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教育局: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做好2018年全区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工作的通知》(宁教基〔2018〕45号)文件精神,遵照自治区教育厅关于高中阶段招生考试“统一报名、统一设置考场、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的要求,现就做好2018年全市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招生工作(以下简称中考)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报名
(一)报名时间。4月24日—26日
(二)报名组织及报考资格审查。考生报名时须核验户口簿、审核学籍,并交全国学籍电子照片和相关照顾政策证明材料。
①具有正式学籍且在校就读的考生。具有正式学籍且在校就读的学生由所在学校组织报名,考生报名时须核验户口簿、审核学籍,提交近期电子数码照片。报考学校要对学籍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学籍状态正常(非休学、异动、已毕业等状态)。具有正式学籍的在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受户口限制,与本地学生享有同等资格,高中毕业后参加普通高考按自治区有关规定执行。考生无报考学校学籍者,须回学籍所在学校报名及参加综合素质评价测试。
②具有本地户籍在外借读的考生。户籍在本地但在外地借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由考生持户口簿及相关学籍证明、电子数码照片到各县(市、区)教育局报名。考生学籍状态也须正常状态(非休学、异动、已毕业等状态)。
③无正式学籍的考生。无学籍考生由本人持户口簿、电子数码照片到各县(市、区)教育局按“社会考生”报名,报考类别为“中专”,参加普通中专(五年高职)招生录取,不参加普通高中招生。
各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符合条件的考生报名,不得以动员和强制方式阻拦考生报名,更不得以动员学生参加中职春季招生方式不让考生报名。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对照学籍数据,核实各学校学生报名情况。
(三)报名顺序号的编排规则。报名顺序号统一规定为七位数字。第一位表示县(市、区):“1”表示利通区,“2”表示青铜峡市,“3”表示盐池县,“4”表示同心县,“5”表示红寺堡区。第二、三位表示学校代码的后两位,第四至七位四位数表示顺序号。已提前组织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县(市、区),将综合素质评价测试号作为报名顺序号,不再重新编排。
(四)考生信息录入。各中学按附件4将考生信息统一制作成Excel表格报县级教育局,各县(市、区)教育局汇总后将数据报市教育局。Excel表格制表时先将表格内所有字段数据类型设置为“文本”型(不得设置为自定义类型)。考生姓名、民族、身份证号均以全国学籍信息和户口簿为准(如有误差到户口所在派出所更改户籍信息),毕业学校代码及学校简称严格按照附件2《各中学代码及简称》填写。政治面貌分为“团员”、“群众”,报考类别分为“高中”、“中专”、“兼报”三类。
(五)采集数码照片。考生照片采用近期电子数码照片,规格与全国学籍管理系统要求相同,以身份证号命名,所有照片存放于同一目录。
①照片为近期正面免冠彩色头像数码照,规格为26mm(宽)×32mm(高),分辨率150dpi以上,格式为jpg格式;照片文件大小应小于60K。
②照相时要求背景为淡蓝色背景颜色,人像在相片矩形框内水平居中,头部占照片尺寸的2/3,常戴眼镜的学生须配戴眼镜;照相时务必做到人像清晰,层次丰富,神态自然,无明显畸变。
(六)填写统计表。考生信息录入结束后进行详细统计,并准确无误填写附件5统计数据,特别是要对历史、地理、生物选考科目认真落实,此数据将作为统计分析、征订中考试卷、抽调阅卷教师的依据。
(七)考场编排及准考证号码的编排规则。考场及座位按照考生前后左右不能是同一学校考生的原则由计算机随机编排。准考证号码统一规定为八位数字,第一位表示县(市、区),表示方法同报名顺序号;第二、三位数字表示年度码:“18”;第四、五、六位数字表示考场序号;第七、八位数字表示座位序号。
(八)考场编排。各县(市、区)报考信息校对无误后于4月27日报至市教育局进行统一考场编排(考点安排情况一并报送),考场一经编排,将不再补报。
二、收费
报名费按自治区财政厅、教育厅有关要求执行,各县(市、区)教育局要保证考试经费专款专用。报名工作结束后将考试阅卷费及时交市教育局(开户银行:宁夏银行利通支行;账号:25020141100001272;开户单位:吴忠市教育局,须注明中考阅卷费),每人20元。
三、考试
(一)考试时间。6月28日~6月30日。
(二)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分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政治(含历史地理生物);选考科目为历史、地理、生物,由考生选考一科。各科考试分值为语文120分,数学120分、英语120分(含听力测试25分),物理、化学合卷160分,思想政治与历史、地理、生物合为一套试卷,满分100分(其中思想政治70分,历史、地理、生物各为30分,考生从中选考一科实行开卷考试)。
