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教函〔2017〕257号
市人大:
2017年我局共承办人大建议(议案)7件,现将承办的7件人大建议(议案)的答复呈上,请审阅。
特此致函。
附件:1.对吴忠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号建议的答复
2.对吴忠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号建议的答复
3.对吴忠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4号建议的答复
4.关于吴忠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7号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5.关于吴忠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54号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6.关于对吴忠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66号建议的答复
7.关于吴忠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67号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吴忠市教育局
2017年9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抄送:市人大人选委、市政府办公室。
B
对吴忠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号建议的答复
杨菲、闫秀英、王玉静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逐步消除市区城区中小学大班额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们对吴忠教育事业的关心和重视。
一、基本情况
利通区城区现有小学12所,在校生25220人,有教学班412个,班均61.2人,其中大班额175个,占42.5%,超大班额130个,占31.6%;现有初中5所,在校生14448人,有教学班235个,班均61.5人,其中大班额119个,占50.6%,超大班额59个,占25.1%。
二、解决措施
(一)科学规划,为消除大班额提供智力支持
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0号)文件精神,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有关工作的通知》(教基一厅〔2016〕40号)和《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有关工作的通知》具体要求,制定了《吴忠市利通区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吴政函〔2016〕207号),明确了消除大班额的总体目标,到2018年秋季开学,基本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且之后不再新增超大班额;到2020年年底前,基本消除56人以上的大班额,且之后不再新增大班额。制定了消除大班额规划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以及工作措施。同时,一校一案,按照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了本校的《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
(二)加快建设,为消除大班额规划提供条件保障
近年来,老城区的利通一小、利通十一小等10所小学都进行了迁建、改扩建,在新西区新建了滨河实验小学(利一分校)和利通十五小,2016年又新建了利通七小(裕民分校)、利通十六小(盛元分校),2017年秋季已投入使用;2017年,迁建吴忠四中,预计2018年春季交付使用,吴忠四中迁入新校区,原吴忠四中校区变为朝阳小学,朝阳小学一校三区(朝阳校区、柴园校区、八小校区);2017年改扩建滨河小学,2018年规划新建开元小学分校、吴忠七中,2019年规划新建利通十七小、火车站小学、火车站中学等,届时,可新增小学学位10000个,初中学位3000个,基本能够满足城镇中小学生的就学需求,有效缓解城镇中小学就学紧张状况,有力控制班额,消除大班额。
(三)多措并举,努力消除大班额
一是严格控制招生班额。2017年秋季,各中小学起始年级招生分别不得突破54人、52人,不得产生新的大班额;二是加强学籍管理,规范转学秩序。各中小学必须将班额控制在56人以内,没有空余学位的学校不得接收转入学生,坚决杜绝因转学而产生新的大班额;三是引导分流,杜绝择校。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推进优质资源集团化行动,通过建立名校+分校+弱校,安排名师、骨干教师到新校、弱校工作等举措,增加新校、弱校的吸引力,让新校、弱校很快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可,最大限度的减少择校。同时,利通七小(裕民小学分校)、利通十六小(盛元小学分校)可就近、适度分流原校区的学生,减轻原校区的就学压力,逐步消除大班额。四是毕业消除,对即将毕业的大班额,顺其自然,通过毕业自然消除;五是严控消除,对于超大班额规定班额(56人)不大的班级,严格控制,只允许转出、不予许转入,严格控制班额,直至达到56人以下,达到消除大班额的目标。
建议:编制、财政、规划、国土、建设、人社等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依法保障教育用地,加快城区中小学规划、建设,为城区中小学消除大班额提升硬件保障。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杨文杰 联系电话:0953-2037976)
B
对吴忠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号建议的答复
于建华、田咏梅、何永平、施海霞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提高市区高中生均经费标准,在全区率先实现普通高中免费教育的议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面实现免费教育。自2017年春季起,吴忠市区取消收取普通高中学费年800元收费项目,全额纳入财政保障,实现吴忠市区配套高中免费教育。市区三所高中现有在校学生9446人,财政安排免全年学费资金761万元。盐池县、同心县已于2015秋季、2016年春季分别实现了普通高中免费教育。青铜峡市政府于今年4月4日“第六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从2017年春季开始落实普通高中免学费教育”决议,红寺堡区政府于今年2月23日“第七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筹措300万元自2017年起实施普通高中免学费教育”决议,目前青铜峡市财政和红寺堡区财政正在积极筹措资金。
二、提高标准,保障经费。自2016年起吴忠市区高中生均公用经费由310元/年增长到410元/年。按照自治区奖补办法,生均经费超过400元定额标准的,自治区给予50%奖补。吴忠市区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在原有基础上又提高了200元/年。
三、积极筹措资金,加大保障力度。一是自2017年开始,对市区三所高中学校的冬季取暖费进行全面保障,共安排保障资金433.1万元;二是根据市政府对解决利通区被征地农民有关问题的要求,对考入国民教育二类本科及以上大学的政府给予资助,一类本科每人5000元、二类本科每人3000元给予一次性资助,2017年市财政安排65万元;三是安排高中其他补助性资金180万元;四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上争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解决吴忠中学校园绿化及信息化设备购置。
感谢你们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希望你们继续关注和支持教育,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健康、均衡、和谐发展。
(联系人:李海源 联系电话:0953-2037969)
B
对吴忠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4号建议的答复
苏晓隽、张建峰、鲍菊艳、温锦梅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组织三十年以上教龄市级优秀在职教师疗养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关注程度逐年攀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广大教师因工作任务繁重,身体多半处于亚健康状态,他们在承受升学考试、学生安全等精神压力的同时,心理健康也出现了问题。这一情况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极大关注。为切实关心爱护我市教师身心健康,增强其职业自豪感和幸福感,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创先争优的工作热情,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市人民政府于今年初把组织全市30年以上教龄优秀在职教师疗养列为2017年承诺为民办10件实事之一。
今年3月,市教育局按照为民办实事要求,及时制定了《吴忠市教育局组织30年教龄市级优秀在职教师培训疗养工作实施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中的时间节点推进此项工作。5月份,市教育局严格按照政府财务管理规定,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了本次培训疗养活动的承办单位。6月份,各市(县区)及市区各学校通过严格遴选,确定了100名疗养教师人选,经公示无异议后,组织符合条件的优秀教师分两个批次参加培训疗养,第一批疗养时间为7月8日到17日,第二批从7月18日到27日,目前,培训疗养工作已全面完成。疗养期间,具体安排了健康讲座、考察学习、探寻访问、体验交流、实践操作等活动,力求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让老师们放松身心、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释放压力,开学后能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面貌继续投入工作,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岗位。
感谢你们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希望你们继续关注和支持教育,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健康、均衡、和谐发展。
(联系人:丁彦林 联系电话:0953-2038717)
B
对吴忠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7号建议的答复
赵文花、马桂花、谭少林、杨金萍代表:
现就你们提出的关于继续实施“健康口腔幸福家庭”民生工程的建议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2016年元月,吴忠市第四届人大六次会议将“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列入为民办实事的十件民生工程之一,市教育局配合卫计局已将2017年“健康口腔幸福家庭”任务已落实完成。
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支持!
