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属学校(幼儿园):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讲话精神和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有关“把家长引导和培育成立德树人的一支有生力量”的指示。结合自治区妇联、教育厅下发的《自治区进一步加强家校共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宁妇通〔2017〕44号)文件要求,现将2019年全市整体推进家校共育工作的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将家庭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对各级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的家庭教育做好指导服务管理,争取专门经费支持开展家校共育活动。针对不同学龄段孩子的特点,设置家长课程、选择或开发家长教材、举办家庭教育活动,引导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进一步引领家长提升家庭教育素养。
二、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指导家长学校开展好家庭教育活动,组织举办家庭教育大讲堂活动和亲子实践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要利用互联网开设家庭教育网上课堂。家长学校每学期在每年级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讲堂活动,每学期每年级组织家长读书活动不少于2次,每学期每班由家长组织召开的家长会至少1次,每学期组织校级家庭教育研讨活动不少于1次。
三、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注重培养本土化家庭教育师资队伍,在教师和家长中遴选优秀家庭教育志愿者,通过培训学习成为当地家庭教育指导师和讲师。
四、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将家庭教育内容纳入师资培训和学校绩效和年终考核工作范畴。
五、各学校要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具有现代意义的家长学校,健全组织机构,成立校级、年级、班级三级联动的家校合作指导委员会,制定家校合作教育工作计划,汇编或选择合适的家庭教育指导教材或大纲。
六、各学校要利用互联网建立网络家长学校,搭建家校交流平台,通过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媒体服务平台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宣传优秀家庭教育案例和学校家校合作成果。
七、各县(市、区)教育局要严格规范家校合作教育工作制度。严禁社会机构借家校合作之名搞各种盈利性讲座、售书、亲子活动和来路不明的APP客户端等,以确保家校合作教育正常开展。
各单位接到通知后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实施,市教育局将不定期组织督查组到各县(市、区)检查工作开展情况。
附件:落地式家长学校试点启动工作流程和推进步骤
吴忠市教育局
2019年9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落地式家长学校试点启动工作流程和推进步骤
一、实施家长民主决策
由学校专职负责人组织召开校级家委会特别会议(全校每班均要派一名家委会主任或副主任参加),专题研究创办落地式家长学校的相关规则和流程。主要内容如下:
1.本学期家长学校上什么课程,选择出家长需求高的内容作为家长学校课程选题和读书重点(列出提纲和内容)。
2.在自愿的原则下选择家长学校教材。(推荐使用由中华家庭教育网出版的提升家长自身家庭教育综合素养的系列教材《不输在家庭教育上》,每学期出版一卷,随书赠送的学习资源(1)不断更新的2000多个家庭教育语音微课;(2)不断更新的上百个家庭教育视频微课;(3)每日更新的免费手机家长学校课程;(4)10节视频课程。
3.家长每月完成一次家长学校的家庭教育作业,由孩子签字后上交班主任老师,再由班主任转交学习组长批改留存(每卷教材前30页页脚处均有作业题目及参考答案)。
4.每学期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由家委会负责组织一次家庭教育讲座和家庭教育现场读书活动(学校家庭教育负责人和班主任积极支持参与)。
5.每学期家委会负责人安排在本校直播间开展一次家庭教育讲座。
6.每周由家委会负责人安排在班级微信群中组织读书活动。读书内容从《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中选择,有序安排,诵读后分享讨论,形成常态化(开学初安排好本学期的读书课程表,争取每位家长诵读一次,班主任在班级强调,让孩子督促家长)。
7.每个班级在家委会成员中选一名作为“家校协调员”,协调处理家校之间(孩子与老师、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家长)的问题。
8.定期开展亲子活动,由家委会负责组织、策划等事宜(自愿参加),安全工作由参加活动的家长负责(建议购买保险)。
二、推进步骤
第一周:校级家委会把形成举办落地式家长学校决议打印成文本,参会人员签字,注明参加会议的人员、人数和民主决策的票数,拍图片由各班家委会成员在本班家长微信群里积极宣传,保证全体家长知晓。
第二周
第一步,由各班家委会负责人将统一印好的由校级家委会坚持自愿、包退原则推荐家长学校教材的宣传单,发给每一位学生带回给每一位家长,要求愿意参加到家长学校学习中来并订阅教材的家长在推荐宣传单上签字,由学生带回,由班主任转给本班家委会负责人,再上交校级家委保管备查。
第二步,家委会指定负责人征订家长学校教材(推荐使用《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第三步,家长学校订阅教材事宜和于老师(手机微信同号:13792163427)联系。
第三周:收到教材后即可开始学习,并由学校安排组织家长开展读书学习活动。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