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吴忠市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解决我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我市金融机构切实扩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和覆盖面,不断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创新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成效得到明显提升。
一、持续推动中小微企业融资扩面增量
截至7月末,全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16.08亿元,同比增长6.64%,较年初新增贷款46.44亿元,同比多增1.27亿元。企业贷款与313.05亿元,比年初增加9.56亿元元,同比增长0.3%。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53.29亿元,比年初增加11.25亿元。全市短期贷款余额309.18亿元,占比43.2%,同比增长1.53%;中长期贷款余额370.34亿元,占比51.72%,同比增长13.53%,中长期贷款增速远高于短期贷款。积极探索金融服务新模式,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引导金融机构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无还本续贷发放比例,加大“首贷”支持,打通小微企业融资痛点、堵点。7月末,全市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24.1亿元,同比增长25.7%。拓展“首贷”户173户,金额5.51亿元。线上融资“融信通”平台成功对接融资216笔,金额35.1亿元,较年初增加11.5亿元。7月末,全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3.84亿元,户数2.93万户,分别同比增长11.6%和11.2%。地方法人机构累计办理延期普惠小微贷款13.7亿元、发放信用贷款8.1亿元,信用贷款余额5.7亿元,是上年同期的4.2倍。普惠小微企业随借随还贷款1.68万户29.5亿元,“线上”贷款余额16.7亿元。
二、精准施策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认真落实自治区“稳增长24条”等政策措施,针对不同行业企业采取相对应的帮扶政策措施,有效增强了企业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今年以来,为宝众邦、天利丰争取自治区非上市民营企业政策性纾困基金贷款0.34亿元,推荐伊利乳业等6家企业申报自治区稳增长综合奖补资金,“助保贷”累计为70家企业提供增信贷款1.5亿元,实施延期还本782户9.5亿元,同比增加2.5亿元。
三、多管齐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引导金融机构降低企业贷款利率、减免各项收费来为企业让利;同时降低金融机构的资金利率水平,把低利率传导给中小微企业,最大限度减少企业支出。7月份,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全市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22%,较去年同期保持总体稳定。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03%,较年初下降0.39个百分点。协调设立7家国有性质融资担保机构,逐步完善政策性担保体系;市本级设立开源担保公司产业融合、奶产业、小微企业、助保贷等7支担保基金,基金规模2.4亿元,累计提供担保贷款49.7亿元,在保金额6.3亿元。融资担保费率由1.75%降为0.83%。生物资产监管费由3%-5%降为2%-3.5%,过桥成本日息由1‰-3‰降为0.4‰,执行国家降低企业贷款成本要求,评估费、检测费、公证费等费用由原来的企业承担变为由银行机构承担,对反担保不做要求。
四、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
鼓励辖区内金融机构推出多种专属信贷产品,如农业银行“惠农e贷”、中国银行“宁科贷”、建设银行“商户云贷”、吴忠农商行“饲草贷”、红寺堡农商行“移民贷”等产品,进一步增强了信贷支持的针对性和普惠性。推动商业银行与税务部门建立“银税互动”融资平台,创新推出“税易贷”“税贷通”“云税贷”等信贷产品,对优质诚信纳税企业提供免担保、免抵押贷款。依托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推动应收账款融资业务快速发展,拓展中小企业抵质押物范围,缓解企业贷款难问题。目前,全市金融机构已探索开展奶牛活体、新三板股权、收费权、林权、企业流转承包土地的经营权等多种抵质押贷款,贷款金额达40亿元。
吴忠市金融工作局
2021年9月9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马洪林 联系电话:18152331660)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