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市委(办)文件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关于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吴党办发【2021】45号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工(农)业园区、直属事业单位,区属驻吴各单位:

《关于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的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吴忠市委员会办公室

                               吴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816

关于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的方案

为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加快健康吴忠建设,全面提高我市居民健康水平,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力争2025年,全市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水平明显提升,重大慢性病、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防治,努力完成自治区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的指标要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30%,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3‰、5‰和14/10万。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健康素养提升工程

1.加强健康教育。大力开展健康科普“六进”活动,普及健康知识、科学健身及疾病防控知识等。深入推进“三减三健”活动,引导居民养成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

2.推进全民健身。加大健身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进一步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加快形“体医结合”的健康服务模式,举办品牌赛事及体育活动。

(二)实施健康细胞建设工程

3.开展健康社区(乡村)建设。加大城乡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治理垃圾污水,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实施饮水安全保障工程,推进厕所革命。合理布局社区健身设施,开展居(村)民健康监测评估、健康管理和扶老、爱幼、助残、心理咨询等服务,完善社区健康公约和居(村)民健康守则。

4.开展健康企业建设。落实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制度,加大废水、废气及固废垃圾处理力度,严格落实工作场所健康防护措施。支持节能环保低碳项目建设,建立健全职工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制度。  

5.开展健康机关建设。加大机关环境卫生整治和无烟党政机关建设,做好环境绿化美化工作。完善机关基础卫生设施及体育锻炼设施建设,推行工间健身制度,积极开展符合各单位特点的健康知识讲座和体育健身活动。加强机关职工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建设健康食堂,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健康体检。

6.开展健康学校建设。将健康教育纳入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和无烟学校建设做好学校重点疾病预防控制,加强学生近视、肥胖和营养不良等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和干预。加强医校协同联动,按要求设置学校医务室或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有条件的学校设置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或心理咨询师,认真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

7.开展健康家庭建设。推进健康教育进家庭活动,对影响家庭健康因素进行干预,加大家庭基本应急救护技能普及和培训。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为家庭、居民提供科学健身指导

(三)实施人均预期寿命提升工程

8.加强重大疾病筛查救治。对心血管病、脑卒中等9种重大慢性病开展医疗机构机会性筛查干预,实施上消化道肿瘤精准防治项目。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登记、救治及老年人群重点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干预和分类管理,开展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健康指导。开展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加大产前检查和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筛查等。

9.加大意外死亡综合防治。加强学校安全教育,落实溺水、踩踏等易发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加强乡村及城市公路养护管理,加大急弯陡坡、长大桥隧等路段隐患排查治理,深入开展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消防等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整治,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及适老环境建设。加强安全防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安全防范意识、防护技能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10.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立市级营养健康专家库,各县(市、区)成立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全域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区,强化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和会商。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三位一体”的检验检测体系和信息化追溯体系,强化药品流通监管。

(四)实施医疗卫生机构达标工程

11.促进医疗机构提档升级。全面开展市县两级医院等级提升行动,重点支持县级医院提标扩能。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功能科室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打造一批县域医疗分中心。

12.规范妇幼保健机构建设。积极推进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推进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强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有效增加产科床位,全面改善产科、儿科诊疗环境和设施设备条件

(五)实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13.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依托市人民医院积极建设心血管、呼吸、妇产、儿科、创伤、传染病专科类市级区域医疗中心。

14.加强特色优势专科建设。依托县域医疗健康集团,加快县级医院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等中心建设,提升县域影像、心电、超声诊断等能力。

15.加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加快市级综合医院传染病病区和4个县级综合医院标准化感染性疾病科建设,加强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重症病区(病房)建设。落实预检分诊制度,规范发热门诊、发热哨点诊室设置和管理。

(六)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16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加快推动县级中医医院达到国家标准,新建红寺堡区中医医院,改扩建同心县中医医院。加强市、县中医医院呼吸科、急诊科、感染科等科室基础条件建设,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提标扩能。

