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及时掌握2025年吴忠市新收获小麦质量安全状况,进一步加强粮食质量安全风险控制和管理,服务保障粮食收购工作,吴忠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组织开展了全市新收获小麦质量安全监测工作。
吴忠市各县(市、区)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部门在小麦收获的第一时间,运用全国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信息系统共采集春小麦质量样品27份,覆盖了吴忠市5个县(市、区)19个乡(镇)24个行政村,品种有宁春4号、宁春55号、宁春59号、宁春62号、榆8号等,其中,宁春4号占春小麦样品总数的84%。样品在宁夏粮油产品质检中心进行了集中会检,检测项目主要为常规质量指标和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硬度指数等品质指标,共获得检验数据351个。
一、整体质量情况
吴忠市整体质量较好。采集样品27份,涉及5个县(市、区)19个乡镇24个行政村。容重平均值792g/L,较上年降低2g/L,变幅751g/L~847g/L,一等至三等比例分别为59.3%、29.6%、11.1%,一等比例较上年降低8.6个百分点,中等以上占100%,较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千粒重平均值47.1g,较上年提高1.6g,变幅25.8g~56.7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2.1%,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变幅0.3%~5.3%,符合一等(≤6.0%)比例为100%,与上年持平。硬度指数平均值67.6,较上年提高5.4,变幅62.3~73.2,硬质小麦(≥60)比例为100%,与上年持平。内在品质方面:籽粒湿面筋含量平均值28.0%,较上年降低1.5个百分点,变幅21.9%~32.2%。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13.0%,较上年降低1.0个百分点,变幅10.7%~14.5%。
二、各县区质量状况
(一)利通区。整体质量较上年有所下降。采集样品3份,涉及3个乡镇3个行政村。容重平均值789g/L,较上年降低3g/L,变幅773g/L~803g/L,一等、二等比例分别为66.7%、33.3%,一等比例较上年降低8.3个百分点。千粒重平均值49.3 g,较上年提高3.3g,变幅48.2g~50.0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3.3%,较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变幅1.0%~5.3%,符合一等(≤6.0%)比例为100%,与上年持平。硬度指数平均值70.0,较上年提高7.2,变幅68.2~73.2,硬质小麦(≥60)比例为100%。内在品质方面:籽粒湿面筋含量平均值29.2%,较上年降低9.4个百分点,变幅29.0%~29.3%;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13.4%,较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
(二)红寺堡区。整体质量为全区较高水平。采集样品4份,涉及3个乡镇4个行政村。容重平均值809g/L,较上年提高1g/L,变幅775g/L~847g/L,一等、二等比例分别为50%、50%,一等比例较上年降低35.7个百分点,二等以上比例为100%,与上年持平。千粒重平均值48.3g,较上年提高2.0g,变幅43.3g~52.4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1.6%,较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变幅0.3%~4.2%,符合一等(≤6.0%)比例为100%,与上年持平。硬度指数平均值69.8,较上年提高7.7,变幅69.6~70.0,硬质小麦(≥60)比例为100 %。内在品质方面:籽粒湿面筋含量平均值31.5%,较上年降低0.5个百分点,变幅30.9%~31.9%。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14.3%,较上年降低0.8个百分点,变幅14.2%~14.5%。容重达到800g/L以上的占比为50%,为全区最好水平,其中大河乡大河村种植的宁春4号品种容重为847g/L,为全区最高水平;红寺堡镇朝阳村种植的宁春4号品种容重为840g/L,质量表现较好。
(三)青铜峡市。整体质量较好。采集样品11份,涉及6个乡镇8个行政村。容重平均值795g/L,较上年降低5g/L,变幅783g/L~813g/L;一等、二等比例分别为72.7%、27.3%,一等比例较上年降低5.9个百分点,中等以上占100%,与上年持平。千粒重平均值48.2g,较上年提高1.3g,变幅43.3g~56.7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2.3%,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变幅0.9%~3.6%,符合一等(≤6.0%)比例为100%,与上年持平。硬度指数平均值66.2,较上年提高4.2,变幅62.3~71.6,硬质小麦(≥60)比例为100%。内在品质方面:籽粒湿面筋含量平均值25.8%,较上年降低2.8个百分点,变幅21.9%~30.7%;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12.2%,较上年降低1.3个百分点,变幅10.7%~14.1%。
(四)盐池县。整体质量良好。采集样品1份,涉及1个乡镇1个行政村,种植品种为榆8号。容重754g/L(三等),较上年提高1g/L。千粒重25.8g,较上年降低5.4g。不完善粒率1.1%,较上年降低1.5个百分点,符合一等(≤6.0%)的比例要求。硬度指数69.3,较上年提高7.2,为硬质小麦(≥60)。内在品质方面:籽粒湿面筋含量31.5%,较上年降低1.1个百分点。粗蛋白质含量14.1%,较上年降低1.5个百分点。
(五)同心县。整体质量好于上年。采集样品8份,涉及6个乡镇8个行政村。容重平均值787g/L,较上年提高9g/L,变幅751g/L~817g/L,一等至三等比例分别为50.0%、25.0%、25.0%,一等比例较上年提高21.4个百分点,中等以上占100%,较上年提高14.3个百分点。千粒重平均值46.9g,较上年提高1.9g,变幅43.4g~51.4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1.6%,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变幅0.4%~2.4%,符合一等(≤6.0%)比例为100%。硬度指数平均值67.3,较上年提高4.8,变幅64.6~69.3,硬质小麦(≥60)比例为100 %。内在品质方面:籽粒湿面筋含量平均值28.4%,较上年降低2.3个百分点,变幅25.7%~32.2%。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13.3%,较上年降低1.5个百分点,变幅12.1%~14.4%。
三、原粮储备生产基地质量状况
为全面掌握青铜峡市原粮储备生产基地小麦质量安全状况,采集原粮基地春小麦样品5份,涉及5个乡(镇)5个行政村,品种均为宁春4号。容重平均值788g/L,较上年降低7g/L,一等、二等比例分别为40%、60%,一等比例较上年降低20个百分点,二等以上占100%,与上年持平。千粒重平均值48.1g,较上年提高1.5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2.3%,较上年降低0.3个百分点,符合一等(≤6.0%)比例为100%,与上年持平。硬度指数平均值65.9,较上年提高4.9,硬质小麦(≥60)比例为100%。籽粒湿面筋含量平均值25.2%,较上年降低3.0个百分点。粗蛋白质含量平均值11.8%,较上年降低1.4个百分点。
四、有关建议
综合分析监测数据,在质量方面,2025年我市新收获小麦整体质量为近三年较好水平,平均容重达一等要求,容重达到800g/L以上的占比为33.3%。在品种方面,宁春4号仍然是我市春小麦种植的主导品种,宁春4号占本市样品总数的84%。对比近年来监测数据,宁春4号小麦质量指标因县因地表现有差异,品质指标中湿面筋含量在21.9%~32.2%之间,粗蛋白质含量在10.7%~14.5%之间。
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提升优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加强小麦种植栽培、田间管理和收割晾晒等新技术运用推广,形成以宁春4号春小麦为主,其他优质小麦新品种体系,优粮优种,增产增收,保障我市粮食安全。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