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吴忠市坚持多管齐下全力编织兜底关爱保障网,多措并举让困难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一是精准识别,夯实保障基石。不断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通过“大数据+铁脚板”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全面精准的困难群体数据库,加大主动发现和主动救助力度,确保困难群众“应救尽救”“应保尽保”。截至目前,全市城乡低保对象共78357户115042人,特困供养对象1724人;为全市各类救助对象发放救助资金5.9亿元,为16880人次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资金4380.47万元。二是动态管理,确保救助及时。强化低保对象动态管理,累计清退低保对象8756人,新纳入低保对象8650人。今年4月全面完成低保调标任务,提标补发差额资金804万元,稳步推进城乡低保标准“两线合一”。加强部门数据共享和交叉比对,完成医保自付费用大于2万元和未参保人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教育救助对象、重病重残低保边缘家庭等12批次4.3万余名低收入人口监测预警数据核查任务。前三季度全市扶贫监测未消除风险“三类人群”12967人中纳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6998人。三是链接资源,发挥慈善力量。积极探索“救助+慈善”帮扶衔接,拓展慈善募捐渠道,搭建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平台。在腾讯公益平台成功上线“乐享夕阳 爱心助餐”“为困境儿童筹集温暖关怀”“为村社困难群体筹集爱心”等慈善项目。截至目前,链接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资源实施慈善项目共18个,筹集善款262.34万元,有效缓解1.5万余名困难群众急难问题。四是优化服务,提升养老质效。综合评估建立5751名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台账,为精准实施养老服务供给奠定基础。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改)建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个,打造社区养老服务站21个,实施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安全和护理能力提升项目2个,改造护理型床位318张,发放高龄津贴19.29万人次4126.08万元,发放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补贴资金1500万元。五是关爱儿童,护佑健康成长。对全市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等群体开展摸底排查,紧盯重点环节,建立健全孤儿养育津贴全链条审批程序和规范性审批制度,规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工作。开展“情暖新春 共护未来”“润心伴成长 同心护未来”等活动,投入70万元慰问1200余名困境儿童。争取“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为91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助学金80万元。对全市80名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进行儿童福利工作培训,稳步提升儿童福利工作业务水平。六是纾困解难,情系特殊人群。持续提升两补标准,截至目前,共为5.62万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7148.49万元。对困难群众和关爱帮扶对象享受政策情况再摸排核实、保障措施再细化再完善,及时纳入城乡低保167户374人,给予临时救助5人2.9万元,特困供养8人,给予残疾人两项补贴159人,孤儿津贴43人,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2人,护送返乡3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