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青铜峡市西部、红寺堡区南部居于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长廊的“黄金地带”,具有发展酿酒葡萄产业的优越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年降水量在200mm左右,年蒸发量在2000mm以上,年平均气温9.4℃,全年日照时数接近3000小时,无霜期163天,被誉为中国最佳酿酒葡萄种植区。
近年来,我市立足优势、抢抓机遇,把葡萄产业作为改善生态条件,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战略性产业来抓,扎实推进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品牌带动发展。始终坚持走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路子,着力改变葡萄酒品质结构,严格执行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标准,在葡萄种植、葡萄园管理、葡萄采摘、葡萄处理及发酵、贮存、品牌培育以及销售市场等环节精心操控,全程精细化运行,做到极致,象培育一个孩子一样培育自己的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宁夏特色的葡萄产业发展之路。二是优化培育新品种。不断优化品种结构,依据青铜峡、红寺堡两个产区不同类型土壤特征,选拔筛选出抗性强、最适宜的优良栽培品种,适当增加梅鹿辄、蛇龙珠、贵人香、霞多丽等优质品种,积极推进产区葡萄主栽品种的差异化、个性化、多样化。积极发展优质嫁接苗和无病毒苗木,从抓苗木质量入手,引进了法国梅西集团赤霞珠、黑比诺、长相思等品种的进口脱毒葡萄苗木和砧木,建立标准化葡萄繁育基地,采用苗木悬穴、营养液浇灌沉实、培土丘扶干等“六步走”的精培方式,隔离繁育脱毒葡萄种苗,取得了很好的种植成效。三是狠抓葡萄酒酿造工艺和技术。对建成投产的酒庄,实施葡萄酒酿造工艺及技术规范化管理,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聘请国际酿酒大师,破解葡萄种植与葡萄酒产生中的关键技术瓶颈,从葡萄打浆到灌装发酵再到橡木桶封存,最后是瓶装窖藏全部实现自动化、标准化,使得酿造出来的葡萄酒在口感上更加醇厚饱满。四是建立产品追溯查询系统。积极推行产区葡萄酒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加强对产区的环境保护与治理,产区酿酒葡萄种植区及其周边5公里范围内,禁止新建化工、建材、制药、采矿、规模养殖以及产生重金属排放等对土壤、水质、大气造成污染和对葡萄产业发展造成影响的项目。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