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吴忠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努力走出具有吴忠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径,在全国、全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贡献吴忠力量、提供区域示范。一是紧盯机制建设强保障。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乡、村的支持政策,起草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吴忠市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建设实施方案》《2023年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建立市、县领导包抓工作机制,印发任务清单,压实行业部门和县乡村三级责任。加强驻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管理,完成区、市、县三级第五轮846名驻村干部选派工作。二是紧盯动态监测守底线。全力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任务。紧盯“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面向全市农村人口组织开展“大排查”,截至6月底,全市今年新识别监测对象206户811人,累计识别监测对象4084户14949人,已消除风险2900户10447人,风险消除率69.9%。根据返贫致贫风险,落实1184户4502人精准帮扶措施。常态化开展“四查四补”,“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实现即增即改、动态清零。三是紧盯产业帮扶促增收。争取入库项目1850个,资金43.4亿元,组织对879个市级项目进行联审,将衔接资金的60%以上用于产业发展,其中用于“六特”产业的资金比例不低于50%。整合资金8.8亿元,集中谋划实施下马关镇肉牛养殖基地改造提升、甘城子村林下鸡生态养殖等823个移民致富提升产业项目,开工821个,开工率99.7%。通过稳产业促就业,加大以工代赈力度,不断拓宽就业增收渠道,2022年10月至2023年7月,吴忠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4067.99元,增长17.47%。四是紧盯基层治理树新风。制定印发《全市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2023年任务清单》,完成全市96个重点移民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文本汇编。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生活垃圾得到治理的行政村比例达到100%。全面推行红寺堡“55124”村级治理模式、“135”基层社会治理模式以及利通区“4431”工作法等,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强化村级事务阳光工程,累计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69个,吴忠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连续两年受到国家发改委通报表扬。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