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优化营商环境措施》解读之九
11月13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吴忠市优化营商环境措施》,是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的第一个综合性指导文件,是市委、市政府着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培育形成竞争新优势,努力打造“六优”营商环境的重大举措。市委政研室对优化营商环境25条措施逐条解读,力求让广大干部群众全面了解掌握政策,积极参与优化营商环境,迅速形成亲商重商护商的浓厚氛围。
解决企业“融资难”方面1条:扩大涉企信贷增量。引导商业银行改造信贷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优化企业贷款审批和发放流程。不断创新信贷产品,开展活体、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推行商业银行“小微快贷”“税易贷”、企业无还本续贷。落实国家对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单户授信额度上限提至500万元政策。进一步降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担保费率,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年化担保费率不超过1.5%。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过程中,有的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惜贷不敢贷甚至抽贷断贷,造成企业流动性困难。我们在前期调研过程中,我市绝大多数企业也不同程度存在银行惜贷不敢贷甚至抽贷断贷造成经营困难情况。扩大涉企信贷增量就是要引导商业银行改造信贷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优化企业贷款审批和发放流程。不断创新信贷产品,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破解企业“用工难”方面1条:大力解决企业“用工难”。2019年6月底前,完善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就业服务平台(民生服务中心),对组织农村劳动力到企业初次就业1年以上,并签订劳动合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的人力资源机构、劳务经纪人等市场主体给予200元/人就业创业补贴,对自愿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劳务经纪人中的“4050”人员,纳入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范围;组织各类用工企业开展区内外院校专场招聘、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就业服务活动,每年组织开展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不少于1000人;2019年底前,在各工业园区建设一批公租房、“职工活动中心”、小学(幼儿园)、医疗、公交车站等一批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开通专线班车。
目前,我市面临大量人口闲置“无事可做”与企业大量岗位空置“无人可用”的窘境,闲置人口变成有用劳动力是必须要解决的难题。解决招工难、管理难、效率低,不但是解决企业用工难题,更是城镇化、工业化发展阶段亟须迈过去的一道坎,必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从财政补贴、学习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多方面综合发力,切实解决企业的“用工难”问题,实现群众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