17.加快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以特色优势学科建设为重点,推进技术、管理和品牌扩容提升。加快中医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组建中医疫病防治队伍。

(七)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工程

18.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引进。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在职人员学历教育,实施人才交流、潜力人才培养计划及紧缺人才、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瞄准国内知名院校、医院、科研院所等,通过校院、院院、校企合作,引进全日制博士或副高级职称以上高层次人才或团队。

19.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配合自治区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和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的安置工作,支持二级及以上医院在职或退休医师到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落实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职称“凡晋必下”制度,推进县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

20.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落实“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职称晋升和倾斜政策,提高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高级岗位设置比例,落实“两个允许”政策,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

(八)实施智慧医疗健康升级工程

21.加快信息一体化建设。加快建成全市统一的医疗卫生信息专网,加大医疗机构应用、服务、资源等云化部署,对接涵盖互联网医疗、诊断、医药、运营监管的一体化互联互通健康信息平台。

22.推进标准化应用。加快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信息数据库标准化应用,逐步推动“互联网+”线上线下一体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医疗健康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应用,加强传染病、免疫规划、慢性病、食品安全、120急救、血液等业务领域信息标准化应用。

23.加大服务智能化建设。大力提升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水平,全面推行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日间手术、预住院、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探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家庭病床试点工作,实现远程影像、心电、病理、超声诊疗系统全覆盖。合理引导医疗机构增加对辖区高龄、失能等行动不便老年人护理服务供给。

(九)实施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工程

24.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新、改(扩)建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和实验室,配齐实验室仪器设备,完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迁建。完善疾控机构职能设置,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落实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能力建设,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人才队伍建设。

25.深化县域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统筹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加强紧密型医共体、医联体建设,落实县域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五统一”管理、一体化运营要求,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构建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促进分级诊疗落地见效,县域内群众就诊率达到90%以上。

26.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落实县域医共体医保基金“总额付费、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支付方式改革措施,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S-DRG)付费改革试点,积极开展调整优化医疗收入结构及比价关系试点工作。

27.深化医疗卫生领域“放管服”改革。简化、规范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审批程序,鼓励社会力量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和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短缺专科领域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支持政策,完善多元化办医格局。

(十)实施健康产业培育工程

28.加快医养康养产业发展。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创新合作模式,全面整合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残疾人康复及社区等服务功能。加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中心和老年医学科建设,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活动

29.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推进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种植,逐步培育23个中药材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实施中医药养生保健行动,加快中医养生保健与养老、旅游等产业融合协同创新发展,紧紧围绕吴忠特色中药资源,开展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中医药健康养生产品的集成创新与应用。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建立市、县(区)级领导同志包抓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确定年度重点工作,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各部门(单位)要将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或清单。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要制定具体工作清单,明确重点任务、重点工作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

(二)加大投入保障。建立投入保障长效机制,优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保障补助等及时足额到位。对履责到位、成效显著的县(市、区)通过以奖代补机制在资金、项目上予以倾斜支持。各县(市、区)要全面落实政府投入责任,统筹安排经费,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健康需求的投入保障,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三)强化宣传考核。采取多种形式,强化舆论宣传,加强科学引导和典型报道,增强社会的普遍认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并将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纳入效能目标管理考核和健康吴忠建设考核内容,建立考核约束奖惩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县(市、区)、各部门(单位)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导,每年12月将各县(市、区)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考核情况及时报市委和政府。

附件: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的意见》任务清单


  

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的意见任务清单

总体目标

统筹部门

工作专班

力争到2025年,全市医疗卫生质量明显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水平明显提升,重大慢性病、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防治,努力完成自治区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的指标要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30%,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下降到3‰、5‰和14/10万。

