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教育局,市区各学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确保教育教学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师生员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根据《吴忠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吴忠市中小学校优秀教师“特色示范课堂”建设方案>的通知》(吴教函[2018]15号)要求,市教育局决定举办全市“特色示范课堂”竞赛活动。现将竞赛活动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全市中小学“特色示范课堂”竞赛活动,切实做好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引导广大师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投身新时代,在实现中国梦、推动追赶超越的生动实践中书写人生华章。
二、竞赛主题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课堂教学
三、竞赛学科
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语文、历史学科
四、参赛对象
具备2年及以上课堂教学经验的教师均可报名参赛,参赛教师中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不少于三分之一,农村学校特岗教师不少于三分之一。
五、名额分配
(一)各县(市、区)报名指标数以《吴忠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吴忠市中小学校优秀教师“特色示范课堂”建设方案>的通知》(吴教函[2018]15号)中分配的名额为准。
(二)市区学校中的城镇中小学每校每学科各报2名,各中心学校每校每学科报3-5名,九年一贯制学校每学段每学科各报1名。
六、竞赛时间
(一)各县(市、区)必须先在4月底前进行县(市、区)级现场课竞赛。竞赛结束后,按照分配的名额推选优秀课例录制成视频课参加全市竞赛。
(二)市区各学校必须在4月底前进行校级现场课竞赛。竞赛结束后,按照分配的名额推选优秀课例录制成视频课直接参加全市竞赛。
(三)参赛教师须在5月中旬前完成视频录制工作,于5月30日前将“特色示范课堂”光盘及其教学设计报吴忠市教育局教研室,由市教育局组织专家评审。
七、竞赛要求
(一)以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为主要学科,挖掘课程思想内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二)以语文课、历史课为重点学科,利用课程中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历史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三)各县(市、区)和市区各学校要把“特色示范课堂”创建活动与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将“特色示范课堂”创建活动纳入主题党日活动之中,通过组织党员教师和入党积极分子参加赛课、观课、议课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党建活动内容,拓展党建活动形式,增强党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凡党员教师上课,一定要佩戴党员徽章。
(四)上报的课例内容包括教学视频光盘及教学设计文本一式三份。课例视频格式Mp4或avi,时长40-45分钟;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片头须显示标题、作者和单位。教学设计文本包括题目、作者信息、正文等;除题目用4号宋体外,其余内容均为小4号宋体、1.5倍行距;表格内容为5号宋体;插入的图片内容要清晰。联系人:吴忠市教研室 张廷辰;联系电话:0953-2013502;邮箱:zhangtingchen@126.com
(五)各县(市、区)需统一填写“特色示范课堂”优课报名表,详见附件2。
八、评课标准
评课标准详见附件1“特色示范课堂”优课评价表
九、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按照30%的比例设一等奖若干名,按照70%的比例设二等奖,由市教育局颁发活动证书进行表彰。市级优课评选结束后,将按照自治区规定的数目推选优课参加区级评选。
附件:1.“特色示范课堂”优课评价表
2.“特色示范课堂”优课报名表
吴忠市教育局
2018年3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特色示范课堂”优课评价表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指标内容 | 权重 |
特色指标 | 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语文课、历史课 | 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挖掘课程思想内涵,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语文课、历史课利用课程中语言文字、传统文化、历史等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 30 |
示范指标 | 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一致。教学设计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结构完整。内容与学情分析准确、全面;目标明确、具体、可检测,重难点突出;教学活动设计详实,操作性强。 | 10 |
教学实施 | 教学环节完整,课堂容量适当,时间分配合理,教学过程紧凑流畅。 | 10 | |
教师基本功扎实,语言规范;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策略有效;注重教学生成,反馈和评价及时恰当。 | 10 | ||
教学面向全体,注重学思结合,注重学生差异,能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 | 10 | ||
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合理选择、整合和应用数字教育资源,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 10 | ||
教学效果 | 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 | 5 | |
全体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 10 | ||
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在学科思维、实践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 5 |
附件2
“特色示范课堂”优课报名表
报送单位: 联系人姓名及电话: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党员 | 农村 | 学科 | 学段(小、 初、高) | 手机号码 | 工作单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各单位上报优课名单时序号排序按照小学、初中、高中的顺序依次进行。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