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克军委员:
您提出的建议收悉,现结合部门职能职责答复如下:
一、发展现状
(一)物流市场主体逐步成长。截至目前,吴忠市从事物流、运输、仓储、配送、快递、信息等物流要素企业共有228家,其中快递企业94家;注册资金百万元以上120家,大于500万元的有38家。据测算,2017年物流业营业收入达到94亿元。传统的运输、仓储和货代企业稳步发展,拥有相对固定的客户群体和遍布全市乃至全国的业务节点,市场应变能力较强,如茂鑫通物流公司。从工业和商贸企业分离出来的专业物流企业通过整合企业内部物流资源,在满足自我服务的基础上面向社会,开始探索第三方物流发展途径,如青铜峡市圣源春物流中心。实施国家“电商进农村示范县”和自治区电商进农村“筑梦计划”以来,逐步拓宽和畅通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渠道”,催生了物流业发展,如同心县邮政物流中心、利通区吉送通城乡商贸物流配送中心。
(二)物流设施逐步改善。近年来,吴忠市依托交通、区位、资源等优势,物流业得以快速发展。全市现有物流园区、物流中心9个。其中已建成4个,主要有利通区已建成了以“十大市场”为依托的现代商贸物流园,盐池县永生物流中心、青铜峡圣源春物流中心、同心县邮政物流中心。正在建设和规划建设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5个,主要有利通区的毛纺织产业国际贸易物流园、青铜峡西部煤炭物流园、盐池德昌铁路物流园中心、同心桃山综合物流园及太阳山综合物流园等。
(三)物流信息化快速发展。仓储、运输、采购、客户等管理信息系统得到普遍应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中90%以上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平台,智能化水平逐步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物流业自身发展水平较低。主要体现在经营模式单一,综合服务功能不强;产业主体发展水平不高,缺乏竞争力;物流园区产业服务功能不完善,集聚和辐射能力不强;人才严重不足,难以支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二)物流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受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等影响,物流市场主体呈现“散、小、弱”的特点。大部分工商企业内部运输车辆、仓储等各种物流设施装备的保有率仍然较高,自营物流现象比较普遍,客观上造成了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不足,社会化程度明显偏低,物流运作社会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
(三)现代物流理念、设施落后。企业对现代物流的认识以及发展物流业的作用意义重视程度不够。产业规模小、集聚度不够,导致物流市场进多出少。运输方式单一,还没有形成公、铁合理分工、衔接紧密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
三、发展思路
借助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吴忠市作为大银川都市区中心城市和沿黄城市带核心区的战略定位及区位优势,依托吴忠市“两城五园”和“三产八带”产业基础,积极构筑城市配送体系、工业物流体系、农村物流体系“三大物流体系”,推进吴忠现代商贸物流园、太阳山化工物流园等物流园区建设,实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工程、现代物流综合服务系统建设工程、亿元市场培育工程、第三方物流市场培育工程“四大物流工程”,争取用5年时间,把吴忠市建设成为立足吴忠、补充银川、服务宁夏、辐射蒙陕甘毗邻地区,独具特色西部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集散基地和沿黄经济区的区域性物流节点。
(一)构筑三大物流体系。加强城市配送体系建设。按照以商流促物流、以项目带产业的发展理念,以专业批发市场、大型卖场、超市、便利店为依托,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为纽带,重点建设服务于商贸流通业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特色农副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等物流节点,重点支持服务于“挺进大中城市战略”新建店物流配送;支持吉送通、圣源春等企业以日用消费品、家电、农产品、建材家具等为主要配送内容的龙头企业发展。鼓励城乡配送向生产、生活的末端延伸,支持零担货运、快递、主食配送等物流业务向纵深化发展。构筑统一开放、竞争有序、主体多元、业态多样、布局合理、运作有序、城乡一体化的配送体系。加强工业物流体系建设。根据全市工业结构及工业布局特征,以“两城五园”为重点服务对象,围绕产业集聚区、工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地建设物流节点,发展多式联运,鼓励工业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建立生产资料物流信息服务网络,推动生产资料及其工业制成品物流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和物流服务的流程化。加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围绕农民增收,以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降低农产品综合物流成本为出发点,深入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工程;以项目为载体,以信息化为手段,以现代农村流通网络实施企业为培育重点,以人人乐购物中心、吉送通配送中心等推进日用消费品物流配送向农村延伸和农产品进城连锁经营的双向物流配送。以“四大农业产业示范带”为主要服务对象,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等产地到销地的直接配送方式。鼓励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培育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特色优势农产品交易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以农产品交易市场、农资配送中心、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鲜活农产品配送中心为龙头,以村级店为基础的城乡一体的综合物流体系。
(二)以项目为抓手,推进一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建设。根据全市资源、产业、区位、交通等条件,优化整合全市物流资源,以专业市场集群、产业集群为依托,合理布局符合吴忠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物流节点体系,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推进吴忠现代商贸物流园区、太阳山综合物流园区、青铜峡煤炭物流园以及红寺堡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
(三)实施“四大物流工程”。实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工程。加强吴忠市与周边县市、沿黄经济区其他城市及周边地区的交通连接,建立与吴忠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空间布局相协调、运输组织合理、设施网络完善、枢纽衔接顺畅、满足物流大通道建设需求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施现代物流信息化工程。初步建立吴忠市物流服务信息平台和物流信息中心,全市物流节点和重点物流企业全部实现信息化运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优先在钢材、鲜活农产品等行业建立物流电子商务系统,积极推动网上交易。支持重点物流企业建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各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包括网络技术、射频技术、条码扫描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使物流企业的运作向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建立危货监控平台与应急物流综合信息系统,实现全市危货运输实时监控。实施亿元市场培育工程。以集聚化、规模化为目标,以电商化发展为导向,有效推进市场主体不断做大做强,坚持扶优扶强原则,集中支持有实力、有基础的市场做大做强,培育一批亿元市场。到2020年,力争培育1亿—5亿元市场(商场、商城)20家,5亿元市场(商场、商城)10家,10亿元以上市场(商场、商城)5家。实施第三方物流市场培育工程。推动工业企业和商贸企业逐步剥离物流业务、配送业务、快递业务,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形成服务于吴忠及周边地区的煤炭、化工、装备制造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网络。鼓励传统运输、仓储、货代等企业不断延伸服务链条、丰富服务产品,用现代物流理念和运营管理技术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加快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