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畜牧业全链条防控和系统治理要求,我市吹响防控“冲锋号”,聚焦重大动物疫病和重要人畜共患病防控、畜禽养殖全链条智慧监管、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分类施策紧抓强制免疫、动物检疫过程监管等工作,筑牢动物疫病防控屏障,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聚焦疫病防控,抓好监测预警。采取规模场程序化免疫,中小养殖户和散养户集中免疫与定期补免的免疫方式,推动“先打后补”改革全面落实。发挥区、市、县三级兽医实验室技术优势,采取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针对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等14种动物疫病,开展养殖、运输、交易、屠宰及无害化处理等关键环节免疫效果评价和病原学监测排查,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二是聚焦动物检疫,抓好智慧监管。应用畜禽免疫标识构建免疫补贴、产业补贴、养殖保险、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等“一畜一码”的可追溯体系,确保产业资金补贴到畜。建立监测反馈制度,开展畜禽养殖全链条线上监管,指导养殖场户如实填报产地检疫申报记录,督导屠宰企业按规开展屠宰环节查验、检验、消毒等工作,监督官方兽医履行检疫和监管职责,环环相扣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聚焦区域防控,抓好分类施策。利通区联动多部门开展春防动员会,明确责任分工发挥部门优势,精准协作促进产业发展。青铜峡市迁移整合“宁夏牧运通”和“钉钉”系统历年防疫数据,工作效率大幅提升。红寺堡克服乡镇工作人员短缺困难,县级疾控人员深入一线督导集中防疫工作。盐池县开展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集中免疫工作,防范化解疫病发生风险。同心县积极争取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0万元,邀请区、市两级专家结合产业发展,对100名动物疫病防治员、乡村兽医、官方兽医、屠宰企业和肉食品厂管理人员、肉品品质检验员、屠宰工人等人员开展5天集中培训,致力于提升畜牧兽医人才队伍专业素养。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