(联系人:李 斌 联系电话:13895583337)
B
关于吴忠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54号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李建真、马涛、董义代表:
现就您提出的关于政府购买社区家庭教育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议,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近几年家庭教育备受关注,习近平主席曾在多次重要会议上提出“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讲话,为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全国妇联和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宁夏妇联和教育厅近期也联合下发了《自治区进一步加强家校合作共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为深入落实上级文件要求,吴忠市教育局早在2013年实施家校合作教育,先试点后批次跟进,三年后全市推开。建立三级机构:教育局成立指导中心,学校成立工作指导站,班级成立指导委员会,出台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借助教育局指导师、讲师团队开展“吴忠市家校合作教育大讲堂”、“学校家校合作教育大讲堂”两大阵地,以读书沙龙、亲子活动为着力点,在家长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活动,取得良好的成效。目前总共举办吴忠市家校合作大讲堂5轮,开展教育讲座500多场次,受益家长8万多人。市妇联牵头购买社区家庭教育服务项目,教育局组织部分家庭教育讲师全程参与社区各种家庭教育服务内容。在社区建立公共服务设施,城乡社区家庭教育机构,普遍建立了家庭教育服务站。将家庭教育作为服务站的主要内容,有效提升家长的育人素养和家庭教育理念。保证每一位家长都能享受到家庭教育的关怀和改变带来的家庭幸福感。
感谢您对家庭教育的关注与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的关心我们的工作,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联系人:雷广华 联系电话:0953-2016809)
B
对吴忠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66号建议的答复
张建峰、张志文、唐风明、刘婧、赵清梅代表:
你们关于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在校学生。我们严格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的原则,对中小学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设进行整体规划,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功能,坚持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加强学生的法治教育,努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完善和规范法治教育的内容,分类施教,增强学习效果。以开展模拟法庭、以案释法、法律宣讲、法律实践等法治体验教育,利用宣传栏、电子屏、微信平台等媒介,通过图片展播、动漫演示、多媒体教育、辅导讲座、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使青少年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实现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常态化,实效化。全面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进一步完善依法治校的领导机构建设,健全法治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提高学校法治化管理水平。发挥学生会、团委会等学生组织的作用,利用黑板报、宣传窗、专栏、广播等工具进行法制教育。积极开展主题班会、征文、演讲、讨论会、法制讲座、知识竞赛、“带法回家”、“小手牵大手,我与父母同学法”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激发了师生学法兴趣,引导了师生学法、守法、用法、维法,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法制文化氛围,提高了师生法治意识,强化了师生法治观念。
近年来,我局多方筹措资金,会同市司法局以吴忠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学校为依托建设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这些具有教育特色的法治宣传教育方式,将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将正面宣传与寓教于乐活动相结合,通过积极向上的、有益身心健康的文艺、体育、摄影、绘画等各种活动,陶冶青少年的情操,培养青少年健康的情趣,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学法兴趣,增强法制教育的效果。
感谢你们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希望你们继续关注和支持教育,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健康、均衡、和谐发展。
(联系人:马 赛 联系电话:0953-2037978)
B
关于吴忠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67号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同心县:
现就丁炜、张琛、董义等代表提出的关于建设同心县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议,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同心县地处中部干旱带,属六盘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多年来一直没有职业教育学校和培训机构,是全区少数没有职业学校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县(市、区)之一。此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极不适应。没有职业教育、没有技术和人才的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是脆弱的。对此,市、县政府和教育部门多次呼吁,在同心县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同时在人大代表的积极建议下,终于在2016年5月自治区政府批准建立同心县职业教育中心,并要求于2018年底前建成。目前工程项目在同心县政府和教育局的指导下,正在建设之中。工程资金已到位9600万元,工程分八个标段,主体已建至二、三层,预计年底前主体构筑完工。
感谢你们对同心县职业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希望你们对同心县职教中心建设继续给予关注和帮助。
(联系人:温 瑞 联系电话:2037967)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