市卫生健康委

吴忠市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领导小组

序号

十大 工程

重点 任务

工作推进措施

责任

领导

牵头单位

责任单位

完成时限

实施健康素养提升工程

1.加强健康教育

大力开展健康科普进村镇、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六进”活动,利用爱国卫生月、爱国卫生日、全民健身日等主题活动,普及健康知识、科学健身及疾病防控知识等,倡导健康生活理念。推广不随地吐痰、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重咳嗽礼仪、倡导分餐公筷、看病网上预约等文明卫生好习惯,把健康教育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减盐、减油、减糖和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三减三健”活动,预防少年儿童近视、龋齿,在家庭推广使用限量盐勺、限量油壶、健康腰围尺“小三件”,引导居民养成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下降,居民膳食提供脂肪量占总能量比重控制在30%以内,居民肥胖率上升趋势得到进一步遏制。

市卫生健康委

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民政局、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市场监管局、国资委,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科协、新闻传媒中心等,各县(市、区)

202512

2.推进全民健身

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加大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居民小区、公园、休闲广场健身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覆盖率。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或参与管理运营体育场地设施,进一步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加快形成“体医结合”的健康服务模式。举办宁夏黄河金岸(吴忠)马拉松等品牌赛事,广泛开展跑步、太极拳、乒乓球、健身气功、篮球、围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达到91.5%。

徐  勇

市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

市发展和改革委、教育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农业农村局、卫生健康委、城市管理局、总工会、妇联、残联、新闻传媒中心等,各县(市、区)

202512

实施健康细胞创建工程

3.开展健康社区(乡村)建设

实施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工程,加大城乡社区环境卫生整治,治理垃圾污水,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实施饮水安全保障工程,推进厕所革命,改善居(村)民生活环境。合理布局社区健身设施,推进全民健身生活化。鼓励和支持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参加社区康复活动,融入社区生活。开展居(村)民健康监测评估、健康管理和扶老、爱幼、助残、心理咨询等服务。完善社区健康公约和居(村)民健康守则。

张学慧

徐  勇

市卫生健康委、民政局

市生态环境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城市管理局、妇联、残联等,各县(市、区)

202512

4.开展健康企业建设

建立完善与职工健康相关的各项规范,落实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制度。加大废水、废气及固废垃圾处理力度,严格落实工作场所防尘、防毒、防暑、防寒、防噪声、防振动等健康防护措施。支持节能环保低碳项目建设,促进企业绿色发展。建立健全职工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实施分类管理和指导,降低职业病及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患病风险。

徐  勇

李玉山

市总工会、工业和信息化局、卫生健康委

市生态环境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应急管理局、国资委等,各县(市、区)

202512

5.开展健康机关建设

加大机关环境卫生整治和无烟党政机关建设,做好环境绿化美化工作。完善机关基础卫生设施及体育锻炼设施建设,推行工间健身制度,倡导每天健身1小时。积极开展符合各单位特点的健康知识讲座和体育健身活动。加强机关职工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建设健康食堂,倡导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健康体检,指导职工保持身心健康。

高建博

徐  勇

市委宣传部、市卫生健康委

市市场监管局、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总工会、妇联、机关事务服务中心等,各县(市、区)

202512

6.开展健康学校建设

将健康教育纳入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严格落实国家体育健康课程计划,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落到实处。严格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和无烟学校建设,完善垃圾收集设施配置。做好学校重点疾病预防控制。做好食堂、宿舍等重点区域病媒生物防制,加强食堂环境、人员卫生管理。加强学生近视、肥胖和营养不良等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和干预。加强医校协同联动,按要求设置学校医务室或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有条件的学校设置心理咨询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或心理咨询师,加大学校体育场所和设施建设投入。认真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保证学生每天校园1小时体育锻炼。

徐  勇

市教育局、卫生健康委

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场监管局、文化旅游体育广局等,各县(市、区)

202512

7.开展健康家庭建设

推进健康教育进家庭活动,鼓励个人、家庭积极参与健康行动,倡导家庭和居民做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影响家庭健康因素进行干预。加大家庭基本应急救护技能普及和培训,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实施“千家示范、万家推动”工程,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为家庭、居民提供科学健身指导,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徐  勇