日 期 | 时 段 | 时 间 | 科 目 |
6月28日 | 上 午 | 9:00-11:30 | 语 文 |
下 午 | 15:00-17:00 | 思品 历史 地理 生物 | |
6月29日 | 上 午 | 9:00-11:00 | 数 学 |
下 午 | 15:00-17:00 | 英 语 | |
6月30日 | 上 午 | 9:00-11:30 | 物 理 化 学 |
(三)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满分为110分,包括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7分、廉洁与修身教育3分,学习能力45分(理化生实验操作技能、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信息技术能力),运动与健康50分,表现与特长5分。各县(市、区)要按自治区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完善初中毕业综合素质评价内容,认真做好各项评价测试工作。
四、考务
各县(市、区)要严格按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保密局关于考试安全保密、考风考纪的工作要求,做好试题(卷)的安全保密工作,抓好考点考场的考风考纪和考务组织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考试公正、公平。
(一)考前教育。要在考前要求各学校对参加中考的考生进行考试安全、自觉遵守考试纪律、文明应考的备考教育,要加大对考生诚信、守规考试教育和违规处罚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
(二)考务要求。各县(市、区)要统一设置考点,考点须设在县(市、区)政府所在地或生源相对集中的学校。考点实行封闭管理。要对考点周围实行安全防护措施。各考点要设若干考场以及考务、保卫、监控、医疗、后勤、保密等相关考试工作小组,以保证考试规范、有序实施。每个考场按30人设置,不足30人可酌情设置,零星考场不得少于10人。考场座位须单人、单桌、4列8行或5列6行排列,相互间距80厘米以上,课桌反向设置。桌签贴在桌面左上角,前门口第一个座位为01号,纵向按s形排列。考场内除考试必须物品、文字外,不得留有其他任何可能影响考试的物品和字迹;要对考务人员进行考试政策规定、监考业务和操作流程等方面的培训,规范考务工作,未经培训合格不得担任监考工作。各考点要组织对考务工作人员、监考员和考生进行安全检查和对考生的身份验证工作,严禁携带违禁物品进入考场。要通过电子信息设备等手段,实施过程监控。
(三)考试要求。语文科目考试不允许使用《新华字典》;数学考试、理化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英语考试先进行听力测试,时间20分钟左右,考生边听录音边答题,录音只放一遍,听力测试录音使用MP3数字音频文件加密后用U盘随试卷配发。标准化考场每个考点配发2份加密U盘,采用校园广播系统统一播放。非标准化考场,可以使用考场多媒体教学终端播放(播放前必须切断互联网),每个考场将随试卷配发1份加密U盘。各考试组织单位要提前做好安排,配置听力测试播放设备和备用播放设备,指定专人负责,以保证播放质量。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合卷,实行开卷考试,考生从历史、地理、生物三科试题中只选答一科试题,开卷考试学生可翻阅所带资料,但不得讨论,须独立作答。
(四)考试管理。考生的答题卡按考场和准考证号清点排序装袋,试卷按准考证序号(小号在上,大号在下)排序整理,检查验收后统一装订;缺考章、空白章使用市教育局统一制作的印章,均盖在试卷的总分栏处;各科考试的考场记录单(考生违纪材料附后)按考场序号排列,装入考场记录单袋密封后统一上交(不得装入试卷袋内);6月26日,各市(县、区)凭介绍信(领卷人员、车号、领队人)由专车专人(要求公安押运)领取试卷,6月30日下午,将考生答卷交市教育局。
(五)安全保密。各县(市、区)教育局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精心部署,采取切实措施,严格执行考试安全保密、考风考纪工作要求,确保考务工作组织严密,试卷领取、运送、保管、分发及回收、考场组织管理、监考、巡视各环节工作严谨、规范、到位、防止发生试题泄密等责任事故。考前(6月26日领卷时)报送值班安排、值班电话、负责人联系电话等。保管期间开网保密室网上巡查系统,实行“零报告制度”,每天下午18:30前向市教育局值班电话报告考试及安全情况。对因失职、渎职而造成试卷泄密的单位及个人,要按有关规定追究单位领导及当事人的责任,直至移交司法部门追究法律责任,各科考试将为每个考点配发备用卷一袋(5份),备用卷的启用须经考区负责人批准。
五、阅卷与分数公布
考试结束后,市教育局将抽调各县(市、区)有关学科的教师于7月10—18日集中阅卷。成绩于7月20日公布。各县(市、区)综合素质评价测试成绩务于7月1日前上报,成绩要求制作成Excel表格数据,数据中务必包含中考报名时的报名顺序号且以报名顺序号为序。
六、普通高中的录取
