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市区园林绿化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市园林管理局以四项措施推进林业扶贫工作

  今年以来,市园林管理局积极围绕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资源保护“四大板块”,抢抓林业发展新机遇,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实施精准造林,实现林业生态发展新突破。围绕林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村到户到人,打好政策组合拳,确保打赢生态扶贫攻坚战。

  实施生态造林带动脱贫。深入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等林业重点工程,加大盐同红重点地区植树造林力度,大力实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分改造、未成林地补植补造,努力扩大森林面积,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提高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贫困地区生态功能。2017年自治区下达我市造林任务29.35万亩,其中盐同红造林任务24.03万亩,通过雇用有劳动能力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造林,带动农民增收。 

  实施退耕还林带动脱贫。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带动脱贫,将所有贫困村符合条件的耕地全部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优先安排。建设任务主要安排在25度以上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和重要水源地15度-25度坡耕地。2017年,实施退耕还林任务4.3万亩其中红寺堡区1.3万亩,盐池县2万亩,同心县1万亩,受益人口1.74万,五年内可享受国家退耕还林补贴1500元/亩。在具体落实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时,重点向扶贫开发任务重、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倾斜,吸纳更多的贫困人口参与林业工程建设充分发挥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扶持作用,劳务增加收入,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是实施特色产业带动脱贫。大力推动枸杞、酿酒葡萄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苹果、红枣和森林旅游等绿色产业发展,通过直接扶持和金融扶持相结合,贷款担保、贷款风险补偿、贷款贴息、引导基金、农业保险等综合方式,撬动金融资金投资林业产业,调动企业、合作社和种植户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劳动力入股,构建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多赢发展格局,带动贫困人口脱贫。2017年,全市计划发展特色经济林19500亩。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经济林种植面积29210亩,占计划任务的149.8%。其中,完成枸杞种植面积9655亩,酿酒葡萄种植面积8000亩,苹果种植面积4630亩,红枣种植面积2180亩,其他杂果种植面积7745亩。 

  是实施生态保护带动脱贫。依托天然林保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防护林建设、防沙治沙等生态工程,支持各县(市、区)设立生态公益岗位,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将生态移民迁出区遗留户和生态保护核心区上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或其他方式的生态保护人员参与生态保护2016年以来,通过实施国家三北防护林五期、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二期、防沙治沙、自然保护区、湿地恢复与保护等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建设工程,采取国家补助、地方配套、单位自筹、职工合理负担的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在山区三县安排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为生态护林员1950名,补助专项资金1950万元,按照4口之家安排1名生态护林员, 涉及生态护林员家庭1950户7800人,人均增收2500元,有力的增加了山区三县农民收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吴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党政机关表示 网站支持无障碍浏览 网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