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各工(农)业园区管委会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局属各有关单位,各相关企业:
3月31日,江西南昌发生大风雷电和强降雨天气,造成4人死亡10人受伤;重庆东北部、安徽西南部、湖北东南部等多地出现雷暴大风或冰暴等强对流天气。4月2日18时,中央气象台对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湖北东南部、湖南东部和中南部、江西、浙江西部、福建西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历史首次发出强对流橙色预警。我市虽然地处干旱少雨地区,但2022年“7·10”强降雨教训深刻,损失不可估量。4月18日全市出现降水天气,其中青铜峡市北部达暴雨,多个地区达大雨,5月宁夏将正式进入汛期,汛期洪涝干旱和极端灾害性天气多发频发,强降水、大风等灾害性天气也将增多,天气变化较为复杂,防灾减灾形势较为严峻。为全面做好住建领域防汛工作,根据《自治区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关于印发2024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宁应急指(汛)发〔2024〕1号)《自治区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暴雨洪涝临灾应对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宁应急指(汛)办发〔2024〕7号)精神,现就做好全市住建领域防汛工作通知如下:
一、深入开展建筑施工防坍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各县(市、区)、各工(农)业园区管委会建设主管部门,各相关企业要认真分析查找汛期安全生产工作薄弱环节,全面开展建筑施工领域大排查:一是对基坑、沟槽等危大工程及各类砖砌体墙及地下室工程的挡、排水措施,加强变形、沉降监测。加强对斜坡、高切坡附近建筑工程的监督检查和日常巡查,严禁在斜坡、高切坡上方及坡脚乱挖、乱建宿舍、仓库等临时设施、随意堆放材料等,防止发生土方坍塌事故。二是加强对高处作业防坠措施落实的检查,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按照规定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遇大风、雷雨等极端天气时,要按照有关规定立即停止室外高处作业。三是加大对建筑起重机械基础、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和脚手架的检查力度,施工起重机械设备和脚手架的避雷设施必须完善,要认真检查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的附墙设施和脚手架的拉结设施,确保附着和拉结的有效性。对起重机械基础排水措施、安全保护装置等内容进行重点排查,提高设备抗风、防雨、防雷击和防倒塌性能。四是加强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箱体、线路、设备的防雨防潮措施及绝缘、接地、漏电保护等安全保护措施的检查。五是工地围挡内外侧严禁堆积土和砂石料等重物,对砌体围墙要制定施工方案,严格落实技术措施,确保围墙坚固、稳定,对出现倾斜、裂纹等现象的围墙,要及时采取措施整改,对位于学校、集贸市场、城区人行路边等人口密集地段的施工临时围挡,要进行重点检查排查,及时消除隐患。六是加强对施工现场宿舍、办公室、仓库以及围墙等临时设施的检查,防止发生宿舍、围墙倒塌事故,对于搭设在高边坡下的工棚、存在安全隐患难以确保人身安全的设施要坚决予以拆除,杜绝群死群伤坍塌事故的发生。对现场板报、制度牌、广告牌等,要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倒塌伤人。(责任单位:建管科,建管站、质监站,各县<市、区>、各工<农>业园区管委会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以下不再单列)
二、加强物业服务项目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巡查、维修和养护。各县(市、区)、各工(农)业园区管委会房地产及物业主管部门,各相关企业要认真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开展汛前安全检查,逐一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设备的巡查、维修和养护。重点检查低洼地区和配备有地下车库的物业服务项目及各类建筑物,制作地下车库分布图,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落实地下建筑物防汛隐患整改工作,建立问题隐患整改销号台账,确保各类隐患问题整改不留死角、不留盲区。要督促物业服务企业要制定防汛应急预案,做好沙袋、挡板、雨衣、雨靴、潜水泵等应急抢险物资储备,不断补齐设施短板,强化薄弱环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责任单位:房管科,保障房服务中心)
三、持续开展农村危房建设安全管理。各县(市、区)、各工(农)业园区管委会农村住房主管部门要严格做好农村住房防灾减灾和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持续开展农村危窑危房改造“清零”专项行动,做到即增即改,全面巩固住房安全保障成果,实现危窑危房动态清零。对农户自建房屋开展日常巡查和技术指导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增强住房防灾减灾能力。要结合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扎实推进农村房屋承载体普查工作,动态监测农村危房,对发现确有安全隐患、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房,要告知农户及时搬离,并通过危房改造或其他有效措施保障其住房安全。(责任单位:城建科,村镇中心)
四、组织开展城市排水防涝设施设备检查。各县(市、区)、各工(农)业园区管委会市政公用主管部门,各相关企业要清醒认识强降水、大风等灾害天气可能造成的城市内涝和次生灾害等自然灾害的危险性,坚决克服麻痹大意思想,细化各项排水防涝措施,确保责任到岗、到人,层层抓好落实,做好城市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各项准备,严防“断路”极端情况出现。一是加强汛期和降雨期间的排水防涝设施检查,及时补齐或更换丢失、破损的窑井盖等设施;二是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积水点(易涝点)周边信号灯、路灯等设备的排查防护,防止发生行人触电事故;在进行管道清淤等有限空间作业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安全事故;三是要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对负责领域内的城市道路、桥梁、排水管网、污水厂站、路灯等市政设施开展一次地毯式排查,把隐患排查工作做早做细做实。针对排查出的问题,要立即整改到位,确保各类市政设施安全平稳度汛。四是落实好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对实施的城市防洪排排涝提升改造、城市内涝治理、排水管网修复等项目,要组织好参建各方主体,健全应急响应体系,常态化管控现场风险隐患,极端天气做好上游引流、基坑沟槽排水工作,防范事故发生。(责任单位:公用科,市政管理中心)
五、强化防汛备汛应急保障。各县(市、区)、各工(农)业园区管委会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和雨量变化,加强与气象、水务、自然资源、应急等部门联系协作,及时共享信息,做好预警预报传达响应工作,结合预报预警落实分级分类响应,将安全管控措施与灾害等级对应,确保预警“叫应”机制运行健全有序、灾前安全管控措施精准有效。切实落实好防汛物资、器械储备和抢修队伍组织,进一步做好设施设备的巡查维护,确保能够及时处置突发事故,保障汛期城市道路桥梁、供水、供气和污水处理运行稳定。(责任单位:公用科,市政管理中心)
六、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力度。各县(市、区)、各工(农)业园区管委会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各相关企业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不断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始终把风险想在前、把隐患查在前、把漏洞补在前,做到教育培训、风险辨识、隐患排查、问题整改、防汛预案、应急演练、物资储备、队伍建设、预报预警、应急处置等灾害防治措施“十到位”,开展隐患排查要细要实,要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拉出整改责任清单,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落实隐患问题整改挂号、销号、动态管理制度,对风险隐患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整改治理的,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治理方案,并落实应急度汛措施,提高自然灾害抵御能力,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责任单位:局属各相关单位)
七、严格落实应急值班值守。各县(市、区)、各工(农)业园区管委会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各相关企业要提高认识,严格落实汛期应急值班值守,要加强对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分析研判,努力提高值班值守工作能力和质量。重大紧急信息实行首接直报制,突发事件从事发到报市安委办不得超过1个小时;特别重大紧急情况,不得超过20分钟。严格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和外出报备制度,严肃值班值守工作纪律,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切实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管理到位,严禁出现缺岗、脱岗、顶岗问题。(责任单位:局属各相关单位)
附件:吴忠市住建局2024年度防汛工作任务清单
吴忠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安全生产委员会
2024年4月19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