按自治区要求,自治区示范普通高中和县(区)所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招生录取比例为60%。各县(市、区)的自治区示范普通高中和县(市、区)所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总数中60%的名额,要依据所属初中学校的办学规模、毕业生人数以及办学质量和水平,按一定比例分配到所属各初中学校,同时要考虑向贫困地区初中学校倾斜。涉及精准脱贫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向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倾斜,适当予以照顾,具体办法由市、县(区)确定。同时,今年普通高中学校仍然不再招收择校生,各县(市、区)要坚决执行和落实自治区政策,加强对招生录取政策的社会宣传工作,让考生及家长了解招生政策。
普通高中录取由各县(市、区)组织实施,要积极组织好志愿填报指导、志愿填报工作。7月20日成绩公布后,各县(市、区)教育局根据相关政策、招生计划数以及考生志愿,结合本地区的具体实施办法,划定各类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于7月26日报市教育局,28-29日由市教育局统一向社会公布。
七、有关要求
(一)做好网络阅卷适应性训练。根据中考阅卷的公正性、准确性、高效率及信息化要求,我市今年中考阅卷将继续采用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扫描技术为依托的网络阅卷系统进行评卷,考生将不在试卷上直接作答,而是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为使考生了解并适应在答题卡答题的要求,减少考场答卷失误,各县(市、区)教育局须要求学校按照网络阅卷相关要求,对参加考试的考生进行考前网络阅卷适应性训练,并对训练进行检查。
(二)实施“阳光工程”。要建立并实行严格的公示制度、诚信制度、监督制度、评估监控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中考工作公正、公平、公开,使中考招生成为“阳光工程”。所有参与中考的工作人员,都要严格执行有关招生政策规定,在报名、证件审核、组织考试、录取等各个工作环节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各负其责。要严肃考风考纪,特别要加强对考风考纪、试卷的管理,确保考试质量。
(三)加强领导。中考工作是一项影响面广、政策性强、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各县(市、区)教育局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严格按照自治区教育厅、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加强对中考工作的领导,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确保中考圆满完成。
附件: 1.工作进程安排
2.各中学代码及简称表
3.网络阅卷考生注意事项及答卷常见问题
4.吴忠市2018年中考报考名册
5.吴忠市2018年中考报考统计表
吴忠市教育局
2018年4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工作进程安排
4月24日~4月26日:组织考生报名
4月27日:上报中考数据
4月28日~29日:考场编排
6月26日:领取试卷、交值班安排
6月28日~30日:全区统一考试
6月30日:收交答卷;报综合素质评价成绩
7月10日~18日:评卷登分
7月20日:公布考试成绩
7月26日:上报普通高中录取划线情况
7月28日~29日:公布全市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
附件2
各中学代码及简称表
吴忠市区
代码 学校全称 学校简称
3101 吴忠中学 吴忠中学
3102 吴忠市回民中学 吴忠回中
3103 吴忠市一中 吴忠一中
3104 吴忠市二中 吴忠二中
3105 吴忠市三中 吴忠三中
3106 吴忠市四中 吴忠四中
3107 吴忠市五中 吴忠五中
3108 吴忠市高级中学 高级中学
3109 吴忠市八中 吴忠八中
3111 吴忠市板桥中学 板桥中学
3112 吴忠市金积镇秦渠中学 秦渠中学
3114 吴忠市马莲渠中学 马莲渠中学
3116 吴忠市高闸中学 高闸中学
3117 吴忠市马莲渠乡汉渠学校 汉渠学校
3118 吴忠市金银滩中心学校 金银滩中心
3119 吴忠市黄沙窝学校 黄沙窝学校
3120 吴忠市扁担沟学校 扁担沟学校
3121 吴忠市金银滩复兴学校 复兴学校
3124 吴忠市郭家桥学校 郭家桥学校
3125 吴忠市市区社会青年 市区社青
青铜峡市
代码 学校全称 学校简称
3201 青铜峡市第一中学 青铜峡一中
3202 青铜峡市第二中学 青铜峡二中
3203 青铜峡市第三中学 青铜峡三中
3204 青铜峡市第四中学 青铜峡四中
3205 青铜峡市第五中学 青铜峡五中
3206 青铜峡市回民中学 青铜峡回中
3207 青铜峡市职业教育中心 青铜峡职中
3208 青铜峡市高级中学 青铜峡高中
3209 青铜峡市叶升中学 叶升中学
3210 青铜峡市蒋顶中学 蒋顶中学
3212 青铜峡市大坝中学 大坝中学
3216 青铜峡市陈袁滩中学 陈袁滩中学
3217 青铜峡市广武中心学校 广武学校
