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党委办公厅、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现就《意见》相关内容作以解读。
一、《意见》出台背景 : 2015年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37号文件),6月24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自治区党委、政府对贯彻落实37号文件高度重视,2016年3月31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宁党办[2016]28号),对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切实加强法律援助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二、《意见》确立的三个基本原则:一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维护人民大众的利益为出发点,让人民大众生活更加幸福,权利更有保障,并以此作为基点。二是促进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生命线,更是司法的生命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追求。《意见》从法律援助这个角度有力促进公平正义,使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更深入地发展。三是要推进改革创新。在理念上、制度上、工作方法上敢于突破旧框框、勇于创新。
三、《意见》的两个核心亮点: 一是扩面,二是提质。另外,根据四中全会的精神,要尽可能给予申诉法律援助,《意见》规定法律援助的律师代理申诉法律援助也是一个突出亮点。
四、扩大法律援助援助的范围的具体内容:一是《意见》扩大民事、行政法律援助的覆盖面,将劳动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药品、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进一步把经济困难标准由低保人口降低到低收入群体。二是进一步加强特定群体的法律援助工,重点是做好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军属等群体的法律援助工作,切实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三是实现法律援助咨询服务的全覆盖,建立多元化的服务平台,使法律咨询在一定程度上向全民开放。
五、《意见》把四类情形的法律援助申请免于经济状况审查:一是农民工请求支付劳动报酬、工伤赔偿、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纠纷;二是70岁以上以及患有重大疾病的人员;三是军人军属、烈士、病故军人的遗属;四是公民因病致贫、因支付基本教育费和因突发性灾害、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生活困难以及正在接受民政部门救助的。
六、《意见》进一步延伸法律援助服务领域:一是完善法律援助参与处理公共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信访案件、舆情研判处置机制。二是将“12348”与“110”“12345”“12315”等24条公共服务热线有效衔接,形成维权合力。三是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方便群众咨询、申请、代书等服务。四是拓展“12348”专业人员多语种等培训,疑难案件实行预约解答。五是加强异地协作机制,完善宁夏法律援助“一卡通”数据读取功能,实现各职能部门数据共享,满足群众基本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六是加强与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手机客户端等互联互通,解决偏远地区农村群众寻求法律服务难问题
七、《意见》在人权司法保障的规定和亮点:在刑事法律援助方面,一是1996年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可以提供法律援助,有的是应当提供,有的是可以提供。二是2012年的《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扩大了范围,比如原来是聋、哑、盲、未成年,后来又增加了负有刑事责任能力,但是又患有精神病的对象。三是原来只规定可能判处死刑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后来规定可能判处无期徒刑的也要提供法律援助。四是原来只限于审判阶段,后来就延伸到侦查起诉阶段。五是《意见》增加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律师将在法院和看守所值班,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后可以及时向值班律师咨询法律问题,获得法律援助。当事人在法院也可以直接获得法律援助,进一步增强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力度。六是《意见》将刑事法律援助扩大到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和刑事和解程序。七是《意见》将法援范围扩大到死刑复核程序,实现了从速裁程序到最终的死刑复核的全程介入,这样就能更好地保证公正司法,最大限度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八是《意见》规定加强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的法律援助,保证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法律援助到位。
八、提高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的保障机制:《意见》中明确了提高法律援助质量的保障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经费的保障体系。《意见》提出明确责任、分类负担、收支脱钩、全额保障的经费保障原则。总的来说,整个经费是以国家财政负担为主,适当地以社会上一些基金为辅,主要是纳入各级政府财政的序列。关键是全额保障。也就是说法律援助需要多少经费,不能说保障大部分,或者绝大部分,必须是百分之百全额保障。二是法律援助人员保障。现阶段的法律援助是以律师事务所承担任务为主,同时也有一定专职的法律援助律师。《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实行法律援助部分人员的专门化、职业化”,要强化专业队伍的数量与素质,同社会律师队伍相结合。
九、《意见》出台对法援制度的改革发展的深远意义:《意见》出台的重大意义就是从法律援助的角度,有力地促进了民生的发展。民生就是以人为本,解决人民群众各个方面的困难,包括打不起官司,这是推进民生工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法律援助就是是维护公平正义和人权司法保障,解决了公民有权请律师却请不起律师的问题,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