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议案提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对政协吴忠市委员会五届四次会议第71号提案的答复

吴审管发〔2020〕7号

民进吴忠市委员会: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等复杂严峻形势,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自治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措施的落实,按照“建设审批更简、流程更优、服务更好、监管更准、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更强的营商环境”的要求,明确目标,强化责任,统筹协调,扎实推进,确保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148项措施有效落实,为我市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一、主要做法

吴忠市审批服务管理局成立于2019年1月,共核定行政编制8名,其中局领导1正3副,内设办公室和监督管理科2个科室,主要职能是:统筹抓好“三改革一优化”:即,统筹抓好“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服务改革,统筹抓好优化营商环境。自我局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依法监督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重点,克难点,创亮点,一批政务服务具体创新举措得到群众好评,一批行政审批制度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一批营商环境重要领域工作得到不断优化,为推进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自治区效能目标任务考核各市中我局承担的政务服务和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任务获得一等奖。

(一)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新亮点。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升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标准高、审批少、收费低、速度快、服务优”为目标,切实抓好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的落实。2019年4月承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以来,坚持以提升企业和群众便利度和获得感为核心,制定了吴忠市落实自治区“1+16”行动计划195项措施,建立完善工作联席会和督查考核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整体工作,通过市领导暗访、营商办跟踪督办、召开企业问需座谈会、向全市384户规上企业邮寄《致全市企业家一封信》、开通企业便民服务热线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工作,强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措施落地见效。目前自治区“1+16”行动计划195项措施已落实;切实解决了一批企业和群众办事的痛点、难点、堵点等问题,如:企业开办实现3个工作日内办结,工商、税务办事实现“零”收费,小微企业贷款4.7亿元,工商业电价降幅达13.9%,等等;中国住建报、宁夏电视台分别进行了宣传报道,吴忠电视台和《吴忠日报》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优化营商环境系列宣传报道,共刊登报道18篇。疫情发生以来,面对严峻的形势和挑战,市营商办围绕“促进企业复工复产,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深入各县(市、区)、园区和企业进行督查,统筹抓好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一是在政策宣传和企业复工复产方面。督促县(市、区)、园区、市直有关部门加大对自治区稳增长24条、财政政策21条、促进中小微企业18条和吴忠市复工复产11条等政策的宣传落实力度,多形式、多层次强化政策宣传,做到全覆盖。全市1371家工业企业复工复产1257家,复工复产率92%,338家规上企业复工复产323家,复工复产率96%,其中近八成规上企业产能恢复至70%以上。二是在减缓免政策落实方面。落实人社部门减免、减征、退费4242家22421万元,返岗补贴15568人428万元;落实市财政“一延三免三减半”政策,减免租金325万元;落实市税务税费优惠政策,减免社会保险费13万人次2360万元,减免房产税、土地使用税2900万元;国网吴忠供电公司对非高耗能工业企业和一般工商企业电费减免5%。三是在金融政策支撑方面。多层次召开政银企对接会,全市共发放贷款22.85亿元,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度提升;为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减息256万元,为中小微企业办理展期贷款1.5亿元、续贷4.4亿元。四是在审批服务环境打造方面。推行项目审批“网上办理”“预约办理”、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提供项目审批“精准服务”四种模式,探索优化审批工作措施,截至目前,全市75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率达到72%,11个自治区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开复工率分别高于去年同期8和17个百分点。

(二)简政放权取得新成效。一是突出抓好行政职权下放。依据国务院、自治区取消、调整和下放的审批许可事项,积极承接、调整和下放审批许可事项,2019年行政职权事项增加13项、减少20项、调整1项,划转行政职权203项,变更行政职权要素98项117处。市政府部门行政职权由2537项调整为2529项。加快推进“三减一提升”,对审批许可事项大幅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办理时限压缩至一半以上的占50%。将市直19个部门95项涉企行政许可事项所需要件由872件压减至815件,办理时限由2129个工作日压缩到1352个工作日。二是突出抓好盐同红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政务服务体制改革。坚持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支撑,推进政务信息资源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协同共享,促进各部门协同联动。目前,太阳山政务服务中心共设置盐同红三县(区)综合代办、太阳山综合窗口以及公安分局、市场监管分局等12个服务窗口,市级赋予的18项权限全部纳入开发区政务服务范围,完成24小时自助办税大厅建设,初步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综合代办服务平台。三是突出抓好经济发达镇改革行政职权下划。下放给利通区金积镇行政职权56项、公共服务事项3项,赋予金积工业园区经济管理权限职权10项,目前金积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运行顺利。