3218 青铜峡市甘城子中心学校 甘城子学校
3219 青铜峡市河西中心学校 河西学校
3220 青铜峡大坝发电厂学校 大坝电校
3221 青铜峡铝业学校 铝厂学校
3222 青铜峡市邵刚中学 邵刚中学
3223 青铜峡市林皋学校 林皋学校
3224 青铜峡市连湖学校 连湖学校
3225 青铜峡市第六中学 青铜峡六中
3226 青铜峡市社会青年 青市社青
盐池县
代码 学校全称 学校简称
3601 盐池第一中学(原) 盐池一中
3602 盐池第二中学(原) 盐池二中
3603 盐池第三中学 盐池三中
3604 盐池县第四中学(原大水坑镇中学) 盐池四中
3605 盐池县第五中学 盐池五中
3606 盐池县实验中学(原) 实验中学
3607 盐池县职业中学 盐池职中
3611 盐池县高沙窝中学 高沙窝中学
3612 盐池县王乐井学校 王乐井学校
3613 盐池县鸦儿沟中学 鸦儿沟中学
3615 盐池县冯记沟中学 冯记沟中学
3616 盐池县青山学校 青山学校
3617 盐池县麻黄山中学 麻黄山中学
3618 盐池县惠安堡中学 惠安堡中学
3619 盐池县萌城学校 萌城学校
3622 盐池县后洼中学(原) 后洼中学
3623 盐池县苏步井中学(原) 苏步井中学
3624 盐池县红井子中学(原) 红井子中学
3625 盐池县高级中学 盐池高级中学
3626 盐池县社会青年 盐池社青
同心县
代码 学校全称 学校简称
3701 同心中学 同心中学
3702 同心回中 同心回中
3703 同心县石狮职业中学 石狮职中
3704 同心二中 同心二中
3705 同心三中 同心三中
3706 同心四中 同心四中
3707 同心县城关中学(原) 城关中学
3708 同心海如女中 海如女中
3709 同心县纪家学校 纪家学校
3710 同心县丁塘中学 丁塘中学
3711 同心县河西中学 河西中学
3712 同心县红城水学校 红城水学校
3713 同心县韦州中学 韦州中学
3714 同心县王团中学 王团中学
3715 同心县羊路学校 羊路学校
3716 同心县第五中学 同心五中
3717 同心县张家塬中学 张家塬中学
3718 同心县汪家塬学校 汪家塬学校
3719 同心县马高庄学校 马高庄学校
3720 同心县田老庄学校 田老庄学校
3721 同心县下马关中学 下马关中学
3722 同心豫海回中 豫海回中
3723 同心县社会青年 同心社青
红寺堡区
代码 学校全称 学校简称
3801 红寺堡区回民中学 红寺堡中学
3802 红寺堡二中 红寺堡二中
3803 红寺堡三中 红寺堡三中
3804 红寺堡四中 红寺堡四中
3805 红寺堡太阳山九年制学校 太阳山学校
3806 红寺堡买河九年制学校 买河学校
3807 红寺堡石炭沟九年制学校 石炭沟学校
3808 红寺堡社会青年 红寺堡社青
附件3
网络阅卷考生注意事项及答卷常见问题
一、网络阅卷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在试题及答题卡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在答题卡考号填涂区域填涂准考证号,在答卷的其它页面上方。
2.客观题(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且按要求填满填涂点,如果填涂错误需要修改时,必须用橡皮擦把填涂点擦干净后重新填涂答案,严禁使用涂改液去修改填涂点;主观题(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黑色墨迹的碳素笔(钢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答题内容必须全部书写在题目规定的答题区域内(每题的答题区域以方框为界),不得在超出答题区域的地方书写答题内容,也不能把答题内容写在答卷的其它位置或在其它纸张上面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如果因为涂改造成答题区域不足书写答题内容(也即涂改后剩下的方框无法书写完答题内容),则应重新更换答卷。
4.保持答题卡卡面整洁、平整,不得揉、搓或折叠及破损。
5.作答选考题时,考生从给出的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
二、考生答卷常见问题
1.准考证号填涂有误:①填涂不完整或填涂不规范、错位;②填涂准考证号错误后没有擦干净;③准考证号只填写而没有在相应位置填涂或只填涂而没有在相应位置填写。
2.选择题填涂不规范:①空白未涂;②在填涂点上面书写文字;③学生涂错后没有正确擦除,而是用笔在旁边书写答案或填涂错误处没有擦干净导致系统无法辨别;④考生使用答卷用的黑色签字笔填涂(准考证号或选择题填涂点),而没有使用规定的2B铅笔填涂;⑤考生在填涂或书写错误之处使用胶带粘破答题卡或使用改正液、改正纸等。
3.其它错误:①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外作答或在试卷上作答;②没有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书写,没有按规定使用2B铅笔填涂及作图;③试卷左侧信息栏考生信息书写不完整;④在答题卡上乱划;⑤在答题卡四个角(或四条边)的图像定位点(黑三角或方框)及周围乱画、乱涂;⑥答题时超出题目规定的答题区域,或答卷内容因答错导致答题位置不够,采取了贴纸条的错误做法;⑦考生将答题卡折叠、揉搓或污损。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