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吴忠信息 > 政府信息

吴忠市扎实做好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工作

时间:2025-08-20 来源:吴忠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吴忠市围绕两稳定、一防止稳定务工规模、稳定工资收入、防止因失业返贫目标,聚焦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深入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高位推动靶向施策,精准摸排,拓展岗位,简化流程,持续加大对脱贫劳动力的就业帮扶截至6月底,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1.97万人,实现工资性收入22.2亿元,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4.6%85.4%,同比分别增长8.5%44.15%脱贫人口务工累计规模总数73348人,达到年度目标任务的107.86%

一是聚焦问题整改,高位推动靶向施策。针对2024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问题,建立问题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责任时限,倒排工期,压茬推进同心县制定同心县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专项行动方案2025年同心县优化调整劳务产业奖补政策措施》,12个乡镇划为四个片区,聚焦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就业台账建立等情况深入排查,上下联动研究对策,对标清零问题红寺堡区制定《红寺堡区2025年就业帮扶措施提标扩面实施方案》,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包抓机制,部门领导每周至少一次到包抓乡镇(街道)开展就业帮扶工作,现场办公,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盐池县制定《盐池县2025年就业创业政策促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盐池县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专项工作方案》进一步健全稳岗就业长效机制,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实支撑。

二是紧扣底数摸排,拓展岗位稳定就业。进一步摸清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中有劳动力未就业人员底数,结合春暖农民工 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服务月召开招聘会、推送务工信息、组织群众区内外务工,帮助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今年以来,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58场次,针对脱贫劳动力发布专场招聘信息推送就业岗位4200利通区通过开展就业需求大起底专项行动,建立企业用工和劳动力求职供需清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精准数据支撑。聚焦脱贫劳动力、农村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在辖区8个乡镇分别召开“专而精”特色招聘会,精准推送就业岗位,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达3942同心县建立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对象包抓机制,101组深入脱贫劳动力家中,“一对一”“面对面”进行就业帮扶,同时围绕黄花菜、芦笋、设施农业等季节性务工开通10条公交专线免费接送务工人员,在务工基地设立便民服务点,帮助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构建“村党支部合作社经纪人”输出网络,激活142个村级劳务合作社与劳务经纪人能量,通过点对点输转、劳务经纪人带动等方式向区外输转农村劳动力,帮助26308名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青铜峡市围绕港菜栽植、西红柿采摘、菌菇加工等农业生产,通过跨村联工的方式,推动6263名脱贫劳动力就近就业、外出务工。红寺堡区加大区域协作力度,与惠安县、甘肃省肃州区、瓜州县6个县(市、人社部门签订劳务协作协议,在南安市、海沧区零工市场设立劳务工作站,印发《吴忠市红寺堡区劳务中介组织(劳务经纪人)管理制度(试行)》,着力培育壮大劳务经纪人队伍,实现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23125人。盐池县构建数字平台产业带动精准服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模式,建成数字化零工市场服务大厅,创新开发劳动力大数据平台和码上就业小程序,立足滩羊、油气、化工等特色产业优势,通过13场线上线下招聘会和数字就业平台,精准推送6000岗位,帮助13710名脱贫劳动力就业

三是立足流程优化政策提效惠民暖心统筹指导各县(市、区)优化政策、加快进度、简化流程,不折不扣落实各项就业补贴政策,着力破解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有效激发群众申报积极性,提升补贴发放效率与精准度。利通区通过利通就业服务热线、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等线上线下方式,大力宣传各类就业补贴政策,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红寺堡区扩大政策受益面,提高补贴标准,新增灵活就业补贴、累计2个月务工补贴,将提标、扩面、降门槛落到实处。开发红寺堡区零工就业数字化服务管理系统,务工群众通过红寺堡e就业微信小程序申报补贴,简化申报流程,提高一次性交通补贴和务工补贴发放效率青铜峡市优化补贴流程,精简申报材料,不让群众来回跑路,一次性交通补贴正在按流程审核盐池县简化发放审批流程,建立一次性外出务工交通补助代办机制,引导长期在外务工群众及时收集相关资料,委托家人或村干部代办,让符合申请条件的群众应补尽补、应享尽享,确保符合政策条件的人员一次性交通补贴兑付到位。同心县将劳务产业奖补和区内区外一次性交通补贴打包兑付,劳务产业奖补由2000户调整为3000户,豫海镇两个移民社区5000户;一次性交通补贴将县内务工人员纳入,按照区内补贴标准执行同时减少申报材料,将原来的三级公示30天时间压缩为10,切实解决一次性交通补贴申报程序多、群众申报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四是聚力兜底帮扶困难群体保障有力通过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加强技能培训等方式兜底就业。截至6月底,开展各类技能培训2328人(针对脱贫劳动力培训133人),乡村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脱贫人口11770人。构建“线上线”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成立“吴忠就业”服务专班,开设“5091000”就业服务热线,畅通企业与劳动者供需对接渠道。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帮扶大起底”工作,“一对一”精准岗位推介6421人次。红寺堡区、同心县分别起草《红寺堡区公益性岗位使用管理细则》同心县公益性岗位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严查顶岗替岗、虚报冒领、吃空饷等违规行为,切实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困难群众作用利通区围绕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采取“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和“直补个人”等方式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401人,不断提高脱贫群众就业能力。红寺堡区围绕特色产业和脱贫劳动力就业需求,开展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培训,采用理论 实操模式,开设养老护理、快递员、焊工操作等培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期,覆盖508人次。青铜峡市实施重点群体劳动力技能素质提升工程,结合脱贫劳动力培训意愿,将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群众家门口,开展帮扶家庭培训130人。同心县印发《2025年同心县驾驶员培训奖补政策措施》,聚焦就业困难人员,在面向脱贫群众开展家畜饲养、挖掘机操作等培训的同时,针对大车司机供不应求的市场现状,鼓励脱贫劳动力积极考证,拓展就业空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主办单位:吴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党政机关表示 网站支持无障碍浏览 网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