市妇联、卫生健康委

市民政局、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等,各县(市、区)

202512

实施人均预期寿命提升工程

8.加强重大疾病筛查救治

对心血管病、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9种重大慢性病开展医疗机构机会性筛查干预,实施上消化道肿瘤精准防治项目,提高早诊早治能力。改善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重大疾病早诊早治和筛查干预管理能力,降低因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减轻慢性病疾病负担,逐步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加强老年人群重点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干预和分类管理,开展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健康指导。开展适龄妇女乳腺癌、宫颈癌筛查,对符合条件的“两癌”患病妇女实施救助,实行高危孕产妇及时转诊、分级诊疗、分级管理,逐级追踪随访与治疗。加大产前检查和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筛查等,有效控制新生儿出生缺陷。

徐  勇

市卫生健康委

市委政法委、市民政局、财政局、妇联等,各县(市、区)

202512

9.加大意外死亡综合防治

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学生和家长安全教育,落实溺水、交通事故、中毒、坠落、踩踏等易发安全事故防范措施。完善县乡以下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在事故隐患路段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加强乡村及城市公路养护管理,加大急弯陡坡、长大桥隧等路段隐患排查治理。深入开展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消防等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整治,加大非法、违规车辆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提升城市、农村地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减少各类事故发生。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有效控制健康相关危险因素。加强适老环境建设,减少老年人意外伤害。加强安全防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安全防范意识、防护技能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张学慧

徐  勇

戴培吉

章中全

李玉山

市教育局、公安局、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应急管理局

市民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卫生健康委等,各县(市、区)

202512

10.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建立市级营养健康专家库,各县(市、区)成立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落实自治区营养工作规章制度和行业规范、膳食营养相关疾病的防控技术及策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全域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区。强化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和会商,每年食品抽检监测量不少于5批次/千人。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质水平。构建严密高效的药品管理责任机制,完善“三位一体”的检验检测体系和信息化追溯体系,强化药品流通监管。

戴培吉

市市场监管局

市农业农村局、卫生健康委、医保局等,各县(市、区)

202512

实施医疗卫生机构达标工程

11.促进医疗机构提档升级

全面开展市、县两级医院等级提升行动,重点支持县级医院提标扩能。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麻醉科、功能检查科等建设,打造一批县域医疗分中心。力争到2025年,基本实现市级有一所综合医院达到三级甲等标准,70%的县(市、区)综合医院达到三级乙等标准。全市在现有5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力争到2025年达到12所,其中,80%的达到国家基本标准,20%的达到国家推荐标准。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家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原则上要求每个行政村至少设置1所村卫生室。

徐  勇

市卫生健康委

市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局等,各县(市、区)

202512

12.规范妇幼保健机构建设

积极推进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通过“以评促改”,推动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推进各级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提升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加强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有效增加产科床位,全面改善产科、儿科诊疗环境和设施设备条件,保证产科、儿科业务用房。

徐  勇

市卫生健康委

市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局等,各县(市、区)

202512

实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13.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依托市人民医院积极建设心血管、呼吸、妇产、儿科、创伤、传染病等专科类市级区域医疗中心,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下沉。力争到2025年,创建综合类、专科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3个专科类市级区域医疗中心。

徐  勇

市卫生健康委

市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局等,各县(市、区)

202512

14.加强特色优势专科建设

依托县域医疗健康集团,加快县级医院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等中心建设,提升县域影像、心电、病理、超声诊断、医学检验等能力。力争到2025年,建成20个县级特色优势专科。

徐  勇

市卫生健康委

市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局等,各县(市、区)

逐年推进

15.加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

加快市级综合医院传染病病区和4个县级综合医院标准化感染性疾病科建设,形成“市级传染病医院-县级定点医院”的两级传染病救治体系。加强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重症病区(病房)建设,提升重症救治能力。落实预检分诊制度,规范发热门诊、发热哨点诊室设置和管理,强化院感防控流程再造,到2022年实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全覆盖,每个县(市、区)有2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发热门诊,基层疫情监测预警和防控救治能力明显提升。

