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寺堡区教育局,市直属有关学校,机关各科室:
1月19日,市人民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太阳山一贯制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根据2022年《吴忠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5)》决议,现将《进一步推进太阳山九年一贯制学校结对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吴忠市教育局
2022年2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进一步推进太阳山九年一贯制学校结对帮扶
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教育厅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教发〔2021〕113号)文件及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部署要求,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接续推动全市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支持红寺堡区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推进市直属学校与太阳山九年一贯制学校帮扶工作,着力提升该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提升该校教育教学水平为目标,充分发挥吴忠市、红寺堡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太阳山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扶持力度,帮助学校进一步转变办学思想,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补短板,强弱项,推动该校在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中提档升级,共同进步。
二、工作原则
根据结对学校的优势,明确帮扶目标,切实落实好合作共进双方的具体责任。根据太阳山中学的短板和弱项,实施有的放矢的精准帮扶。整合有效资源,与发展教研共同体等工作结合起来,精准施策,共同推进。
三、结对帮扶对象及时限
继续由吴忠市第四中学担任太阳山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结对帮扶学校。为确保帮扶实效,结对帮扶时限暂定为6个学年,自2022年春季开学执行。
四、工作内容
(一)教师支教帮扶。每学年共选派11名教师到太阳山九年一贯制学校支教,其中,小学2名,由盛元小学派出;初中9名,吴忠四中每学年选派3名教师支教,市直属其他学校选派3名,红寺堡区属中学选派3名。按照“一个学科一名骨干”的原则,支教教师须为名师、骨干教师或优秀教师,重点解决好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老师的选派,每轮支教期为3年,具体选派学科由双方教育局协调,确保学科精准。
(二)教研倾斜帮扶。一是积极开展联片教研活动,由吴忠市教研室牵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在该学校开展针对性的送教下乡、公开课研讨等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得少于1次,每年不得少于2次。红寺堡教育局也要主动作为,结合本地实际,在该校开展联片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得少于2次,每年不得少于4次。二是吴忠市第四中学、盛元小学要制定翔实的帮扶方案,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加强双方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每年都要制定实践性强、实效性高的教研活动计划。吴忠市第四中学每学期不得少于4次,每年不得少于8次,吴忠市盛元小学每学期不得少于2次,每年不得少于4次。
(三)升学政策支持。太阳山中学初中升高中时在实行自治区六盘山和育才两所优质高中的招生优惠政策外,同时享受利通区县域内学生享有同等待遇,按照考生填报志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共20人(须有两年及以上学籍,招生计划从红寺堡总计划中调剂),其中:吴忠中学5人、秦宁中学5人、吴忠回中5人、吴忠高级中学(含音体美特长生)5人。红寺堡区内继续保留按比例招生政策不变,该招生优惠政策连续执行3年,之后逐年减少招生名额再执行3年,一共6年,其间如遇国家、自治区政策调整,无法继续该优惠政策则停止执行。
(四)建立激励机制。从2022年秋季开始,每轮支教周期为3年。支教教师在支教期间,享受农村教师补贴和乡镇工作人员补贴政策,评优选先、年终考核、职称评聘实行倾斜政策,派出学校要制定科学、客观的优抚政策,支教工作结束后,市教育局颁发支教证书。红寺堡区教育局也要研究制定相应工作激励措施。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市教育局和红寺堡教育局负责本方案实施的指导、协调和监督,解决帮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市属各学校负责对本辖区、本学校方案实施负总责,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确保完成工作任务。
(二)资源共享。各结对帮扶学校对现有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和设备进行有效整合,探索推进“互联网+教育”“空中课堂”资源互联互通,确保优质教育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
(三)加强督导。市教育局教育科、督导科要协调推进领导包县(区)督导,对结对帮扶工作进行不定期督导检查,对实施不力的学校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
(四)捆绑考评。将市区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开展情况与学校工作进行捆绑式考核,作为学校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市属结对帮扶学校、红寺堡区要切实加强领导,对结对帮扶方案的制定和工作推进加强督促检查,确保组织到位、责任到位、保障到位。承担结对帮扶任务的学校要从大局出发,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妥善处理帮扶与学校发展的关系,全面落实帮扶措施,确保帮扶工作顺利推进。
(二)明确职责。各相关学校要把结对帮扶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做好活动安排。结对学校双方要加强联系,深入了解,针对帮扶学校存在的薄弱环节,共同制定操作性强的活动方案和学年结对帮扶计划,确定结对帮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具体措施,建立校际间结对帮扶工作制度,制定结对帮扶计划,精心组织,落实责任。活动方案、帮扶计划于2月20日前报至市教育局。
(三)总结宣传。市教育局教研室、红寺堡区教育局要密切关注结对学校活动的进展情况,总结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按照学期上报,结对学校要通过工作简报、小结等形式及时上报市教育局,支教教师每学期上报工作总结到学校,推动结对帮扶工作稳步发展。
(四)确保安全。在支教帮扶工作中,学校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切实关心参与结对帮扶活动的校长、教师及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生活待遇,统筹安排双方学校互派人员的交通和食宿安全,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