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小琴、杨晓霞、黑学红委员:
感谢各委员对我市金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各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引进培养了符合我市金融业转型发展所需要的高端、特色、紧缺人才,建立健全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金融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优化金融人才发展环境,为我市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进一步丰富金融人才结构
现阶段,我市基本形成了由吴忠市金融工作局地方监管协调、人民银行、银保监分局宏观调控、行业监管,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产权交易中心、基金管理公司等机构为主体的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按照地方部门、金融机构及“7+4”类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数据统计,现阶段全市金融从业人员约1,3090人,其中地方部门约40人,金融监管部门267人,银行机构3249人,保险分支机构9087人,证券公司营业部36人,小额贷款公司240人,担保公司80人,典当行62人,国晟基金管理公司13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16人,其中银行、证券、保险类金融机构高管人员约占银行、证券、保险类金融机构人员从业的5%,本科及以上从业人员约占全市金融从业人员的42%,金融业态进一步丰富,金融人才结构更趋合理,人才总量逐年提高,逐步形成了以高层次人才为引领,专业人才为主体,门类齐全、梯次衔接、素质优良的金融人才队伍。
二、进一步加大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市本级成立了吴忠市金融工作局,为正处级行政单位,编制8人,实际到位5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3人,本科1人,各县(市、区)金融工作局挂靠在发改、财政两大部门,工作人员18人,本科及以上工作人员12人。为进一步吸引金融人才到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从职,近年来,通过定向招收、遴选、招录公务员、接收军转技术人才等方式加大对金融人才的引进力度,对专业、学历作一定限定,引进的金融人才中不乏金融科班出身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提高了地方金融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了全市金融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三、进一步提高地方类金融机构的人才培养
目前,我市地方类金融机构有小贷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基金管理公司和产权交易中心,从业人员约410人,获得金融及相关专业的人员不足70人,约占从业人员的15%。今年以来,我们组织地方类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线上金融知识专题培训6次、发放金融业务书籍2次、开展金融沙龙活动3次,鼓励地方类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考取金融相关的资格证书,要求各类金融机构至少有3名以上取得高管证书的高级管理人员,积极吸纳高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加入到类金融机构的队伍中来,进一步提高了地方类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壮大了金融人才队伍。
四、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保障
按照市人才工作总体部署,更加精细、优质、高效地做好人才服务工作,围绕人才认定、引进培养、优厚待遇服务保障等方面,出台了《吴忠市引进和培养人才激励办法》《关于加快产业人才高地建设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为使用好本土金融人才、发挥好金融人才作用提供政策保,创造了积极开放有效的引才育才环境,充分发挥各类创新人才对全市科技进步、产业升级、金融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制定了《吴忠市引进和培养人才激励办法实施细则》(吴人才办发〔20206号),明确标准、细化举措,确保人才新政落地见效,根据2020年人才工作计划,由市人才办牵头制定出台《吴忠市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吴忠市本土人才培养使用管理办法》。
吴忠市金融工作局
2020年8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人:马洪林 联系电话 2267970)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