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议案提案 > 人大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对吴忠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9号建议的答复

叶建平、刘建宁马保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发展改革把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来落实,不断强基础、补短板,进一步完善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制度化、法制化进程,全面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能力。

(一)坚持优化升级强化信用信息归集,不断夯实信用体系建设基础。一是持续优化平台建设。借鉴先进地区经验,进一步优化完善了“信用吴忠”网站和吴忠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新增了政府履约、信用承诺、信用应用等三个模块内容。二是持续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印发《吴忠市2021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吴忠市2021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考核办法》等各类文件38份,召开推进会2次、联席会1次,印发“双公示”信息、重点任务落实、专项问题督查等通报7期,组织人员到信用建设重点环节部门座谈、征询12次。三是持续推进数据归集。始终把数据归集放在突出位置,坚持“质”“量”并重。一方面突出“量”,以国家信用信息归集目录和吴忠市政府部门权力清单为指南,制定我市2021年信用信息归集目录初稿,加强数据深度挖掘,全市信用信息归集数量由177万条上升到310万条。另一方面重视“质”,分析数据错误原因,对错误率较高的部门进行指导培训,全市数据入库率、准确率明显提高。我市城市信用监测排名由年初187位上升到122位,上升了65名,位列全区地级市第一。

(二)坚持守信激励拓展信用应用,着力补齐信用体系建设短板弱项。一是在拓展应用面上下功夫。积极拓展“信易+”领域,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在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招投标、行政审批等18个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广泛运用。二是在实施联合奖惩上下功夫。市财政局、人社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23个行业部门根据国家联合备忘录制定了我市行业领域联合奖惩实施方案44个。在奖励方面,深入实施“信易+”惠民便企项目,让守信主体获得更多益处。大力推广全国“信易贷”平台和吴忠市“信易贷”平台,组织941户企业、19家金融机构入驻全国“信易贷”平台,发放贷款7900万;引导4997家企业注册吴忠市“信易贷”账户,促成209家企业成功贷款37亿元。在惩戒方面,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1323条,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出行、融资、开办公司等权利。注重建立信用修复机制,帮助213家企业修复了信用,消除了不良影响。三是在推进专项治理上下功夫。会同市委宣传部组织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委网信办等部门,紧紧围绕防范和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互联网虚假信息等重点领域,开展诚信缺失专项治理活动,累计形成专项治理工作总结10份。

(三)坚持文化引领,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信用有价”良好社会氛围。一是注重宣传教育。弘扬诚信文化、建设信用吴忠主题,组织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63个单位在开源广场开展“6.14信用记录关爱日活动”宣传活动。不断拓展诚信道德宣传形式,推进诚信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医院、进社区、进商超,使诚信意识深入人心。二是注重树立典型。开展诚信单位、诚信示范街区、诚信经营示范店等创建活动共评选“诚信示范街区”2“诚信示范店”214。发掘宣传诚信人物、诚信企业、诚信群体,在市属媒体宣传报道诚信人物26人、诚信企业36家、诚信群体29个,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注重县区联动推进。始终坚持全市上下一盘棋的思路,要求各县(市、区)设立信用宣传活动分会场,推动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向基层延伸,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扩展。

二、一步思路

(一)筑牢信用基础,推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扩面提质。

以全市各级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组织所掌握的各类信息为突破口,市信用联办将继续指导各部门深挖行业信用信息数据,不断扩大归集和共享范围。同时,要求各部门进一步加强工作统筹,按照国家双公示最新标准和要求,做好双公示信息报送工作,建立双公示台账,做到漏报、迟报、瞒报全部清零进一步完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管理共享、使用和校核纠错机制。全面完成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存量代码转换工作,各主体转换率均需达到100%,确保重错码率低于万分之一。

(二)把握重点任务,大力推行分级分类信用监管制度。紧紧围绕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在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领域,选择信用需求迫切、信用基础良好的市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卫健委等9个试点单位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工作。试点部门根据不同的信用状况对监管对象进行分级分类监管,针对其不同等级实行差异化监管措施。对于信用等级评价较高的企业应适当较少监管频次,提出更加便利的服务;对于信用等级评价较低的企业则从严监管、协同监管。

(三)坚持依法依规,推动公共信用信息修复惠民便企。

督促各部门依据国家和自治区“守信名单”和“失信名单”制度建立相应的认定制度和规范,进一步加大对严重失信主体信用修复力度,降低严重失信名单数量。会同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局等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全市黑名单和重点关注名单数量,实现该数量低于国家平均水平的初步目标。加快推进吴忠市公共信用信息修复,建立信用修复机制,明确信用修复渠道,规范修复流程,激发失信主体守信意愿,引导失信主体主动改正违法失信行为,消除社会不良影响,保障失信主体合法权益,实现信用修复高效办理。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为吴忠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言献策,我委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要点,把信用管理融合到经济活动事前、事中、事后各个监管环节中,以信用信息共享、部门联合奖惩、法人分级分类评价和“信易贷”等信用应用服务民生事业、推进改革发展为抓手,建立正向激励、正面引导为重点的信用服务新机制,努力把吴忠市打造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信用示范市。




                                                                         吴忠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817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丁玉保      联系电话:09532038598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吴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党政机关表示 网站支持无障碍浏览 网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