用,成功举办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鸽子山遗址被评为2016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宁夏引黄古灌区被评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宁夏唯一“金字招牌”。文旅标准化建设取得成效。市文化馆、图书馆等6馆达到一级标准。市文化馆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黄河大峡谷通过国家5A级景区质量景观评审,新增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3家,2A级景区3家,三星级饭店4家,五星级农家乐8家,A级旅游厕所100余座。全国五星级汽车自驾运动营地1家。

  二、着力在建管并重上持续发力

一是借助创建公共文化示范区,成立了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市发改、财政、文化旅游、自然资源等20多个部门为成员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了协调会议,捋顺了公共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吴忠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农民文化大院管理办法》等制度,每年组织市、县文化指导员40人次深入乡村基层,采取集中短期培训和蹲点指导方式,每年开展“三区人才培训”“结对子送文化种文化”培训人员5000人次,累计培训人员50000人次,建立完善了乡村文化专管员考评考核机制。按照每人500元标准招聘录用了一批懂文化、爱文化、有奉献精神的乡村文化专管员队伍,基本实现了每个村配备一名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专管员,实现了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阵地有人管、活动常态化开展,实现了乡村文化阵地“活”起来向“火”起来转变。

二是持续开展文体设施管护维修。整合文化体育设施资源,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120个村(社区)配备更换维修健身路径200多件套,积极争取自治区改造提升150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60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大院、民间文艺团队配备设施设备300多万元。市新闻出版局按照每个农家书屋2万元标准为508个农家书屋配备图书100多万元,通过社会方式,向红寺堡镇中圈塘村综合文化中心求实思源图书馆捐赠图书638册,在同心县预旺镇中心完全小学开展流动图书车进校园服务活动,捐赠现刊600余册,持续更新设施设备,增强新鲜设备吸引力。

  三、在乡村文化队伍建设上持续用力

配齐配强乡村文化队伍。督导五县(市、区)为每个综合文化站配备3名专职工作人员,共配备了124名乡镇文化站专职管理人员,基本做到了专干专用。目前573个行政村(社区)共配置公共财政补贴的工作人员534名,每个行政村和社区基本配有1名以上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文化指导员)。建立文化人才库,梳理市本级公益性事业人才122名,县级事业人才321名。积极鼓励和培育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全市现有187支注册文艺团队,每个村都有1支业余团队,基本实现每个社区、村都有1支以上业余文艺团队,基本实现基层宣传阵地有人管。

四、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上持续用力

坚持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为中心,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重点,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百姓幸福指数为目的,持续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是制定出台《吴忠市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指导性意见》和购买目录,每年将文化部门和公共文化机构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等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

二是打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生动局面,积极鼓励和培育群众业余文艺团队,要求每个村(社区)至少有1支业余文艺团队。结合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等主题,每年创排秦腔《疫情过后尽开颜》、音乐快板《坚决打赢防疫阻击战》、歌曲《等你回家》《为你歌唱》、舞蹈《兰花芬芳》、音乐快板《脱贫决胜在今朝》、音乐快板《创城趣事》、坐唱《团结一心 抗击疫情》、歌曲《武汉不孤单》、话剧《高沙窝脱贫记》等一批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文艺作品小戏小品等优秀原创作品40多个。

三是加强文艺团队引导,激发团队活力。每场次根据节目和服务距离等因素,补贴资金1000—5000元,每年投入200万元实施政府购买文艺演出送基层服务,每年安排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进乡村、滨河大舞台等文艺演出500多场次,打造了送戏下乡、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滨河百姓大舞台”“幸福百姓小舞台”“结对子送文化种文化”等品牌,不断激发文艺团队创作生产演出积极性,吸引全市社会文艺团队出人出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文化公益事业,形成互惠互利互赢、共建共享共荣的局面。

四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扎实开展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围绕元旦春节、清明、端午等我们的节日和4.23世界读书日、5.18博物馆日、5.19旅游日、6.1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五一等重大节日,组织举办了迎新音乐会、元旦春节迎新农民、春晚等系列晚会、新春团拜会、“迎新春送春联”、“凝心聚力抗击疫情”美术书法摄影作品网络微展览、全区群众书法绘画摄影优秀作品展、拥抱春天清明诗会、5.18、5.19系列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端午民俗活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纵深开展。倡导线上活动,做好“清明诗会”“4.23”世界读书日”“书香吴忠全民阅读”阅读推广系列活动,认真落实“读书月”任务。不断深化“2+X”图书流动服务模式,扩大图书流动服务覆盖面,创新开展流动图书进校园活动,举办第六届美术书法摄影展示活动,不断通过文艺宣传的形式激发群众爱国爱家情怀,通过先进人物引领,培育文化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五、着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一是加强设施建设。近年来,积极争取国家对盐同红旅游扶贫项目资金支持约2.2亿元用于全域旅游示范创建、完成东部环线16个驿站建设、特色产业示范村、旅游标识标牌、旅游厕所、星级农家乐等项目建设。支持盐州古城旅游景区开发、同心县黄谷川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预旺镇南关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

二是大力举办节庆活动。按照全域旅游规划“一乡一特色”“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建成了中圈塘、西川、永新等乡村旅游示范村,成功举办红寺堡区首届乡村旅游节、杨柳油桃采摘节、新民黄花观赏节、龙源甜瓜节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举办全国航模锦标赛、自行车邀请赛等全国大型文化旅游体育赛事,宣传推介红寺堡,促进地方文化旅游特色产品销售。同心县引进规划建设黄谷川运动主题特色小镇,完成全地形越野赛道、滑雪场、供水及供电线路的架设,成功举办了两届“神奇宁夏 活力同心”黄谷川冰雪旅游节,填补了同心县冬季旅游的空白。

                                                  吴忠市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

                                                        2021年8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吴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党政机关表示 网站支持无障碍浏览 网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