徐  勇

市卫生健康委

市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局等,各县(市、区)

逐年推进

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16.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建设

推进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达标建设,加快推动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条件达到国家标准,新建红寺堡区中医医院,改扩建同心县中医医院。加强市、县中医医院呼吸科、急诊科、感染科等科室基础条件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提标扩能,到2025年,社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普遍设有标准化中医馆。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机构,落实中医诊所备案管理制度,对社会资本举办只提供传统中医药服务的中医门诊部、诊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对其不作布局限制。

徐  勇

市卫生健康委

市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局等,各县(市、区)

逐年推进

17.加快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

优化调整中医医疗资源布局,以特色优势学科建设为重点,推进技术、管理和品牌扩容提升,力争到2025年全市建成10个国家、自治区、市级和京宁合作中医重点专科,带动医院特色发展。加快中医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强化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完善中医专科专病防治体系,重点支持骨伤、肛肠、儿科、皮肤科、妇科、针灸、推拿等专科能力建设,组建中医疫病防治队伍。

徐  勇

市卫生健康委

市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各县(市、区)

逐年推进

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工程

18.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引进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在职人员学历教育,优化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学历结构,提升专业人员学历层次。实施人才交流培养计划,每年选派一批医疗卫生骨干到国内高水平医疗卫生机构访学深造。认真实施紧缺人才和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加大潜力人才培养,每年选派200名基层业务技术骨干到市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学习。紧盯医疗卫生发展需求,瞄准国内知名院校、医院、科研院所等,通过校院、院院、校企合作,支持医疗卫生机构,引进全日制博士或副高级职称以上高层次人才或团队,提高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水平。

徐  勇

市卫生健康委

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科技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各县(市、区)

202512

19.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依据乡(镇)卫生院空编情况,按程序审核报备后,积极配合自治区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和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的安置工作,支持二级及以上医院在职或退休医师到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充实乡村卫生专业人才队伍。落实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职称“凡晋必下”制度。推进县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发展,选派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到县级医疗机构跟班培训,县级医疗机构选派人员支援基层医疗机构,到2025年乡镇卫生院临床医生轮训实现全覆盖。并依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配备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校医)。

徐  勇

市卫生健康委

市委编办、市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各县(市、区)

202512

20.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完善基层卫生健康人才激励机制,树立正确人才评价导向。全面推进医疗卫生机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落实“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职称晋升和倾斜政策,落实自治区相关政策规定,对公共卫生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高级比例进行岗位设置,落实“两个允许”政策,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

戴培吉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市财政局、卫生健康委等,各县(市、区)

202512

实施智慧医疗健康升级工程

21.加快信息一体化建设

以“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为载体,加快建成全市统一的医疗卫生信息专网,积极实践省级云平台模式,加大医疗机构应用、服务、资源等云化部署。对接涵盖互联网医疗、诊断、医药、运营监管的一体化互联互通健康信息平台,拓展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应用场景。逐步推动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医疗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医疗服务“一体化”共享、卫生政务服务“一网办”便捷、医疗结算“一站式”支付。

徐  勇

市卫生健康委

市委网信办、市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场监管局、医保局等,各县(市、区)

202512

22.推进应用标准化

加快全员人口、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信息数据库标准化应用,逐步推动“互联网+”线上线下一体化、健康医疗大数据、医疗健康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应用,加强传染病、免疫规划、慢性病、食品安全、120急救、血液等业务领域信息标准化应用,落实卫生健康行业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应用安全工作。加快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基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全覆盖。

徐  勇

市卫生健康委

市市场监管局、医保局等,各县(市、区)

