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属各学校(幼儿园):
家校合作教育在我市开展几年来,各县(市、区)教育局及各学校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有效探索实践,指导和推动现代家校合作教育的有序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我市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并重并举协调发展的大教育格局已初步形成。但还存在区域性差异,为了适应新时期教育的迫切需求,构建更加积极牢固的家校合作关系,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常态化、全面普及家庭教育理念常态化、落地式家长学校常态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到家庭教育全过程,从而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进一步聚力滋养学生健康发展成长环境。经市教育局研究决定,现就进一步加强家校共育工作保障机制建设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强化家校共育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加强家校共育领导组织建设,组建以教育局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家校共育领导小组,并成立家校合作教育研究指导中心,有专人负责家校共育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对所辖地区的家校合作教育进行全面指导实施、服务、管理、监督、设计和评估等。各学校要加强家校合作领导组织和主阵地的建设,成立以校长为首,主管副校长、政教主任、教师(兼职讲师或指导师)为主要成员的家校合作教育领导小组。各校要按照《吴忠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整体推进家校合作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完善校级、年级、班级三级联动的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建设。
二、加强家校共育阵地建设
各学校要挂牌成立学校家校合作教育工作指导站,站长必须由学校一把手校长担任,职责分工上墙。学校家校合作指导站要指导家委会有序开展各种家庭教育活动。要注重营造站内家校共育文化氛围,展示本校家校合作教育阶段性成果,摆放家庭教育图书资料等,让指导站成为家校沟通的软硬件港湾。
三、强化家校共育人才保障
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按照《自治区进一步加强家校共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宁妇通〔2017〕44号)要求,注重组建当地的家庭教育专业队伍。在有志于家庭教育的教师和家长中培养本土指导师、讲师和志愿者,每年定期通过集中培训、网络学习、专家授课等方式,掌握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方法和技巧,运用专业知识指导家庭教育个案,为广大家庭提供科学化、专业化、个性化、常态化的指导服务。
四、强化家校共育经费保障
各县(市、区)教育局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对家校共育工作的支持,对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给予必要的资金、人员、设施等支持。一是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列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名录,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项目化运行。二是教育局要拓展渠道,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家庭教育工作,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各中小学、幼儿园要为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开展工作提供必要场地、设备和经费。
五、建立家校共育监督评估机制
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将家校共育工作纳入效能考核、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并进行量化考核。各学校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确定具体的评估方法,制定出相应的制度,不断提高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管理水平。各县(市、区)教育局家校合作指导中心要定期对所辖地区学校的家校合作指导站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于年终进行评估,并向吴忠市教育局进行书面汇报。
六、建立家校共育激励机制
各中小学校及时总结家校共育好经验好做法,对表现突出、成绩明显的个人、单位、机构进行表彰。做好家庭教育个案指导优秀成果评选、优秀家长评选及家长成功教子经验交流等,让家庭教育先进个人和群体有成就感和荣誉感,激励更多人参与家校共育工作。吴忠市教育局将对各县(市、区)家校共育工作进行不定期督察,并根据工作开展的情况评选优秀示范家长学校、优秀家庭教育工作者、优秀讲师、优秀家长等。
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各直属学校收到文件后,务必按照要求认真执行。未尽事宜由吴忠市教育局家校合作教育研究指导中心解释。
联系人:雷广华 联系电话:0953-2016809。
附件:吴忠市教育局家校共育示范学校自评细则
吴忠市教育局
2019年10月16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吴忠市教育局家校共育示范学校自评细则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评估内容 | 分值 | 自评 得分 |
A1 保障 条件 (10分) | B1管理制度 | 1.学校发展规划中有家庭教育的实施项目。 2.有家庭教育学习和交流等制度。 | 1 | |
B2工作机制 | 1.实行学校主管校长(幼儿园园长)负责制。 2.学校建有家校合作指导站及相关资料展示。 3.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纳入每学年度计划和总结。 4.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计入教师工作量,对班主任有考核激励机制。 | 3 | ||
B3师资队伍 | 1.配备不少于2名家庭教育指导师、10名家庭教育讲师。 2.组建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协助班主任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3.校本培训中有家庭教育指导的相关内容。 | 3 | ||
B4经费保障 | 每学年按生均家庭教育经费实际支出不少于20元。 | 3 | ||
A2 家校 合作 (60分) | B5家长委员会 | 1.班班建立家长委员会,产生程序规范,相关分工明确。 2.家长委员会在解决学校和家庭教育突出问题中发挥积极作用。 | 2 | |
B6家长学校 | 1.有教学计划、有校本教材或推荐的教材。 2.每月有作业,有批改,有孩子签字,作业完成率达到50%以上。 3.每学期能针对不同年级段家长的需求和热点、难点问题举办专题培训讲座不少于2次。 4.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读书活动和1次家庭教育亲子等实践活动,有记录,有总结。 5.利用微信群等学习平台周周组织家长开展主题读书活动。 | 55 | ||
B7家校沟通 | 1.组织开展校园开放日、接待日、家长会、家庭教育志愿者服务等,老师和家长形成合作伙伴关系。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建立家校共育的信息平台,便于家长获知学校的发展动态。 3.定期参与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给社区以帮助和支持。 | 3 | ||
A3 教育 成效 (30分) | B8科学研究 | 1.家庭教育指导师、讲师开展专题研究或指导每年不少于4次。 2.开展家庭教育相关课题研究,五年内有县级及以上立项课题,或家庭教育个案指导成果。 | 10 | |
B9课程建设 | 每月有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或指导菜单100%进家庭。 | 2 | ||
B10教学 质量 | 1.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有所提高(统测成绩和升学率)。 2.学校校纪校风有明显好转(家长投诉率、校园欺凌事件等发生率普遍降低)。 | 10 | ||
B11学生 评价 | 1.家长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明显提高,子女对家长教育孩子的满意率达80%以上。 2.学生对自己家庭成长环境满意率达到90%以上。 | 4 | ||
B12家长满意度 | 家长对学校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满意度达90%以上。 | 4 |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