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关联:http://jyt.nx.gov.cn/sviewp/AA0206DA-738C-47A6-A9D2-EA2556F1F3DD
《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业管理的实施意见》(宁教基办﹝2017﹞149号以下简称《意见》)于2017年10月30日正式印发实施。现将《意见》解读如下:
一、背景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管理,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自治区教育厅关于推进依法治教育 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初中以下学段推进创新素养教育试点的指导意见(试行)》为依据,结合全区义务教育发展实际,制定了《意见》,全面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作业管理。
二、《意见》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以全面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科课程标准要求为依据,准确把握作业的性质和功能,提高教师设计作业和运用作业改进教学的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切实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基本原则:
坚持主体性原则。教师要研究作业设计和布置的科学性、目的性和实效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特点、认知特点,精心筛选难易适度,设计具有创造性、科学性、趣味性、探索性的作业,提升运用作业改进教学能力,增强学生积极完成作业的兴趣。
坚持科学性原则。作业的设计与评价要结合课程标准和学习内容,明确学科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要求,全面、系统的理解学习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及相关要求,体现学科的整体计划性和课时的目标性。
坚持多样性原则。针对教学目标设计作业,以练习型、准备型作业为基础,以拓展型、创造型作业为重点,以口语交际、综合实践、实验操作、小组合作型作业为补充,切实改变以知识再现、概念记忆、机械训练、模仿重复为主的单一的传统作业形式,逐步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坚持发展性原则。作业评价要淡化横向比较,发挥作业的教学诊断和改进功能。教师既要关注作业的正确和错误,更要关注作业过程和方法,发挥作业巩固、检查、诊断、拓展等多方面的作用。
三、《意见》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作业的布置与管理。
教师要从学习活动整体考虑,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性、阶梯性,把握作业的难易与完成时间,科学、系统、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提倡“基本作业+弹性作业”模式,分层实施作业,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布置重在促进运用与学生自我体验的实践性作业,逐步解决以翻印配套练习或以套题、教辅练习代替作业的普遍现象,切实杜绝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作业,引导学生自觉预习、及时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积极探索建立《作业日志》,搭建学生、教师、家长多向评价和多向交流平台,完善相应的管理、监督责任体系,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不得要求家长对书面作业检查并签字,不得将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探索每周一天无作业日,倡导体育家庭作业制度。严禁教师以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二)落实作业的批改与反馈。
教师批改学生作业,原则上要求全批全改,及时批改。根据学科特点,做到总批与眉批相结合,眉批要细致具体,做到逐题批改,防止漏批、错批;批改要规范,能够引起学生注意。总批要有等级、时间以及激励性和指导性评语,要对学生作业存在问题或不足进行分析与指导,找到学生学习困难的症结,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同时,要及时研究、归纳学生共性的作业错误,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反馈改进教学过程。
教师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批阅结果,共性问题集体讲评,个别问题要面批矫正或予以个别辅导。要根据作业情况分析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根据作业错误查找学生思维上的障碍,通过讲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克服障碍,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经历“感知—体验—经验”的学习历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三)强化作业的控制与检查。
学校要建立作业总量控制和作业检查制度。利用“班班通”“人人通”和宁夏教育云等资源平台,探索建立各学科作业库,通过学科教师的合作研究,不断丰富和完善作业资源,达到集思广益、资源共享、减负增效的目的。要建立教务处牵头、年级组长协调、班主任负责、各科教师会商的工作机制,严格控制日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完成书面家庭作业的总时间最多不超过1小时,初中学生每天家庭作业时间控制在1.5小时之内。
学校要把作业管理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把作业评价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体系。逐步建立教师自评与同伴互评、学生座谈与家长访谈、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作业检查制度。定期检查和统计各年级作业的总量及批改情况,分析作业的质量。每学期至少开展两到三次优秀作业成果展评活动或作业问卷调查,总结好的经验,学习交流,树立典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意见》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作业管理与评价改革工作的领导,指导学校提升教育理念,完善并落实教学常规,改进教学管理。学校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积极推进作业改革。要通过家长学校等形式,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明确家长在作业中的参与角色仅是督促者、支持与鼓励者。
(二)加强教学研究
各级教科研部门要加强对作业的评价研究,及时总结和推广作业改革中的典型经验。学校要完善备课组工作制度,将作业研制与使用情况纳入日常教研工作;开展以作业与评价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帮助教师掌握作业设计、命题、批改分析、讲评等技能,提高教师运用作业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
(三)完善督导考核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学校的作业质量、作业负担等情况纳入督导内容,指导和督促中小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规范课程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对作业管理中问题较多、监管不力的学校要通报批评,以确保深化课程改革及培养中小学创新素养教育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咨询单位:吴忠市教育局
地 址:中央大道迎宾街449号
电 话:0953-2037961
传 真:0953-2037961
邮 箱:wzjybgs@163.com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