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吴忠市委会,强建新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多层次医联体建设,助推分级诊疗落实》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将其作为推动综合医改的重要举措,印发《关于构建“四管、四联、四下”分级诊疗模式的实施方案》,形成了“1+6”的分级诊疗制度政策体系,明确了我市医疗联合体建设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为全面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建立有效运行机制。根据全市医疗卫生资源和行政区划基本情况,按照二级、三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两级架构功能定位,在市级层面建立综合医疗联合体或医疗集团、在县(市、区)组建医疗共同体。各县(市、区)结合实际,先后出台了符合辖区实际的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方案。各医疗机构已制定医联体章程,医联体内部各医院已签订合作协议,明确了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吴忠市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双向转诊原则、标准、流程等,有效推进医疗联合体制度落实。
(二)强化基层服务能力,实现“四个下沉”。通过医联体建设、对口帮扶和“千名医师下基层”等,建立了城市二级以上医院医师定期到基层服务的长效机制,促进医务人员下沉基层;落实标准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人力成本、设备配置、信息化建设和日常运行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促进财政投入资金下沉基层;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实行了差别化的医保报销政策,并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合理拉开各级医疗机构报销差距,将150种非基本药物下沉到基层,允许基层医疗机构配备使用,增强在基层看病就医的吸引力,促进优惠政策下沉基层;建立完善了“社区580”等第三方移动家庭医生互联网平台、吴忠市人民医院检验一体化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家庭医生的工作效率,推进医疗资源共享,促进信息化技术下沉基层。截至2019年6月底,吴忠市人民医院检验一体化项目累计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及其他医院完成检验项目33766人次,实现检验收入190余元。
(三)推动信息化建设,促进上下资源共享。全面推行“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医疗健康服务。一是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印发了《吴忠市远程诊断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吴忠市区域影像诊断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全市远程医疗服务覆盖率覆盖率达100%,实现全面覆盖。纵向对上与区内外三甲医院开展远程服务合作,对下与辖区基层医疗机构完成对接,横向积极融入银川都市圈,与银川市相关医疗机构完成对接,其中盐池县、红寺堡区已完成建设县域内远程影像诊断系统,实现县域内数据共享和信息的互联互通。截至2019年6月底,全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已累计开展远程会诊、教学查房、远程培训等5764例,其中与区外开展合作5例、区内开展合作35例、基层开展5153例。建立了市区城乡一体化检验系统,在市区范围内实现了检查结果互认和检验数据共享;市、县两级公立医院均与区内外三级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合作关系,与辖区乡镇卫生院开展了远程教学、远程会诊等工作;成立了市级120指挥调度中心,在各县(市、区)设立了5个分站,实现了全市120急救体系的互联互通和统一指挥调度。二是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保障服务。推进异地就医医保结算服务,在自治区内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的城乡参保人员到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可直接进行医保报销结算;对跨省异地就医服务从职工医保参保人员扩大到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已与全国32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499家协议医疗机构实现直接结算。推进健康扶贫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服务,解决了贫困患者报销多跑路、手续繁琐的问题,建立了“不见面、马上办,最多只跑一趟”的经办服务模式。
医联体内部统筹涉及人才资源、薪酬分配、设备资源等多个方面,现全区正在盐池县开展医疗健康集团(以下简称“医疗健康总院”)试点工作,医疗健康总院对全县医疗卫生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优化分配,以业务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基础,首先实施医疗业务和信息的统一管理,稳定推进业务、信息、人员、药械、资金的“五统一”管理,形成集管理、服务、发展、利益、责任“五位一体”的紧密型医共体。待试点成功后,将积极在全市推行。
感谢您们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们一如既往的关心吴忠市卫生健康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吴忠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8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江瑞兵 0953—2122736)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