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运管局,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局属各单位、科室: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要求,着力解决当前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进一步强化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推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根据《吴忠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市政府要求,现将《吴忠市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抓好落实。
吴忠市交通运输局
2018年4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吴忠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 2018年4月13日印发
吴忠市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风险分级
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及吴忠市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任务,强化安全风险管控,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和《吴忠市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深入推进交通运输行业各领域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以下简称“两体系”建设),实现安全风险管控制度化、清单化、标准化,持续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二、工作目标
坚持“政府引导、标准先行、分级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围绕双重预防体系的总体要求,采用最简单、最直观的方式,查找和辨识企业存在的风险点和危险源,逐一采取可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和控制措施,真正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2018年7月底前,交通运输系统重点企业建成较为完善、有效运行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2018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三、工作任务
(一)企业层面
1、排查风险点。各企业围绕原辅材料、设备设施、生产工艺、人员行为、场所环境、安全管理等环节,全方位、全过程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辨识每个风险点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确定风险类别,建立风险点和危险源辨识清单。
2、确定风险等级。企业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安全生产风险等级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并依据安全生产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评价及风险分级清单以及数据库,绘制公司级、车间(部门、班组、线路、航线)“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3、明确管控措施。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组织制定包括工程控制、管理(行政)控制、个体防护控制、应急控制等典型风险管控措施,制作企业安全风险防控清单,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公司、车间、部门、班组、岗位),落实具体责任单位、责任人,尤其要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风险的生产区域、岗位的重点管控。已经注册登录宁夏风险防控和隐患治理信息系统的在线企业,风险点要录入数据库,风险管控清单经公示后在系统申请报备后投入使用。
4、实施风险公告警示。公布本企业的风险等级和风险管控清单,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按照现场管理可视化要求,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告知栏,制作岗位风险告知和应急处置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安全风险、危险有害因素、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完善警示标志,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5、强化隐患排查治理。风险管控措施失效或弱化极易形成隐患,酿成事故。企业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制度,结合安全风险分级结果和相应管控措施,健全完善公司级、车间(部门)级、班组级、岗位级隐患排查清单,明确排查事项、内容和频次,突出各级风险管控措施执行的有效性,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企业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
(二)部门层面
各级运管部门、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局公路科、局海事科要组织开展交通运输企业及重点领域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
(1)局安委办(运输科):监督指导交通运输各级各部门开展“两体系”建设,汇总建立交通运输行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行业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健全完善应急响应体制机制,提高行业应急保障水平。
(2)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组织指导辖区运管、公路、海事部门,交通企业开展“两体系”建设,汇总建立行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本地交通运输行业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健全完善应急响应体制机制,提高行业应急保障水平。
(3)运管部门:研究制定道路运输领域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辨识评估标准,评定道路运输安全风险等级,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完善各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实施动态、精准监管。
(4)公路科:研究制定道路施工企业或施工项目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全面开展公路建设领域安全风险普查、评估及风险分级,建立完善各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分别建立行业安全风险数据库,分类绘制行业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5)公路管理部门:研究制定公路桥梁通行和养护作业安全风险分级标准,开展“两体系”建设,完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
(6)海事科:研究制定航道通行、水上施工、水上运输、船舶及浮动设施安全风险分级标准,开展指导水运企业、水上施工企业“两体系”建设。
四、实施步骤
(一)安排部署阶段(2018年4月15日前)。市运管局、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安排部署“两体系”建设工作。公路管理部门、运输科、公路科、海事科可参照本行业已有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或借鉴外省、市成熟经验,制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分级标准,确保标准和流程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二)专题培训阶段(2018年4月25日前)。按照分类指导、分级组织的原则,参照《吴忠市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指导手册》和自行确定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专题培训,掌握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要领、主要内容和工作流程等知识,充分发动,全员参与“两体系”建设工作。
(三)试点推进阶段(2018年7月底前)。各级各部门督促、指导企业开展“两体系”建设工作。市安委办委托专家技术指导组,采取培训教育、技术指导、集中帮扶等形式组织行业监管部门、企业开展“两体系”建设。
(四)全面落实阶段(2018年10月底前)。在组织重点企业开展“两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各行业所有企业完成“两体系”建设工作。
(五)建立体系阶段(2019年6月底前)。各行业监管部门根据行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风险分级结果,在2019年3月底前建立区域性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区域性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6月底前,建立全市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全行业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六)考评验收阶段。此项工作纳入年度安全生产效能目标考核内容进行考核,作为年终安全生产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以局主管领导为组长,各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两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统一思想,落实人员,积极作为,切实将“两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时间进度和工作要求,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
(二)强化示范带动。在推进“两体系”建设中,选择一批基础好、安全管理水平较高、在同类型企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两体系”建设的带动者,积极探索总结有效做法,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强化示范带动,实施整体推进。
(三)强化督查检查。局安委办将始终跟进“两体系”建设任务完成情况、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际运行情况。不定期开展经验交流和跟踪督办,适时进行督查检查,督查情况予以通报。
请各级各部门按照工作阶段要求,及时向局安委办上报工作方案、阶段性工作小结和工作总结。
联系人:杨慧萍,联系电话:(0953)2120165
邮箱:ysk2120165@163.com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