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吴忠市推动基层药品安全治理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从“单兵作战”到“合力攻坚”的转变,治理效能持续提升,群众满意度稳步提高。一是织密基层监管“一张网”。建立“市级统筹、县级主责、乡镇落实、村级覆盖”的四级责任链条。全面推行“一村一员”网格化管理机制,统筹配备专职监管人员274名、信息员与协管员251名,实现全市982家医疗机构、877家药品生产经营单位、963家医疗器械经营单位监管全覆盖。建立“日常巡查—问题上报—分级处置—闭环反馈”工作机制,今年以来,累计排查并化解风险隐患473处,实现隐患早发现、快处置、不反弹,基层监管触角延伸至最小单元。二是打造智慧监管“新引擎”。以数字化监管改革为牵引,建成覆盖全市的药品智慧监管平台,推动860家零售药店与系统实时对接。依托“企信通”平台全面整合1848家涉药单位基础信息,建成动态更新的“一户一档”监管名录库,做到监管对象底数清、情况明、状态准。通过智能预警、数据分析、远程核查等手段,非现场监管能力大幅提升,监管资源向高风险主体和重点环节精准投放,监管效率与精准度同步增强。三是构建综合监管“共同体”。打破卫健、医保、公安等部门信息壁垒,出台《吴忠市涉药领域“三医联动综合查一次”实施方案》,建立市级“三医联动”综合监管协调机制,推动检查标准统一、执法尺度一致、数据共享共用。今年以来,组织联合监督检查20余次,联合调取信用信息、检查记录、抽检结果等数据,实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有效减少重复检查、多头执法,累计立案查办案件24起,监管协同性、权威性显著提升。四是营造共建共治“好氛围”。连续多年开展“药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进社区”等主题行动,创新运用短视频讲解、直播答疑、有奖竞答、专家义诊等形式,面向老年人群体开展“面对面”“点对点”科普宣传,累计覆盖群众超10万人次。畅通12315、12345等投诉举报渠道,鼓励群众主动发现、积极反映问题。定期发布典型案例、抽检结果、监管动态,强化舆论引导和警示教育,形成“人人关心、人人监督、人人受益”的良好局面,群众用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持续增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