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对政协吴忠市委员会五届三次会议第233号提案的答复
李素霞、马俊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让广大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的放心”的总要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的要求和国务院、自治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强化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进一步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党政同责,切实加大食品安全整治和规范力度,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一、强化体制机制建设,食品安全责任层层得到加强
(一)推进《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的落实。着力构建“谋发展必须谋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保民生必须保安全”的食品药品安全理念,对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履行食品安全工作职责情况进行检查。综合运用考核、奖励、惩戒等措施,督促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履行食品安全工作职责,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尽职免责”的食品安全工作格局,提高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各级政府食品安全属地责任。将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市县乡村层层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食品安全属地责任。
(三)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以《食品安全法》和《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办法》及相关规定为重点,采取培训、宣传、签订承诺书等方式,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切实履行食品生产安全主体责任。
二、强化日常监管和综合治理,牢牢把好食品安全各道关口
(一)把好生产经营关。一是规范食品生产许可,确保食品生产企业合法经营。落实“放管服”要求,在下放《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准许生产证》基础上,将市局办理的食品生产许可委托分局办理,许可下放后,利通区分局办理食品生产许可46件,红寺堡区分局办理11件,极大方便了企业准入。二是开展食品生产质量安全体系检查,督促食品生产企业严格落实食品生产安全各项规章制度。对38家粮食、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植物油、饮料企业开展质量安全体系检查,查找问题隐患600余条,督促企业全面完成整改。三是推行食品生产风险分级监管,根据生产食品风险等级和食品生产企业信用,开展风险分级监管,完成全市278家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评定工作,其中A级企业63家、B级企业165家、C级企业47家、D级企业3家,在企业显著位置进行公示并对其实施电子动态监管。四是继续大力推行食品生产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确保食品生产安全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追。206家婴幼儿配方乳粉、乳制品、饮料、白酒、葡萄酒、食用植物油等食品生产企业建立食品生产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占全市食品生产企业总数的72.5%。
(二)强化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始终保持对违法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一是筑牢风险防控底线。定期召开例会对全市食品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加强风险排查及防控,积极推动由事后查处、被动监管向主动排查、预先防控转变。修订《吴忠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应急网络,实现应急资源网络化管理。二是集中开展专项整治。突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品种,扎实开展各项专项整治,保障食品生产安全。先后组织开展了“两节”市场、农村食品市场、酒类产品质量安全、葡萄酒质量安全、小麦粉质量安全、食用盐质量安全、食用植物油塑化剂、枸杞及其制品全链条监管、食品添加剂、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肉及肉制品、冷冻冷藏食品经营等各类专项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300余人次,检查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加工小作坊、食品经营门店12865家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380余份,提出监督意见560余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40起。其中,酒类专项整治中,全市市场监督管理系统共出动执法人460余人次,检查白酒生产企业1家(停产状态),葡萄酒生产企业24家,黄酒生产企业2家,流通环节各类酒类经户者855家次,相关餐饮服务提供者1032家次,其中销售散装白酒户44家,提供散装白酒餐饮服务单位21家,抽样检测白酒10批次,抽检结果均合格,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38份,提出监督意见85条,对1家销售无中文标签啤酒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收缴罚没款0.5465万元。食用植物油塑化剂专项整治中,共出动执法人员520人次,执法车辆130台次,检查获证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29家,食用植物油生产小作坊160家,省级抽检送样34批次,其中11批次风险检测不合格,召集8家涉及企业参加约谈会,责令企业全面开展排查,不合格产品在核查处置中。