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加快服务业发展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重点,突出规划引领,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推进力度,狠抓政策落实,全市服务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2016年来我市共争取国家及自治区服务业引导资金项目42个,落实资金8580万元,占全区的20.6%。2021年自治区预算草案安排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1亿元,为做好2021年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争取工作,力争更多项目列入自治区计划盘子,我委认真梳理了项目申报要点,为各地各部门相关企业及项目高效、精准的争取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提供指导。
一、项目支持范围
(一)聚焦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发展短板,支持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住宿餐饮、商贸业、家庭和社区服务、物流仓储、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节能环保等行业建设项目(具体领域见附件),引导传统服务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增强服务供给能力。
(二)以现有服务平台为基础,以大数据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三)推动服务业同制造业、农业深度融合,助力中南部地区消费减贫。
※ 不支持各类房地产项目和以各种形式参与政府投资以及基础性能源(煤电油气等)储备供应等服务业建设项目。
二、项目申报条件
(一)申报企业在我市依法注册原则上满两年,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管理规范,依法纳税,经营状况和信用良好,近三年未有违法违规违纪等情况。
(二)申报的建设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总投资规模原则上不低于300万元,且项目建设资金已基本落实,自有资金比例不低于总投资的1/3。
(三)项目按照固定资产投资有关管理规定,办理了规划、土地、备案(核准)、环评等各项建设手续。注意:以上手续办理时间应早于项目开工建设时间,不得补办。
(四)申报企业需编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和提供相关资料。
※ 不支持已获得自治区本级财政性资金支持、已获得自治区本级财政支持且未验收、申报企业与项目实施主体不一致、申报企业上年度净资产为负值、未经备案、企业法人及企业征信有不良记录或有其他违法违纪及失信等情况、不符合支持范围和申报条件的申报项目。
三、项目补助方式
项目补助方式为:直接补助和后补助。
(一)申报直接补助的建设项目,开工时间应在2020年1月以后,项目建设进度未超过三分之二。
(二)申报后补助的建设项目,开工时间应在2019年1月以后,建设进度已完成三分之二或者达到试运行条件。
四、申报注意事项
(一)申报时间要求。项目需于2021年3月25日前在所在地(县、区)发改部门进行申报。
(二)申报入库要求。项目需录入国家重大项目库本级储备库纳入三年滚动计划并逐级推送,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将项目统一报送至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服务业处),投资计划下达后逐月调度。
(三)申报材料要求。项目申报需提供自治区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建设项目汇总表、《资金申请报告》及项目前期手续相关资料,项目真实性承诺书。
附件
服务业建设项目支持方向
1、文化旅游。支持将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地域特色与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等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建设项目。支持文化+融合发展的建设项目和文化创意、旅游衍生品的设计研发及提升旅游品质、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旅游服务智慧化、数字化等综合类建设项目。支持数字出版、网络视听、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电子竞技等建设项目。
2、健康养老。支持建设医养结合、康养结合、康复护理、日常诊疗、健康咨询、中医保健、休闲养生、文化旅游、健康娱乐等融合发展的健康养老项目。支持建设降低意外风险、及时施救、日常监控、居家养老、远程诊疗等智慧化、信息化和与社区服务互补的建设项目。支持研发先进的老年人可穿戴、便携式健康监测、智能监护等设备的研发项目。
3、住宿餐饮。鼓励企业创新营销模式,推动夜间经济向“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多元消费转变。支持围绕文化、民俗、生态、健身娱乐、绿色农产品等特色化融合发展的休闲建设项目。支持企业建设提升服务智慧化、便捷化、数字化水平的服务类建设项目。
4、商贸业。支持传统业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进线上线下融合、供应链管理及互联互通、实体与网络销售优势互补,打造“智慧商店”智慧连超“智慧商圈”,提升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支持建设集“电子商务+智慧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于一体等新业态、新模式的综合电子商务建设项目。鼓励农业、工业、商业实体与电商企业合作建设产业间数据交换、信息共享等建设项目。
5、家政和社区。支持为解决城乡居民扶老养幼、社区照料、家政服务等生活突出问题,企业建设的“互联网+”信息化、智慧化、便捷化的综合服务建设项目。支持企业与社区、物业等共同建设提高服务效率和方便群众即时获得多项综合服务的建设项目。支持建设家政新业态和研发制造专业化设备、专用工具、智能产品等建设项目。
6、物流仓储。支持多联式、跟踪追溯、库存监控、冷链物流、城乡配送等降低成本、服务共享的建设项目。支持农产品“生鲜电子商务+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综合服务类项目。支持建设具有调配物流资源、信息共享、可视化管理等智慧化、信息化建设项目。支持补齐农产品冷链物流短板的农产品分拨、包装、预冷等综合服务建设项目。支持园区(企业)建设集仓储、物流、应急、贸易、质监、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物流中心。
7、信息服务。围绕智能终端、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5G等技术,建设促进产业提升服务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支持促进农业、工业和服务业跨行业融合、深度发展,建设便利高效共享公共服务平台、新业态等项目。支持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数字园区、服务业集聚区等建设降低企业成本的公共共享服务平台。
8、研发设计。支持绿色食品、清洁能源、枸杞、葡萄酒、奶产业、肉牛和滩羊等自治区重点特色产业的研发设计项目。支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建设计量测试、标准认证、中试验证等科技服务共享平台、科技创新平台等项目。支持技术转移转化、技术孵化、工业设计、科技咨询、知识产权、科技评估等特色和综合性科技服务类建设项目。
9、检验检测。支持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绿色食品、枸杞、葡萄酒、奶产业、肉牛和滩羊、生态环境、医疗诊疗、健康服务等生产和生活领域的检验检测类建设项目。支持面向生产制造、生产加工等全过程的分析、测试、检验、售后服务、设计开发等综合性服务建设项目。
10、节能环保。支持大型重点用能单位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对外开展专业化节能环保服务。支持建设生产和生活节能研发、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一站式”合同能源管理等综合服务类建设项目。支持产业集群、园区等企业建设的节能环保、家电回收等研发及提高服务效率、服务共享的信息化建设项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