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及时掌握2024年全市稻谷质量品质状况,进一步加强粮食质量安全风险防控,保障粮食质量安全,按照《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做好2024年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的通知》(宁粮仓〔2024〕43号)要求,我局组织开展了2024年新收获稻谷品质测报工作,具体报告如下:
一、品质测报情况
全市稻谷品质测报共采集新收获稻谷样品58份,涉及利通区和青铜峡市,主要有宁粳50号、宁粳70号、稻花香2号、秋优88、松辽6号、长粒优、中科805、中科发5号等19个品种,检测项目为《GB/T17891-2017 优质稻谷》规定的指标。总体来看,2024年我市新收获稻谷整体质量品质较好,出糙率和整精米率一等比例较上年有所提升,超九成达到一等以上,整精米率平均值为一等,全部达到优质稻谷标准的样品比例为79.3%,整体质量为全区最好水平。
品质方面:直链淀粉平均值17.4%,较上年降低1.0个百分点,变幅15.4%~18.6%,达到优质稻谷比例为100%,与上年持平;垩白度平均值4.7%,较上年增加1.3个百分点,变幅0.4%~13.8%,达到优质稻谷比例为79.3%,较上年降低16.7个百分点;食味品质评分平均值86分,较上年增加3分,变幅83分~92分,达到优质稻谷比例为100%,与上年持平;整精米率平均值66.7%,较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变幅54.2%~73.9%,达到优质稻谷比例98.3%,较上年降低0.4个百分点。以上4项全部达到优质稻谷标准达标率为79.3%,较上年降低15.4个百分点。
(一)利通区
采集样品24份,主要涉及宁粳50号、宁粳70号、中科805、稻花香2号、长粒优等15个品种。
品质方面:直链淀粉平均值17.5%,较上年降低0.9个百分点,变幅16.5%~18.3%,达到优质稻谷的比例为100%,与上年持平;垩白度平均值4.8%,较上年增加1.3个百分点,变幅0.4%~11.8%,达到优质稻谷比例为75.0%,较上年降低20.7个百分点;食味品质评分平均值87分,较上年增加4分,变幅83分~91分,达到优质稻谷比例为100%,与上年持平;整精米率平均值66.4%,较上年增加1.2个百分点,变幅54.2%~73.9%,达到优质稻谷比例95.8%,较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以上4项全部达到优质稻谷标准达标率为75.0%,较上年降低16.3个百分点。在马莲渠乡廖桥村种植的稻花香2号、在扁担沟镇黄沙窝村1队种植的龙稻18,表现均达到优质稻谷一等。
(二)青铜峡市
采集样品34份,主要涉及宁粳43号、宁粳50号、吉粳105、吉粳816、秋优88、松辽6号、中科804、中科发5号8个品种。
品质方面:直链淀粉平均值17.2%,较上年降低1.1个百分点,变幅15.4%~18.6%,达到优质稻谷比例为100%,与上年持平;垩白度平均值4.7%,较上年增加1.4个百分点,变幅1.3%~13.8%,达到优质稻谷比例为82.4%,较上年降低13.8个百分点;食味品质评分平均值86分,较上年增加3分,变幅83分~92分,达到优质稻谷比例为100%,与上年持平;整精米率平均值66.8%,较上年增加0.5个百分点,变幅58.0%~72.2%,达到优质稻谷比例100%,与上年持平。以上4项全部达到优质稻谷标准达标率为82.4%,较上年降低13.8个百分点。在叶盛镇叶盛村2组、蒋滩村2组种植的中科发5号,在大坝镇王老滩村种植的秋优88,在陈袁滩镇沙坝湾村2队种植的宁粳50号,表现均达到优质稻谷一等。
综合质量品质测报结果分析,2024年全市稻谷品质整体呈现整精米率高、食味品质好的特点。全市优质稻谷特性表现良好的有:宁粳43号、宁粳50号、宁粳57号、中科发5号,代表数量较多,种植均表现为优质稻谷,且整精米率平均值均在一等以上,建议持续推广种植;秋优88种植表现为优质稻谷,九成以上达到优质稻谷,建议推广种植;长粒优种植表现为优质稻谷,八成以上达到优质稻谷,建议推广种植。
二、存在问题
(一)优质稻谷品种规模化种植有待提高。2024年新收获稻谷采集样品涉及19个品种,较上年有所增加,呈现品种多而杂的特点。受稻谷种植面积减少的影响,优质主导品种的种植较为分散,单一主导品种种植难以形成规模,存在优质稻谷主导品种种植分散不集中,规模化种植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垩白度偏高影响稻谷品质和优质稻谷达标率,不利于我市大米品质影响力提升。气象条件是影响稻谷整精米率和垩白度变化的重要因素。今年9月中上旬稻谷灌浆期持续半个多月的降雨,使得稻谷籽粒饱满,整精米率高,但过多雨水也增加了稻谷田间管理的难度,稻谷病虫害容易发生,稻谷不完善粒较往年有所增加。从未达到优质稻谷标准品种和样品的检测数据看,未能达标的品种全部是垩白度超标(>6.0%)。垩白度高低受品种、地理位置、栽培技术、气候环境等影响较大,垩白度偏高影响宁夏大米外观品质、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不利于我市大米品质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
三、建议
(一)加大优质稻谷品种规模化种植力度。品质测报结果显示,宁粳43号、宁粳50号、秋优88、中科804、天隆优619、长粒优、中科发5号、松辽6号连续2年监测达到优质稻谷;宁粳43号、宁粳50号、秋优88、长粒优、中科发5号在各地区种植其优质稻谷特性表现突出,质量品质指标表现良好;今年种植的中科804、龙稻18表现为优质稻谷一等。建议结合市场需求,因地制宜调整种植品种结构,指导农户选种在本地区表现稳定、抗寒抗旱能力强、具有优质品质特性的稻谷品种,大力推广优质稻谷品种规模化种植,提高种植效益,实现“优粮优价”。
(二)加大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力度。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稻谷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的指导力度,针对不同品种,针对性指导种植栽培技术,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新技术运用,并结合气候变化,指导农户科学开展播种、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有效提高优质稻谷质量品质稳定性。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