202512

23.加大服务智能化建设

大力提升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水平,电子病历应用评价分级三级医院达到5级以上、二级医院达到4级以上,三级、二级医院预约诊疗率分别达到90%和80%,预约诊疗时间精准在30分钟以内。全面推行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日间手术、预住院、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加快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家庭病床试点工作,实现远程影像、心电、病理、超声诊疗系统全覆盖,畅通市、县两级之间远程诊疗服务。统筹区域医疗资源,合理引导医疗机构增加对辖区高龄、失能等行动不便老年人护理服务供给,延伸服务链条。

徐  勇

市卫生健康委

市委网信办、市发展和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医保局、吴忠市税务局等,各县(市、区)

202512

实施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工程

24.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

按照“填平补齐”原则,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新、改(扩)建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用房和实验室,配齐实验室仪器设备。完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整体迁建,提升重大突发疫情监测和处置能力。完善疾控机构职能设置,健全以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和各类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为骨干,医疗机构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网底,防治结合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落实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健全疾控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城乡社区联动机制,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职责,夯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基础。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实时分析、集中研判的能力,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能力建设,提高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改善疾病预防控制基础条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人才队伍建设。

徐  勇

市卫生健康委

市委组织部、编办、市发展和改革委、民政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各县(市、区)

202512

25.深化县域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加强紧密型医共体、医联体建设,落实县域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五统一”管理、一体化运营要求,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构建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促进分级诊疗落地见效,县域内群众就诊率达到90%以上。强化药品耗材供应保障。优化和规范用药结构,推动各级医疗机构逐步形成以基本药物为主导的“1+X”用药模式,开展药品使用监测和以基本药物为重点的临床用药评价。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强公立医院内涵建设,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和收入分配办法,优化医疗服务收入结构。

徐  勇

市卫生健康委

市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

202512

26.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落实县域医共体医保基金“总额付费、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支付方式改革措施。在做实做好总额控制下按病种收付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基础上,推进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S-DRG)付费改革试点。积极开展调整优化医疗收入结构及比价关系试点工作,推进试点医院医疗收入结构逐步优化,群众就医负担总体减轻,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中的劳务价值逐步体现。

徐  勇

市医保局

市财政局、卫生健康委,各县(市、区)

202512

27.深化医疗卫生领域“放管服”改革

简化、规范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审批程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鼓励社会力量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和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短缺专科领域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支持政策,同时要加大对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完善多元化办医格局。

徐  勇

市卫生健康委

市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局、市场监管局、医保局等,各县(市、区)

202512

实施健康产业培育工程

28.加快医养康养产业发展

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创新合作模式,重点支持老年疾病预防、诊治、康复和护理体系建设。在利通区胜利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青铜峡市大坝镇卫生院分别开展“三中心合一、两院融合”试点工作,积极争取吴忠市人民医院增加职能设立医养一体的医养结合机构,全面整合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残疾人康复及社区等服务功能,切实推进康复服务与普惠性养老城企、城医联动,建设一批康复、护理机构和社区医养结合中心。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加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康复、护理、安宁疗护中心和老年医学科建设。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活动,优化老年人就医环境。强化中医医院治未病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推广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传统运动,开展药膳食疗中医服务,为居民提供中医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养生调理、跟踪管理于一体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推动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中医特色康复医疗、训练指导、知识普及、康复护理服务,促进中医医疗技术与康复医学相融合。推动智慧健康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产品在养老服务领域深度应用。

张学慧

徐  勇

市卫生健康委、民政局

市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局等,各县(市、区)

202512

29.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

落实自治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推进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种植,逐步培育23个中药材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实施中医药养生保健行动,加快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与社会非医疗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协同发展的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品牌效应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加快中医养生保健与养老、旅游等产业融合协同创新发展,重点要加强利通区健康产业园中医药博物馆等中医药文化建设、同心县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和盐池县甘草规范化种植示范区建设,紧紧围绕吴忠特色中药资源,开展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中医药健康养生产品的集成创新与应用。

徐  勇

戴培吉

市市场监管局、科技局、卫生健康委

市发展和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等,各县(市、区)

202512

一图读懂《关于实施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吴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953-2039339
党政机关表示 网站支持无障碍浏览 网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