(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了新突破。充分发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走在全区前列。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审批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围绕“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控制在115个工作日以内”目标,突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规范流程、健全体系四个关键环节,制定完善了制约改革的区域评估、容缺受理、征询服务等20项配套制度系统,通过减、放、并、转、调”等措施取消、合并、转变办理方式、调整审批时序共75项,梳理政府投资类、社会投资类等五大类审批流程图和四个阶段审批事项清单,目前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均进入并联审批系统,办理时间减幅达117.4%。吴忠的典型经验受到了自治区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在全区工程改革领域培训班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中国住建报》《宁夏日报》头版头条、宁夏新闻联播对吴忠工改做法和经验进行了系统宣传报道,2019年10月国务院第六次大督查对宁夏工改给予了通报表扬,自治区政府划拨了3000万元奖励了此项工作,在2019年的自治区考核中吴忠市工改工作获得五市一等奖。二是“不见面”改革实现了扩容提质。结合疫情健康码的推行,全面推广“我的宁夏”APP,目前全市用户达到8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0%。深入推行“掌上政务”服务模式,实现微信平台预审、预约取号、网络预审,90%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可不见面办理。三是关键环节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了齐头并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一窗平台建设已完成,梳理“一件事一次办23件,编制制定《一窗受理事项受理材料标准化手册》。统筹推进“证照分离”“互联网+不动产、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制度改革,实现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行政审批事项先发证、后审批,注销、查封、异地登记即时办结。四是“互联网+监管”改革填补了监管短板。率先在全区启动试运行互联网+监管”系统,分部门、分县(市、区)抓好系统人员的培训和行政审批、行政处罚等数据的录入,初步实现了与国家、自治区“互联网+监管”平台联通和行政监管体系线上运行、数字化管理。

(四)政务服务水平有了新提升。一是强化服务意识。开展“窗口无否决权”行动,对不属于本部门事项的,不设路障设路标;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不打回票打清单;对法律法规不明确的,不给否决给路径;对特殊需求事项的,提供预约代办和帮办。推行“好差评”服务,设置办事窗口评价器,接受群众监督。二是完善服务功能。设置简事快办窗口,无须叫号排队,实现即来即办。完善“掌上政务”,推行办事预约取号、前置材料网上预审,办件质量网上评议,解决多次跑、排长队等问题。设置24小时综合自助服务区,为群众提供涉及出入境、户政、税务、社保等8大项便民服务事项,打造“24小时不下班”政务大厅。三是拓展服务方式。实行政务服务与12345热线联动,为群众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推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代办服务、非工作日服务,满足企业、群众多样化办事需求。增设引导台增加引导员,提供引导、咨询等帮助,避免“盲目跑”“多头问”。

(五)聚焦市场难点,着力解决市场主体“两难”问题,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我市金融机构聚焦市场主体企盼,充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财税政策、监管政策的工具,发挥政府服务的协同作用,落实信贷政策。一是强化小微民企服务。协调金融机构积极争取各上级行的信贷规模倾斜和差别化政策支持,加大对全市信贷的投放力度,预计年末新增各项贷款在50亿元以上。二是实施差异化考核。对辖内法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质效进行监管评价,督促银行单列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三是推出多款线上融资产品。坚持巩固线下服务优势,加快提升线上服务功能。通过发展线上小微信贷业务,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信贷服务成本,提升服务效率。

虽然,我市在“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定问题,有的企业在申请落实优惠政策中,缺少办事指南,存在多部门跑路的情况;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信息化平台建设中专网打通、部门协同、数据共享等困难依然存在;全区统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与宁夏投资在线项目审批系统对融合还不紧密,一定程度影响了全流程并联审批作用的高效发挥。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区、市全面深化改革要求,紧盯牵头任务各项目标,把工作做得更细、功夫下得更深,确保完成全年改革任务,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出贡献!

非常感谢市政协对吴忠市“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能够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的工作。

联系人:马鸿雁  联系电话:2129699

  

                               吴忠市审批服务管理局

                                 2020831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吴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党政机关表示 网站支持无障碍浏览 网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