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吴忠市委会:
贵社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结合我委调研情况,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重点,突出规划引领,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推进力度,狠抓政策落实,全市服务业规模总量由2016年136.5亿元增长到2018年165.3亿元,绿色消费、信用消费、网络消费等蓬勃发展,会展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持续推进,吃在吴忠品牌效应逐步凸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加
快建设,我市服务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但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三次产业比重失衡。受传统因素和当前经济环境影响,我市三次结构失衡的现象仍然较为突出。2018年我市服务业占全市GDP比重为30.9%,低于全区平均水平(47.9%)17个百分点,位居全区末位。通过近年来的调整,我市高能耗、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等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服务业占比始终徘徊在30%左右,产业结构调整短期内还不足以成为支撑服务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二是区域发展不够均衡。各县区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制约全市服务业的整体发展。从服务业发展总量来看,利通区、青铜峡市服务业发展优于红寺堡区、同心县和盐池县,两县区占全市总人口40%,但服务业绝对值占全市70%,总量高、发展后劲不足;盐池、同心、红寺堡等山区县人口众多,但服务业绝对值仅占30%,总量小、发展较快,但拉动作用不明显。三是新旧动能转换较慢。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公共设施管理业、房地产业占服务业比重高达40%,受一二产业基础及内部结构的制约,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的难度较大。我市服务业仍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体的结构,新兴业态总量较少、发展不快、层次不高。如代表现代服务业的金融业,2018年占比达到18.3%,但增速却只有1.5%,不足以成为支撑服务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新旧动能转化需要较长的时间。四是创新发展能力不足。受我市服务业人才支撑不足、营商环境不优等因素影响,我市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培育缓慢,企业在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发展比较滞后,抑制了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我市平台经济、体验经济、服务业数字化、服务业智能化等多个领域发展滞后,服务业创新能力较弱。五是政策环境有待完善。在政策层面,近年来自治区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多项措施支持服务业提速升级发展,目前政策资金落实来源主要为自治区发改委的服务发展引导资金和商务厅特色街区奖补,其他行业部门政策资金争取力度不够。在融资层面,我市服务业企业以中小微服务业企业为主,受资产、利润等因素影响,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渠道受限,服务业企业很少能获得资本市场融资方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亟待解决。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提速升级为目标,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盯住弱项补齐短板,全力以赴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
一是抓特色发展,在加强品牌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提升吴忠市特色餐饮业现代化水平和集聚能力,重点推进“两区三街四广场”“牛家坊民俗文化村”建设,带动民族饭庄、杜优素羊杂碎、国强手抓、刘三朵八宝茶等名品名店向好发展;加快服务业品牌化、标准化创建,鼓励企业开展新菜品研发、商标注册、特色菜包装宣传,努力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星级农家乐等品牌,加快提档升级;适时举办名优菜品烹饪大赛、美食文化节、特色小吃节等活动,积极培育发展一批国家级特色餐饮名店、名菜和名厨,增强竞争力;主动融入银川都市圈,推出“吃在吴忠”旅游APP电子导图,打造“吃在吴忠”精品旅游线路;利用吴忠市餐饮协会等行业组织,规范企业主体行为、从业人员行为、行业服务行为,提升行业发展水平;依托特色餐饮人才培训基地等平台,强化紧缺人才和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展特色餐饮厨师、管理人才培训和服务人员轮训;不断挖掘整理餐饮文化,加大“游在宁夏、吃在吴忠”宣传力度,持续把“吃在吴忠”的品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是抓示范带动,在加快集聚发展上下功夫。立足产业优势,积极培育打造要素集合、产业集群、服务集成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利通区以特色餐饮健康养老为重点,加快自治区级牛家坊民俗文化村特色餐饮集聚区建设,陆续开展“吃在吴忠”系列评选活动,总结集聚区建设经验,推进健康产业集聚区完善申报前期资料。红寺堡区以现代商贸特色街区为重点,打造鹏胜“智慧化”商业时代广场,促进商贸综合体、特色街区等现代服务业载体的建设和运营,找准特色农产品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结合点,延伸产业发展链条;青铜峡市以沿黄旅游活动赛事为重点,紧盯黄河金岸旅游综合服务集聚区创建工作,大力培育规上旅游骨干企业;结合各类重大活动赛事,开展文旅活动促进消费,持续释放消费潜力。盐池县以铁路物流现代养老为重点,建设德昌铁路物流、永宏乐丰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通盘谋划、内外联通,积极培育铁路联运物流园区、滩羊示范园区、黄花产业加工园区,力促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推动新经济新业态加快成长。同心县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为重点,抓住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契机,落实桃山物流园区、火车站货场扩建等交通物流项目,强化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功能,扩大服务业发展规模。
三是抓业态培育,在推动提档升级上下功夫。立足我市传统优势产业,盯住互联网大数据、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特色旅游、民生事业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现代新兴服务业,补齐发展短板。信息产业方面,加快宁夏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聚安星信息技术第三方监测服务平台等信息化项目建设,依托吴忠市城市数据运营中心发展全市数字经济,推动跨行业、多领域信息资源共享,加快中国电信、移动等五大运营商网络基础设施、物联网及5个5G基站开通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产业有序发展。金融服务方面,要发挥好自治区服务业贷款贴息和吴忠市产业融合发展基金的引导撬动作用,落实担保放贷比例,扩大贴息服务范围,健全金融纾困机制。现代物流方面,加快德昌铁路联运物流园区,茂鑫通、鑫茂祥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现代物流业发展。积极探索城际“点到点”客运模式,加大城际“黑车”治理力度,提升客运站流量,协调改善货运场站设施,理清铁路运价费用,提高铁路长途大宗货运比例。特色旅游方面,紧抓黄河金岸(吴忠)国际马拉松、全国沙排等重大活动赛事,重点推进青铜峡黄河大峡谷、盐州古城历史化旅游区5A级景区创建,实施好盐池“闻鸡起舞”影视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旅游新业态融合发展。健康养老方面,加快吴忠老年活动中心、利通区健康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引进社会力量打造医养结合、健康体检、康复理疗为一体的康养示范基地。
四是抓政策落实,在巩固支撑发展上下功夫。一是细化政策支持。制定落实《吴忠市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吴忠市创建服务业集聚区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在详细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制定推动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房地产、金融等行业发展的配套措施,支持我市服务业做专、做特、做强;二是强化政策落实。盯紧国家、自治区各类政策导向,认真落实各行业领域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围绕全域旅游、绿色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统筹谋划,力争更多带动示范作用强、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项目获得资金支持;三是优化发展环境。用活用好国家及自治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服务业集聚区补助资金、税费减免等政策,对重点规划服务业集聚区内的建设项目、服务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等,在工商登记、土地使用、供水供电、贴息补助、融资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发展条件。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为吴忠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委将立足本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推动我市服务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联系人:杨玉珍 联系电话:0953-2039373
吴忠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年8月28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