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之一,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将成为我国发展战略和发展政策的主流,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是通往人与自然和谐境界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将主动把建设美丽吴忠放在新常态的大格局中去考量、去谋划、去实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拓宽绿色发展道路,建立绿色发展平台,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全力抓好林业项目落实,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提高林业质量效益,着力推进全市林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加快美丽吴忠建设进程作出积极贡献。
一、稳步推进生态建设,构建美丽吴忠生态屏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推进林业生态建设。2016年计划营造林22.0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2.05万亩,封育10万亩,使全市森林面积达到48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5.5%。重点实施六项工程:实施农田林网建设工程。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完成宽林带大网格农田林网1万亩;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认真落实《吴忠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高起点建设农田林网、环村林带、村镇公园,重点实施巷道绿化、庭院绿化,扶持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和林下经济,完成村庄绿化1000亩,提高乡村绿化美化水平;认真实施沙化土地封禁工程。依托全国沙化土地封禁保护项目,大力开展防沙治沙、灌木造林和封沙育林,完成沙化土地封禁保护5.49万亩;落实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与建设的《意见》和《规划》,围栏封育、造林种草、管护抚育多措并举,完成生态修复任务1.85万亩;大力实施湿地恢复与保护工程。以全国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交流会为契机,加大湿地保护与恢复,完成湖泊清淤、植被恢复、景点建设等湿地项目建设任务,提高湿地保护、管理、监测能力;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扩展封山(沙)育林范围,新增封山育林10万亩,加大174.5万亩公益林保护力度,提高封育区植被覆盖度,不断提升林业质量效益。
二、加快城市园林绿化,优化城市宜居环境。坚持“公园建设惠及民生,道路绿化丰富景观,湿地保护维系生态,加强管理巩固成果”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将城市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宜居生态园林城市,不断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2016年全市新建城市绿地2270亩,初步完成吴忠市、青铜峡市、红寺堡区、盐池县、同心县五个市民休闲森林公园建设。
吴忠市区实施城市绿道网建设,将市区内10条城市内部非机动车道、人行林荫道和5条郊野滨水休闲园路结合,把公园、绿廊、水系、游园、景点有机串联起来,合理设置驿站、服务站点,形成横纵交汇、内外循环、布局均衡、覆盖完全的城市绿道系统,建设绿道总长127.3公里,驿站39处,购置自行车780辆,安装标识指示牌304个,物理隔离车档3232个。市区新建回乐路、新民路、金积大道等新建道路和黄河路两侧原居住区建设项目退出空地的绿化建设164.2亩。绿地提质增景改造1351亩。实施滨河市民休闲森林公园后续建设任务,完成公园标志景观入口、停车场、管理房建设和园路续建贯通及亭、廊、花架、座椅配置等。2016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保持在40%、41%和20平方米。完善城市绿地长效管理机制,坚持绿地养护管理月度考核与养护经费挂钩制度,进一步提高市区公共绿地的养护管理水平。
三、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提升林业产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苹果、葡萄、红枣、枸杞四大经济林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生产水平,充分发挥林果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切实推进产业上规模、提质量、增效益。以红寺堡区和青铜峡市为重点,稳步推进葡萄产业发展;以利通区、红寺堡区、同心县枸杞基地建设为依托,积极推进枸杞发展;以同三心县石狮、河西、丁塘,青铜峡广武、峡口,利通区扁担沟、孙家滩为基础,发展苹果产业。2016年,全市计划新增特色经果林面积6.8万亩,改造提升低产低效果园1.2万亩,特色经济林平均成活率达到95%以上,红寺堡区和青铜峡市全面落实自治区下达的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建设任务。同时,切实加强果农培训、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发挥龙头企业及林果产业各类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拓宽流通渠道,提高经济效益。
四、加强依法治林能力,提升林业法治化管理水平。认真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科学划定林地和森林、湿地、荒漠植被、物种保护四条生态保护红线,督促各县(市、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落界到位,严守林地和森林、湿地、荒漠植被、物种保护四条林业生态红线,按照分类保护、分级管理的原则,确定林地保护、利用等级,制定分区域的林地主导用途和利用方向,实施林地用途管制,确保林地面积只增不减。加强林业执法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宣传普及林业法律法规活动,建立健全森林执法、林政稽查、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植物检疫、种苗检验等林业执法队伍,进一步加强林业法治化管理,严格执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依法保护好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和林地资源,严厉打击乱占、乱砍、滥伐林木等违法行为,巩固林业建设成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认真落实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落实各项防火责任制,加强防扑火能力建设,特别要加强对春节、清明节等关键时节和自然保护区、林区等重点森林防火区域的日常监管和防控工作,确保不发生较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森林防火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森林防火案件查处率达到100%;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进一步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能力,认真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切实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测报、检疫和防治工作,采取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及时有效地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确保完成林业有害生物年度“四率”防控指标,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低于6.5‰、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4%以上、测报准确率达到88%以上、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加强疫源疫病检测。重要野生动物栖息地、停歇地、繁殖地检测覆盖率达100%,发现异常情况24小时内报告。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