肉及肉制品专项整治中,共出动执法人员1500人次,检查生产、销售、餐饮经营户1951户,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84份,警告86户,抽检60批次,快检46批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起,罚没4000元。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中,共出动执法人员2304人次,检查各类食品生产销售经营单位8435家次,其中食品生产企业279家次,食品加工小作坊536家次,食品销售经营单位4450次,餐饮服务单位3170家次,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81份,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1起,罚没款4.7万元。三是强化食品安全质量监测。制定印发2019年度自治区级、吴忠市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工作方案,市级食品监督抽检120批次,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1440批次,截止目前,开展市级食品监督抽检37批次,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699批次,开展各类快速检测2467批次。
三、 夯实餐饮监管基础,提升管理水平
(一)分类实施,提升“明厨亮灶”工作成效。一是以“硬件设施达标到位、管理规范有序”为目标,全面实施餐饮业明厨亮灶工程。目前,全市已实现“明厨亮灶”餐饮单位5964家,覆盖率98%,其中视频厨房3095家,透明厨房2866家,网络厨房3家。二是统一尺度,有序推进餐饮量化分级。全市共有5587家餐饮单位进行了等级评定,评定率100%,其中A级132家、B级3445家、C级2010家。三是出台方案,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报请市政府出台《吴忠市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实施方案》,举办了吴忠市餐饮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提升培训班,对全市100多名基层餐饮监管人员进行培训,保障了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
(二)建立四项机制,开展学校食堂专项整治。一是落实监管责任,建立“三查”结合的防控机制。各学校、幼儿园食堂管理人员对照《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自查表》做好自查。依法约谈负责人,切实抓好整治防控,筑牢学校餐饮食品安全防线。二是对接教育、综合执法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和联动机制。全市市场监管、教育、综合执法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多次共同对检查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进行检查。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建立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立学校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微信群,开展业务指导、解答。联合教育部门举办了全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培训班5期,集中对全市设置食堂的大中学校(幼儿园)校长(园长)、分管食品安全工作的副校(园)长、食品安全管理员约1000人就新餐饮服务操作规范等内容进行了培训。
(三)加强网络订餐监管,确保网络订餐安全。一是摸清底数,加强日常监管。目前市区入网经营的餐饮单位约992家,占市区餐饮单位总数的45%,每天接单量超过一万单。在对网络订餐进行日常监管基础上,两次约谈网络订餐平台吴忠地区负责人,签署了向社会公众承诺的《网络订餐第三方平台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公开承诺书》。二是加强风险防范,规范配送环节。督促两家网络订餐平台对配送服务的骑手进行培训,安排食品安全知识,规范送餐过程,强化食品安全意识,严格送餐箱上锁或餐盒封签,保证送餐过程无污染无事故。三是拓展监管区域,加强自建网站管理。对肯德基、德克士、必胜客等自建网站餐饮食品安全介入监管,了解网站建设、订餐、广告发布、消费投诉处理等情况。
(四)联动整治,规范全市星级农家乐。联合市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对全市星级农家乐、饭店经营场所进行专项检查。共检查农家乐、饭店35家,提出问题31项,指导整改31项,确保了食品安全。
(五)加强农村聚餐监管,开展肉品市场检查工作。为加强农村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落实乡镇主体责任,印发《关于加强农村聚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在餐饮环节进行为期一月的肉品检查,共检查餐饮1026家,责令整改89家,警告60家,罚款1家。
四、强化信息公开和宣传引导,全面构建社会共治良好格局
(一)打造普法宣传平台,让全社会更加知法守法。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12331”“食品科普知识大讲堂”“保健食品知识大讲堂”“你送我检进社区”“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等集中宣传活动47场次,举办各类讲座120场次、广场集中宣传活动82场次,制作播放“聚焦市场监管”电视专题片17期,在各主要社区设立食品、保健食品知识宣传橱窗30块,让群众在家门口轻松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在吴忠政务网开辟“保健食品虚假宣传专栏”,在吴忠日报、吴忠电视台发布集体聚餐消费警示,形成了浓厚的“人人参与、全民共建”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
(二)打造信用约束机制,让企业更加诚信守约。制定印发吴忠市市场监管局企业信用红黑名单管理制度、吴忠市市场监管局守信联合激励失信企业惩戒制度,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效应,增强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
感谢您对我市食品安全工作的关注,也请一如既往地对我局工作进行监督,提出宝贵意见。
联系人:马琳 联系电话:0953-2906859 19995309323
吴忠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年7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